“我并不是为了自己。”
1月13日武汉中心医院急诊科主任艾芬医生接受南都全媒体记者采访时坦言:我一不需要出名,经过去年的疫情,我已经很出名了;二不想获取非法利益,事件曝光后,爱尔方面曾多次通过各种渠道要求“私聊”均被我拒绝。“你就算给我再多的钱,但是如果不改正自己的错误,今后还会有更多的患者受害。”
“爱尔已经漏洞百出却还死不认错”
2020年5月经熟人介绍,艾芬在武汉爱尔眼科医院接受右眼白内障手术,花费2.9万元植入人工晶体。到2020年10月份,右眼视网膜脱落,而今几乎失明。2020年12月31日,艾芬在微博平台发布视频,认为这是由于武汉爱尔眼科医院不恰当诊疗引起的。
爱尔眼科集团发布核查报告截图
爱尔眼科迅速回应,于2021年1月4日火速给出《关于艾芬就诊过程的核查报告》,否认白内障手术和艾芬视网膜脱落的直接关联。艾芬随即指出:“我看了爱尔眼科集团的核查报告后,直觉就是避重就轻、混淆视听、管理混乱、推卸责任。”
双方争议的焦点在于:做手术前,爱尔眼科是否仔细检查了眼底,并明确指出视网膜脱落风险;如果当时检查彻底,就能发现眼底变性,只需做几百块钱的激光治疗,随后看治疗效果,也许已不能再做白内障手术,也不会植入两万多块钱的晶体。
艾芬微博截图
艾芬表示,术后她找过主刀医生、武汉爱尔眼科医院副院长王勇通电话,王勇承认“只检查了眼底中央,没有检查眼底周边……这属于检查不够彻底,对此深表遗憾,愿意道歉。”
艾芬今日在微博公布了上述电话录音,并表示:“感觉爱尔眼科医院就像一个已经漏洞百出却死不认错的跳梁小丑。”
同时,艾芬坚持认为:如果检查彻底,就会发现眼底变性,治疗会很便宜,后续的白内障手术可能根本不会发生。因此有理由认为,爱尔眼科这种检查“不彻底”的根源是为了逐利。
艾芬指出,“他们(武汉爱尔眼科医院)已经做到了肆无忌惮的地步,从不主动把病例资料留给患者,一旦遇到患者投诉,他们就说病例没有了,甚至还提供假的病例。通过这种手段,患者就无法进行维权。”
艾芬还寄语患者,在私立医院就诊时,千万不要被他们的礼貌态度所迷惑。一定要按照正规的流程,及时地留病例资料,而且要问清楚这是做什么检查、检查结果是什么?特别是眼部的精细手术,不要盲目迷信大专家,要多方比较,慎重抉择。
“白纸黑字的事实都要否认,调解没有意义”
据艾芬表示,1月4日曾接到自称是武昌区医疗纠纷调解委员会(简称“武昌区医调委”)工作人员的电话。据艾芬称,当时是武汉爱尔医院通过“私人关系”联系到武昌区医调委,还说是“武汉市卫健委通知爱尔来调解纠纷”。当艾芬要求对方出示武汉市卫健委发布的相关通知文件时,却没有得到回复。
记者调查发现,武昌区医调委确实有介入调解,但没有成功。武昌区医调委1月7日在接受采访时称:“1月2日,武汉爱尔眼科医院向我们提出申请。我们咨询过艾芬,但是她当时没有同意调解,那我们的调解程序肯定是走不了的。”对于艾芬疑惑的“爱尔眼科医院为什么能够在非工作日通过私人电话联系上武昌区医调委?”武昌区医调委解释称:“因为爱尔眼科医院之前在我们这里做过调解,所以有我们主任的电话。”至于武汉市卫健委是否真的通知了爱尔医院进行调解,暂时无法确定。
“我认为矛盾的双方至少应该在一些基本的问题(比如我在爱尔的就诊过程)上形成共识才有可能坐下来商谈,否则就是当着第三方吵架。而爱尔集团的调查报告上白纸黑字否认我在6.3曾经挂号就诊的事实,面对这样明目张胆、严重违背客观事实、毫无诚信的一个集团,邀请第三方来进行调解有意义吗?”不愿接受调解,也不想请律师维权,艾芬坚持以公开发声的方式,试图让爱尔眼科医院认错,规范医疗行为,并对其眼睛的伤害承担相应的责任。“我希望私营医院以营利为目的的经营模式能够有所改变,这才是我的愿望。至少让他们有所收敛,不能肆无忌惮。”艾芬说。
爱尔眼科回应:一直关注此事,正在推进调查流程
针对艾芬医生的质疑和诉求,记者今日采访到爱尔眼科集团,其工作人员表示,“我们一直在关注此事,目前该事件的调查流程仍在推进中。”
针对"逐利"和“病例造假”的质疑,爱尔眼科集团工作人员表示:“我们1月4日发布的‘自查报告‘已经把该回答的问题都说明白了,目前‘隔空回应‘没有很大意义,我们会继续推进这个事件,一方面希望能够帮助艾芬女士早日恢复眼睛健康,另外希望能够与艾芬女士一起去做个权威的第三方调查,以便于给出更为客观的回应。”
对于艾芬提出的“三点诉求”,上述人员回应称:等事件调查流程推进完成之后,我们会第一时间发布公告回应。
一个是知名抗疫英雄,一个是备受资本宠爱的医疗“白马股”。因这场医疗纠纷,导致爱尔眼科(300015)陷入了巨大的信任和舆论危机,在2021年A股首个交易日,股价大跌近9%,一天市值蒸发270亿。
截至今日收盘,爱尔眼科跌1.27%,报71.60元。
据公开资料显示,作为眼科赛道的龙头,爱尔眼科自2009年上市至今,股价前复权翻涨了30余倍,营收从6.06亿元增长至2019年99.9亿元,归母净利润从0.92亿元增长至2019年13.79亿元,复合增长率分别达到29.02%和27.91%,期间从未出现过衰退。
仅2020年,爱尔眼科股价涨幅就达147%,且在12月31日创出75.5元/股的历史新高,总市值一度超过3000亿,市盈率接近150倍。
作者:南都全媒体研究员 管玉慧
编辑:管玉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