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都讯 记者 蔡雯 根据国家统计局广东调查总队统一核定,2020年,惠州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按照2010年可比价计算(2011-2020年惠州居民消费价格累计上涨28.2%)为31002.7元,实现对比2010年翻一番目标。
2月3日,记者从国家统计局惠州调查队获悉,面对新冠肺炎疫情巨大冲击和复杂严峻的国内外环境,去年,惠州一手抓疫情防控,一手抓经济发展,惠州民生福祉稳步发展,惠州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同比增长7.0%,高于GDP1.5%的增速。
调查数据显示,2020年,惠州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39745.4元,同比增长7.0%,扣除价格因素实际增长4.1%。其中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45474.5元,同比增长5.8%,扣除价格因素实际增长3.0%;农村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24925.1元,同比增长8.2%,扣除价格因素实际增长5.4%。
居民收入增速珠三角第一
调查数据显示,2020年惠州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增速排名全省第三和珠三角第一,增速比排名第二的珠海高0.4个百分点,高于全省平均增速1.8个百分点。其中城镇居民增速比全省高1.4个百分点,农村居民比全省高1.2个百分点。
但从绝对值来看,惠州居民收入仍位列珠三角第七,未能突破四万元,而前六名城市都已突破五万元,深圳和广州更是超过六万元,分别达到64877.7元和63289.2元。惠州调查队表示,惠州城镇居民收入占全省城镇居民收入平均水平90.5%,与排名第六的中山差距达到8898.8元,仅占其83.6%,与深圳和广州居民收入相比,更是仅占其61.3%和62.8%。这显示出惠州在居民人均收入水平方面仍与中山、珠海、东莞、佛山等城市存在明显差距。
2020年珠三角地区城乡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及增速图
从全国范围来看,惠州人均可支配收入比全国多7556.4元,增速比全国高2.3个百分点,其中城镇比全国多1640.5元,增速高2.3个百分点,农村比全国多7794.1元,增速高1.3个百分点。
惠州调查队认为,受益于惠州城镇化率的不断提高,惠州居民收入增速在“十三五”期间名列前茅,但随着城镇化率的逐步饱和,人均可支配收入增速将放缓,惠州需进一步拓宽居民增收渠道,加快供给侧改革和促进双循环经济体系的建立,才能保持居民收入高增长速度,缩小与中山等珠三角城市的收入差距。
财产净收入同比增长10.0%
从收入的结构来看,惠州居民四大收入呈“三升一降”态势。
其中,工资收入是惠州居民收入增长的重要引擎。2020年惠州扎实做好“六稳”工作、全面落实“六保”任务,居民就业情况保持稳定,调查失业率持续下降,惠州市机关企事业单位工资收入保持稳步增长,惠州居民工资性收入27054.3元,同比增长8.4%。其中,城镇居民工资性收入31741.2元,同比增长7.0%,农村居民工资性收入14930.2元,同比增长9.8%。
从占比来看,居民工资收入占人均可支配收的68.1%,分别比全国、全省高12.4个百分点和0.3个百分点,且工资性收入占比不断上升。“显示惠州居民收入来源相对单一。”
2020年惠州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类别和增速图
全体居民收入结构图
居民财产净收入方面,去年,惠州居民财产净收入4069.3元,同比增长10.0%,占比为10.2 %。惠州调查队认为,这主要受益于惠州土地出让宗数和面积再创新高,以及房屋价值的持续上涨,提高了惠州居民财产净收入。数据显示,2020年惠州经营性用地供应253宗,成交204宗,成交总金额509亿元,同比有大幅增长,土地供应部分来源于村集体的征地,村民土地分红收入持续增长。分城镇来看,城镇居民财产净收入5093.1元,同比增长8.3%;农村居民财产净收入1420.7元,同比增长12.1%。
惠州调查队表示,惠州居民财产净收入占比较低,说明惠州投资理财渠道有待进一步拓宽,需进一步激活金融和房屋租赁市场,加大土地流转力度,推动农村居民分红和土地出租收入,缩小与珠三角第一梯队收入的差距。
而新冠疫情对居民的经营净收入冲击最大。调查显示惠州居民2020年经营净收入为6759.0元,同比下降0.6%,其中城镇居 民经营净收入6866.6元,同比下降2.1%,为五年来首次负增长。农村居民经营净收入6480.5元,同比增长3.3%,农村居民经营净收入在全年实现正增长。
转移净收入方面,去年惠州市完善了救助政策,出台实施《惠州市应对新冠肺炎疫情影响保障城镇低收入家庭救助暂行办法》、7月底前将增加的基本养老金发放到位等救助政策,数据显示,2020年惠州居民转移净收入1862.8元,同比增长9.9%,其中城镇居民转移净收入1773.5元,同比增长9.7%;农村居民转移净收入2093.7元,同比增长11.0%。
2020年人均可支配收入细项对比图
惠城区人均可支配收入突破五万元
2020年,惠州全部县区居民收入增速实现正增长。其中,龙门县、大亚湾区、惠城区和仲恺区人均可支配收入增速高于全市平均水平,惠阳区、博罗县和惠东县增速低于全市平均水平,增速最高的是龙门县,同比增长9.1%,增速最低的是惠东县,同比增长6.0%。
从基数来看,全市各县区存在较大差异,惠城区人均可支配收入突破五万元,达到52320.4元,大亚湾区、仲恺区和惠阳区均超过四万元,分别达到49431.4元、45651.9元和42838.8元,而收入最低的龙门县为25821.4元。惠城区和龙门县收入比达到2.03,“区域发展不平衡问题严重。”惠州调查队表示,除区域发展不平衡外,城乡内部也存在较大差异。城乡收入比最高的是惠城区,达2.19,惠城区城镇居民是农村居民收入的两倍多,大亚湾区、仲恺区和惠阳区城乡收入比分别为1.83、1.76和1.71,城镇居民收入亦节接近农村居民收入两倍,城乡收入不平衡问题也较为凸显。
2020年惠州各县(区)居民可支配收入及增速图
通讯员 聂贝殷 鄢青云
编辑:蔡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