地标广州,“80后”陈小姐自十年前未婚时买入第一套房后,婚后十年里又陆续主张买过6套房。这十年里,她将房子买进买出,将小房子换大房子,终于让全家在市中心住上一套大四房。
占据如今婚恋市场主权的“90后”女生,对买房同样热情。
58同城、安居客近日对一线及新一线城市20岁以上的女性群体进行调研。该份《2021年女性置业报告》显示,有超八成20-29岁的未婚女性打算购买首套自住房。而就“买房听谁的”这个问题上,八成已婚女性选择将买房决策权把握在自己手中,有近六成女性表示房产证要有双方名字。在置业选择上,三分之二的女性倾向在工作城市购房,她们的买房哲学则更为注重房屋户型及质量。
82%的女性5年内有购房计划
现在的女性在买房的态度上,变得越来越坚决。
《2021年女性置业报告》调查显示,82%的女性计划在5年内置业,当中打算今年买房的女性占比14%,近四成女性打算两年内买房,其中计划5年内购房的租房女性人数占比要高于自有住房女性。
有一所自己的房子,告别不稳定的漂泊状态,是很多女生为自己设定的奋斗目标。以不同年龄阶段划分,计划置业的女性中,以20-29岁为代表的未婚女性,和以36-45岁之间为代表的已婚女性分别呈现出不同的买房特征。对于多数未婚女性来说,有超八成20-29岁女性打算购买首套自住房。
至于买房的主要原因,为求稳定居所及落户而买房的比例占了42.7%。这意味着,女性的经济独立性越来越强,买房意识也越来越开放。与之相对的是,购买二套改善住房的女性占比24%。以36-45岁为代表的已婚女性,则成为购房二套改善型住房的主力群体。36-45岁女性计划购买二套改善型住房的占比近40%。
疫情曾打乱女性们的置业计划,影响她们的房价预期,31.6%的女性推迟了原先的购房计划。在房价的走向上,认为房价将上涨的女性占比32.4%,认为房价将下降的女性占比26.8%。
买房大事,八成女性说了算
以往,“父母交首付,子女还贷款”的模式成为年轻人买房的普遍现象。
从如今数据看,有近2成的女性准备自己独立购房,有半数女性表示需要和另一半共同出资买房,约三成女性表示需要父母支持一部分资金。
从不同收入女性购房资金的来源情况可见:当月收入超过1万元以上时,女性独立购房的资金占比便超过了父母支持资金,而随着女性收入越高,独立购房的占比也随之增加。
从今年的调研可见,在购房过程中,82.3%的女性表示自己起到决定作用。对比2018年,仅有65.2%的女性表示自己是购房决策人。可见,越来越多的女性在购房过程中能起到决定性作用,自己的房自己做主。
在涉及产权利益的房产证署名问题上,30.2%的女性表示房产证上一定要有自己的名字,57.9%的女性表示要有双方的名字。
此外,66.6%的女性倾向于在工作城市(非家乡城市)购房;30.2%的女性想在家乡购房。21-25岁的年轻女性在工作城市想要有个家的意愿相对更大,倾向在工作城市购房的人数占比为70.2%。
为什么选择在工作城市买房?70.1%的女性表示是为了自身的职业发展,为子女教育、生活便利性也是女性选择留在工作城市购房的主要原因。对于已婚已育的女性,不论是留在工作城市买房,还是选择其他城市购房,子女教育的问题都是摆在首位。
六成90后女性不介意与公婆同住
三十而立。90后已经成为拉动房地产市场发展的一股重要力量。
与70后、80后购房群体相比,考虑家庭规模、购房成本、孩子教育等多种因素,90后置业的决策周期普遍较长。
在首付款上,大部分90后都面临一定程度的资金压力。对于多数90后来说,独立购房的比例并不高。但在女性群体中,58同城、安居客调研数据显示,90后女性能够自己独立购房的人数占比21.2%,已经高于均值。
对于年轻人来说,买房多是为了有更多的独立空间,多数人会选择自己住或和爱人孩子住。但随着时代的变迁,90后女性开始表现出更为包容的心态,与公婆同住成为新的居住形态。
报告显示,关于是否介意与公婆同住方面,近六成90后女性不介意婚后与公婆同住。与公婆同住的原因,近五成女性表示是需要公婆帮忙照顾小孩,另有31.8%的女性表示是需要照顾老人。随着二胎及人口老龄化趋势的加强,和公婆同住的居住形态将越来越明显。
相比未婚女性而言,有孩家庭的置业需求更为迫切。计划在2年内购房的有孩家庭达66.2%,占比远高于目前还没有孩子的女性,购买二套改善性住房的占比34.6%。此外,有孩家庭对于孩子的关注度较高,约五成女性在孩子身上的花销占平均月收入的15-20%。
有意思的是,家有宠物的女性购房为追求稳定居所的人数占比高于无宠物的女性家庭。有77.1%的女性在宠物身上的花销在平均月收入的10%以下。
南都记者邱永芬
编辑:李美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