翻开这位“硬汉”的简历,你会惊讶:哪里来的“大神”?!
1998-2000年:连续三年夺得河南省青少年拳击锦标赛63.5公斤级冠军;
2000-2002年:广东省青少年63.5公斤级冠军;
2005年:第十届全国运动会64公斤级第五名;
他还曾多次入选中国国家拳击集训队。
荣誉已成为过去式,现在,这位“大神”早已完成了从运动员到教练的转型。他是老李,李威豪,今年37岁,如今是南山教科院同乐实验学校体育教师,专门负责同乐实验学校的拳击项目培训。近十年来,在他的手上培养出了一批批省市级别的少儿拳击冠军,甚至还不乏“金腰带”级别的职业选手(如夺得135磅中国轻量级金腰带的詹泽锋)。
今年寒假,他也是一位勤勤恳恳的“驻校人”,他和他的拳击队员们正在积极备战七月、八月的数场省市级别的拳击赛事。直到春节前夕,他和小伙伴们一直待在同乐实验学校的拳击馆里维持着一定强度的训练。用他的话说就是:“这就叫做‘未雨绸缪’!”
“来!动作再快一点,出拳再狠一点!”站在训练台上,李威豪简直成为了队员们的“靶子”,不停明示或暗示队员“向我开拳”——拳头像雨滴一般挥过来,李威豪轻盈地接住、卸力、躲闪……尽管已经退役多年,但李威豪的身手还像当年一样敏捷。
名师出高徒。拳击运动是同乐实验学校的品牌项目,常年在国家、省级、市级赛事中摘金夺银,一批批“拳坛新星”从这里走出。
李威豪对此非常骄傲,他认为同乐实验学校的体育运动训练,是最具特色、最科学也是最高效的。"我们并不是专业体校,我们所有的运动员,都是在文化课学习之外,利用业余时间进行训练的,但我们依然能为国家、省市输送顶尖的体育人才。"
因为注重“智育”+“体育”的融合,李威豪的拳击实训才能收到事半功倍的效果。"当年我们有个同行,叫胡青,他原来是一位棋手,后来才转行练习拳击……但他职业生涯却出人意料地辉煌,夺得过2005年十运会60公斤级冠军,2006年多哈亚运会60公斤级冠军。"这位同行给他最大的启示就是:用脑打拳——所有的出招、防守和闪避,都像是经过了严谨的运算和推理一样,像围棋棋路一样精深而缜密。这让李威豪恍然大悟——高水平的拳击竞技必须以智力赋能,以科学赋能。
"深圳拥有较为优越的训练条件,也有较多的科学理论指导运动员的保健与饮食,为什么不充分利用呢?"所以除了常规训练之外,他还趁着这个寒假,以科学为指导,为自己的队员精心制定了保健计划、营养计划、伤情恢复计划……这也正是他在春节临近时,依然忙碌的一部分原因。
当然,他也有“铁汉柔情”的时刻。他会把一大一大箱的牛奶、功能饮料搬进拳击馆,又无微不至地叮咛和嘱托着队员们:“在这个寒假,我不断告诫队员们,训练的时候一定要避免伤病……如果伤了手就练脚,伤了脚就练手,但是如果病了,就千万别再练。”
李威豪家住深圳周边,离学校约50公里,有一个多小时车程。在这个寒假,他和日常上班没什么两样,继续维持着每天往返的紧张节奏——他要和他的拳击队员们一起,挑战自己,突破上限,超越瓶颈……拳击馆里阵阵高亢的呼声,是他们汗水和辛勤的见证。这支拳击新军,也是一支充满力量和温情的“留校天团”。愿他们在新的一年:“牛精虎猛”、“牛气冲天”!
采写:南都记者 周正阳
编辑:罗悦媛
更多报道请看专题:就地迎牛年,这些深圳校园里的“驻校天团”超暖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