深圳职业教育发展迎来新机遇,一线教师这样看

南方都市报APP • 教育大件事
原创2021-01-31 14:57

近日,广东省人民政府发布《教育部 广东省人民政府关于推进深圳职业教育高端发展 争创世界一流的实施意见》(以下简称:《意见》),文件指出,教育部、广东省人民政府决定共同推进深圳职业教育高端发展,率先建立中国特色职业教育高质量发展模式。

深圳职业教育发展迎来了新的机遇。职业教育新发展启航的笛声响起,对此,深耕其中的职业学校一线教师又是怎么看的呢?南都记者采访了四位来自深圳职业教育工作一线的教师,畅谈对《意见》的看法和对深圳职业教育发展的期待。

 

职教人吃了一颗“定心丸”

肖永合是深圳市博伦职业技术学校英语教师、教务处主任,2018年他获评深圳市“年度教师”,是深圳市首位获得“年度教师”称号的职教老师。

“深圳作为中国职业教育的先锋队和排头兵,是时候站出来了。”肖永合认为,《意见》的发布回应了时代的呼唤。长期以来,相较于普通高中教育,职业教育处于教育的“二线”地位,并不被家长、学生、社会所认可。但是职业教育作为教育的一种形式,理应被公平对待。

肖永合提到,深圳有职业学校被誉为作为职业教育界的‘小清华’,办学成绩和口碑享誉全国,此外,深圳的中职教育水平全国领先。他认为,中国的职业教育看广东,广东的职业教育就应该看深圳。作为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先行示范区与粤港澳大湾区核心引擎的深圳,“双区驱动”背景下的深圳职业教育,就应该是标杆与典范。

“对于我们所有职业教育人来讲,真的是一个特别大的喜讯。”肖永合坦言,《意见》的发布给职业教育人“打了一剂强心针,吃了一颗定心丸”,不仅给了职业教育人政策上的支持、资金上的满足、发展方向的引领,也更是给了他们身份上的认同。“我们职业教育人也会利用好政策,把学校专业办好,把人才培养好,为大湾区、为国家输送更多工匠。”

微信图片_20210131143523.jpg

深圳市博伦职业技术学校 肖永合 

 

振奋自豪鼓舞

阳海华从事中职教育23年,现在是深圳市第一职业技术学校德育高级教师,她曾获评全国优秀教师、广东省中小学名班主任工作室主持人、广东省最美教师。阳海华用振奋、自豪、鼓舞这3个词来形容了看过《意见》之后的感受。

《意见》提到,“计划到2022年累计投入100亿元支持职业教育发展”,将深圳建成有国际影响力的中国特色现代职业教育体系,这让阳海华十分振奋。她认为,将“建设中国特色世界一流职业教育的开路先锋”的重任交给深圳,作为职业教育的一分子,她也“必将参与这份伟大的事业,倍感自豪”。“国家将职业教育的发展提到了前所未有的重视程度和高度。”在她看来,这给了包括她在内的深圳职业教育人提供了展示自己才华的大舞台,因此她也表示倍受鼓舞。

阳海华表示,《意见》的贯彻实施,对职业教育人提出了更高的要求。作为一名思政教师和省名班主任工作室主持人,她将会响应《意见》号召,全面落实大中小学思政课实施要求,在思政课教学中融入深圳元素,利用省工作室的平台,培养政治可靠、能教、善教、乐教的专业化思政教师和师德高尚、业务精湛的班主任队伍,设计系列思政精品课与主题班会课,开发职业素养课程,帮助学生成为综合素质一流的技能人才、行业尖兵。

微信图片_20210131143525.jpg

深圳市第一职业技术学校 阳海华 

 

支教职教人谈期待

深圳市龙岗区第二职业技术学校的余军奇老师目前他在新疆支教,也在喀什市职业技术学校担任副校长。他是中学语文正高级教师、深圳市名师工程名教师。

看到《意见》内容后,身在新疆支教的余军奇也表示自己深受鼓舞。余军奇提到了对深圳职业教育未来发展的三个方面的期待,包括要加大职业本科建设,在中职加大中高职联通培养模式,打通中职生升学渠道;加强中职教研力量,组建市和区中职教育研究室,加大中职技能名师工作室建设力度,开展中等职业技术学校正高级教师评审工作;加强专业群建设,整合市区各职校和社会力量,分区域做强做大各校特色专业群,扩大社会声誉。

在职校人才援疆方面,余军奇还特别提到,期望开展组团式帮扶,加强柔性援疆力度,系统的推广深圳先进的教育理念,更大力度的提高教学和管理水平,并期望推动受援职校与深圳市职校教师开展短期“顶岗挂职”交流活动。

微信图片_20210131143528.jpg

龙岗区第二职业技术学校 余军奇

 

职业教育将不再是断头路

黄中文老师目前在龙岗区第二职业技术学校担任教学工作,他曾经获得过德国红点设计奖、全国信息化教学设计大赛一等奖、广东省技术能手、首批深圳市技能菁英等荣誉。

“中职、高职、本科层次职业教育一体化协同发展机制,将有利于培养技能人才梯队和学生上升空间,职业教育将不再是断头路,职业学校和高中一样可以上大学。”黄中文说,这对学生、学校、教师将提出新的要求和举措。例如中职、高职、本科层次学校,要考虑开设布局与专业群对接的专业,探索学生就读期间的专业衔接、考核制度、课程学习、学分共认等。“这将是一次大刀阔斧的改革,也是每个职教人所共同期待的事情”。

微信图片_20210131143535.png

龙岗区第二职业技术学校 黄中文

 

采写:南都记者 伍曼娜 

编辑:罗悦媛

南都新闻,未经授权不得转载。授权联系方式
banquan@nandu.cc. 020-87006626
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