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值壮年的岑先生发现小便带血,并无其他不适,刚开始他并未在意,反复几次血尿后才在家人的督促下去当地医院就诊,检查结果显示,他的左肾长了一个大肿瘤,并且肿瘤已“长”进了人体最大的血管——下腔静脉,当地医院建议其转上级医院诊治。经暨南大学附属第一医院泌尿外科完善检查证实,其左肾肿瘤并下腔静脉瘤栓形成,瘤栓已经接近心脏右心房入口。肿瘤随着心脏跳动在不停摇摆,随时有脱落的风险,所幸还未发现身体其他脏器转移。
下腔静脉瘤栓威胁生命安全
多科室协作手术拆除“定时炸弹”
下腔静脉是人体下肢、腹部等大部分静脉血液回流到心脏的通道,血流量大。下腔静脉的瘤栓一旦脱落,随时可引发致命性的肺栓塞,导致患者猝死。对于无转移性肾癌,肾根治性切除及下腔静脉瘤栓取出术是目前最有效的治疗方案。但是该手术解剖关系复杂,涉及肾脏、肝脏、腔静脉、肾静脉、心脏等多个脏器的阻断和重建,术中可能出现大出血、瘤栓脱落导致肺栓塞等严重并发症,手术难度大、风险极高。
为了保证手术的顺利实施,在泌尿外科主任卓育敏教授的带领下,依据术前CT、磁共振、血管造影、超声等影像资料,经全院包括泌尿外、心脏外、血管介入、肝胆外、麻醉、肿瘤、病理、影像、ICU及输血科等多个科室会诊讨论,详细评估了瘤栓在下腔静脉的范围,瘤栓与右心房的关系,瘤栓远端血管以及左肾门周围淋巴等情况。经过与患者及家属充分沟通手术方案及风险后,最终选择3D腹腔镜下左肾癌根治+下腔静脉瘤栓取出术,备体外循环下右心房切开取栓术。手术采用的STOZE 3D腹腔镜手术设备更有利于手术的精细分离和重建。术前制订了左肾动脉主干栓塞、食道超声监视下下腔静脉切开取栓、左肾根治性切除、肾门及腹主动脉旁淋巴淋巴结清扫四步走的手术方案。
手术当天,泌尿外科赖彩永主任医师担任主刀,麻醉科李雅兰主任团队负责手术麻醉和术中监护,在心外科张晓慎主任及手术室团队的细致配合下,手术有条不紊地进行。经食道超声反复确认远端的瘤栓游离于下腔静脉。赖彩永主任采用了在完全阻断右肾血管及下腔静脉远端的基础上,部分阻断腔静脉近端,切开腔静脉后,将11.2cm长的瘤栓从腔静脉抽出,经食道超声检查确认无瘤栓脱落和残留,缝合重建腔静脉,然后更换体位进行左肾根治性切除和淋巴清扫。手术历时5小时余,术中出血约300ml,成功排除了岑先生体内的这颗“定时炸弹”。
术后岑先生各项生命征稳定,回到泌尿外科病房。监测肾功能良好,第二天即下床活动。Mayo Ⅲ、Ⅳ级腔静脉瘤栓取出手术多数需要在泌尿外、心脏外、肝胆外等诸多科室的通力合作下完成,是医院的综合实力的体现。完全腹腔镜下Ⅳ级腔静脉瘤栓取出术的顺利开展也是我院泌尿外科微创技术多年积累和沉淀的结果和体现。
肾癌早期无症状 定期体检很重要
泌尿外科赖彩永主任医师提醒,肾癌是常见的泌尿系肿瘤之一,其早期往往没有症状。早期肾癌绝大多数可以通过手术保留部分肾脏且治愈疾病。肾肿瘤引起的血尿多数在中、晚期才出现,且往往是间隙性发作,甚至可“自然好转”,并且这种血尿往往没有疼痛,容易被轻视。一旦肾肿瘤侵犯腔静脉,自然病程80%小于一年。
因此,定期的体检对于发现早期肾肿瘤至关重要,泌尿系超声可以作为平时体检的首选检查。尤其是出现无痛性肉眼血尿一定要引起足够的重视,及早到医院就诊,以免延误病情。
采写:南都记者 王道斌 通讯员 张灿城
编辑:王道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