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1年2月5日,在东莞市第十六届人民代表大会第七次会议上,东莞市人民政府市长肖亚非在做政府工作报告中指出,要以扩大内需为基点,着力建设链接国内国际双循环的现代化枢纽城市。其中,深入实施质量变革战略,列入了2021年重点工作。
如何实施质量变革战略,推动“东莞制造”实现质量和效益双提升?2月5日,东莞市人大代表、市市场监督管理局局长陈锡稳接受南方都市报记者专访时指出,要实施标准化战略助推东莞高质量发展。
陈锡稳在广东省2019年“世界计量日”宣传活动致辞
1.南都:为何要实施标准化战略?
陈锡稳:标准作为世界通用语言,也是世界公认的质量基础设施。国际上的发达国家纷纷将标准化上升到国家战略层面,寻求以标准为核心抢占经济、贸易和科技竞争制高点,为本国在国际贸易和竞争中谋取最大利益。
当前,党中央基于国内外形势作出重大战略部署,提出加快构建以国内大循环为主体、国内国际双循环相互促进的新发展格局。“双循环”是更深层次改革、更高层次开放和更高质量发展的必然选择。在这个新的格局下,高质量发展战略注定要重新审视标准化工作的布局。从历史上看,欧美是现代标准化的发源地,一直处于领先的位置。改革开放后,珠三角的产品市场以国外市场为主,在标准化工作方面,长期以来只能做旁观者、跟随者。随着中国成为全球制造业第一大国和第二大经济体,作为经济增长的重要引擎,粤港澳大湾区拥有庞大的制造业根基,具备输出“标准”的基础和抢占“话语权”的动力。
2.南都:标准化战略如何服务于东莞制造业高质量发展?
陈锡稳:东莞从引进全国第一家“三来一补”企业开始,完成了从传统农业县到国际制造业名城的巨大转变,培育形成了涉及34个行业和6万多种产品的制造业体系,制造业规模体量位居全省乃至全国前列。东莞也是全省唯一一个以制造业供给侧结构性改革创新为主题的实验区,肩负着为全省制造业高质量发展探路的重任。
市委在部署“十四五”时期工作时强调指出,坚决把工作重点放在落实新发展理念、推动高质量发展上来,坚持制造业立市和以发展先进制造业为根基不动摇,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充分释放高质量发展动能,成为广东高质量发展名片。市政府印发《关于实施东莞制造业质量变革战略的意见》,明确突出标准引领作用,建立与国际接轨的标准管理体系,用现代标准化理念办法,推动产业高质量发展,增强“东莞制造”“东莞标准”的国际竞争力和影响力。
3. 问:实施标准化战略,东莞市市场监管局开展了哪些实践探索?
陈锡稳:市市场监管局紧紧围绕东莞打造粤港澳大湾区先进制造业中心战略布局,聚焦实施质量变革战略,加快质量工作机制、理念、目标全方位创新变革,促进东莞制造业质量和效益双提升。以去年推动口罩等防疫物资供应保障为例,市市场监管局推动成立全国首个口罩及装备行业协会,指导协会发布国内首个专门针对平面口罩生产设备的社会团体标准,指导175家防疫物资生产企业制定并公开企业标准201份,促进合规产品快速投入市场。
同时,整合东莞产业链上下游资源,全程参与制定口罩生产设备国家标准。由市市场监管局牵头超声波、口罩机、口罩等上下游多家东莞龙头企业及相关科研机构,从初期研讨、指标测试、技术攻关、标准审定等全程参与口罩装备国家标准制定工作。包括市市场监管局及13家东莞企事业单位将进入即将发布的口罩装备国家标准起草单位名单。此次政企联合以主要参与者的身份参与口罩装备国家标准研制工作,对促进东莞口罩生产设备行业技术水平和市场影响力不断提升意义重大,也为全球抗疫工作作出了东莞贡献。
陈锡稳带队到口罩机生产企业开展调研
4.南都:市场监管部门下来如何推动标准化工作,助力高质量发展?
陈锡稳:近日,中共中央办公厅、国务院办公厅联合印发的《建设高标准市场体系行动方案》,其中多条举措提及标准,体现了标准化工作在构建更加成熟的高水平市场经济体制、进一步激发市场主体活力、推动形成新发展格局的重要作用。下一阶段,市市场监管局将以标准为引领,融合计量、认证认可、检验检测等质量工作基础要素,着力推动制造业质量变革战略,不断提升东莞制造竞争力水平,助力东莞企业进一步打开国内国际市场,加快形成双循环新格局,为东莞实现更高质量发展赋能。一是要通过加大政策宣讲力度、修订完善标准化战略资助政策,推动成立东莞市质量基础设施(NQI+)发展基金会等措施,引导制造业企业重视标准化战略。二是要培育发展高水平标准化服务业,提高标准供给质量和效率。占领标准制修订高地,主导行业话语权。引入顶尖标准化服务机构,增强标准技术支撑力量。三是加强与国际标准和认证组织协同合作,强化国际标准化人才队伍建设,提升国际标准化层次。
5.南都:东莞应如何密切与湾区城市在标准化方面的协同合作?
陈锡稳:粤港澳大湾区拥有国内最完整、规模最大的工业聚集地和规模广阔、需求多样的消费市场,也是中国经济内循环与外循环的制度、规则、市场结合的对接区。作为国际合作大平台和改革开放的前沿阵地,大湾区具备良好的产业基础和先天的体制优势,在质量认证和标准方面有着成熟的经验,具备了承担我国标准化工作由“跟随者”转变成为“领跑者”的条件。东莞可加强与大湾区各个城市、相关产业集群标准合作,优化营商环境,协调分工,打造生产性服务业、技术服务业、金融服务业等支持平台,构建实力强大的先进制造业产业链和产业集群,提升湾区产业全球竞争力,推动湾区城市协同发展。
采写:南都记者 黄芳芳 受访者供图
编辑:黄芳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