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都讯 十三届全国人大四次会议3月7日下午举行记者会,国务委员兼外交部长王毅就“中国外交政策和对外关系”相关问题回答中外记者提问。
3月7日,十三届全国人大四次会议在北京人民大会堂新闻发布厅举行记者会,邀请国务委员兼外交部长王毅就“中国外交政策和对外关系”相关问题回答中外记者提问。新华社记者 陈晔华 摄
继续与各国团结合作
国务委员兼外交部长王毅在两会记者会上说,只要还有一个国家存在疫情,国际社会团结抗疫的努力就不应停止;只要还有一个人感染病毒,我们就都有责任及时伸出援手。团结就是力量,坚持就是胜利,曙光已在前头。中国将会继续与各国团结合作,为人类彻底战胜疫情而不懈努力。
抵制任何把疫苗合作政治化的企图
王毅在两会记者会上说,疫苗是抗击病毒的利器,是拯救生命的希望,应当服务全世界、造福全人类。中国坚定秉持疫苗公共产品的“第一属性”,坚定站在疫苗国际合作的“第一方阵”,坚定担当疫苗公平分配的“第一梯队”。无论是中国疫苗,还是外国疫苗,只要安全可靠,就是好疫苗。我们反对搞“疫苗民族主义”,不接受制造“免疫鸿沟”,更抵制任何把疫苗合作政治化的企图。我们期望所有具备能力的国家都能尽力向有需要的国家特别是发展中国家提供疫苗,让各国人民用得起、用得上,真正成为“人民的疫苗”。
如果不爱国谈何爱港
王毅说,完善香港特区选举制度,落实“爱国者治港”,既是推进“一国两制”事业、保持香港长治久安的实际需要,也是宪法赋予全国人大的权力和责任,完全合宪合法,正当合理。放眼世界,无论在哪个国家,效忠自己的祖国都是公职人员以及竞选公职的人必须遵守的基本政治伦理。在香港也一样。如果不爱国,谈何爱港。爱港和爱国是完全一致的。没有谁比中央政府更关心香港民主的发展,更希望香港保持繁荣稳定。香港由乱变治,完全符合各方利益,也将为维护香港居民的各项权利和外国投资者的合法利益提供更坚实的保障。我们有决心继续坚持“一国两制”、“港人治港”、高度自治,也有信心让香港的明天越来越好。
新疆地区“种族灭绝”说法荒谬绝伦
王毅在两会记者会上说,说到“种族灭绝”,大多数人想到的是16世纪的北美印第安人,19世纪的非洲黑奴,20世纪的犹太人,以及至今仍在坚持抗争的澳洲原住民。所谓新疆地区存在“种族灭绝”的说法荒谬绝伦,完全是别有用心的造谣,彻头彻尾的谎言。一些西方政客宁愿相信几个人编造的谎言,却不愿听取2500多万新疆各族人民的共同心声;宁愿配合少数反华势力的拙劣表演,却不愿正视新疆地区发展进步的基本事实。这只能证明,他们并不在乎什么是真相,而是热衷于政治操弄,企图人为制造出所谓涉疆问题,破坏新疆地区安全稳定,阻碍中国发展壮大。
排除干扰,推进“南海行为准则”磋商
王毅在两会记者会上说,近年来,地区国家和国际社会都看得很清楚,南海面临的不稳定因素和安全风险主要来自域外。中国与东盟国家在南海问题上还是要继续两条腿走路,一是排除干扰,推进“南海行为准则”磋商,力争尽快达成符合国际法、符合各方需要、更具实质内容、更为行之有效的地区规则;二是继续全面有效落实《南海各方行为宣言》,不断凝聚共识,增强互信,推进合作,维护好南海的总体稳定。
海峡两岸必须统一也必然统一
王毅在两会记者会上说,海峡两岸必须统一,也必然统一,这是大势所趋,是中华民族的集体意志,不会改变,也不可能改变。一个中国原则是中美关系的政治基础,是不可逾越的红线。中国政府在台湾问题上没有妥协余地,没有退让空间。我们敦促美国新一届政府充分认识台湾问题的高度敏感性,切实恪守一个中国原则和中美三个联合公报,彻底改变上届政府“越线”“玩火”的危险做法,慎重和妥善处理涉台问题。
合作应成为中美双方追求的主要目标
王毅说,中国做得好不好,中国人民最有发言权;中国应该怎么做,中国人民才是主人翁。长期以来,美国动辄打着所谓民主、人权旗号肆意干涉别国内政,在世界上制造了诸多麻烦,甚至成为动荡战乱的根源。美方应早日意识到这一点,否则这个世界仍将不得安宁。作为两个社会制度不同的国家,中美之间有分歧有矛盾在所难免,关键是要通过坦诚沟通加以有效管控,防止战略误判,避免冲突对抗。
无论从两国还是世界人民的共同利益出发,合作,都应当成为中美双方追求的主要目标。希望美方与中方相向而行,尽快解除迄今对中美合作设置的各种不合理限制,更不要再人为制造出新的障碍。上个月中国农历除夕当天,习近平主席应约同拜登总统通了电话。两国元首就中美关系深入交换意见,为两国关系重回正轨明确了努力方向。我们愿与美方一道,全面落实这次重要通话的成果,共同推动中美关系“辞旧迎新”,实现健康稳定发展。
中印是朋友和伙伴 而不是威胁和对手
王毅在两会记者会上说,中印关系的实质是世界上两个最大的发展中国家如何和睦相处、共同发展振兴的问题。中印是朋友和伙伴,而不是威胁和对手。双方应相互成就而不是相互消耗,加强合作而不是彼此防范。事实再次证明,单方面制造对抗解决不了问题,重回和平谈判才是正道。
中俄合作越要坚定前行
王毅表示,面对世纪疫情,中俄肩并肩站在一起,背靠背紧密合作,携手抵御新冠病毒,共同抗击“政治病毒”。“中俄组合”团结如山,始终是世界和平稳定的中流砥柱。世界越是动荡不宁,中俄合作越要坚定前行。两国要互为战略依托,互为发展机遇,互为全球伙伴,这既是历史的经验,也是时代的要求。
今年是《中俄睦邻友好合作条约》签署20周年。双方已商定将条约延期,并赋予其新的时代内涵。这是中俄关系的里程碑,更是新起点。双方将弘扬世代友好、合作共赢的条约精神,继往开来,推陈出新,在更大范围、更宽领域、更深层次上推进新时代中俄全面战略协作伙伴关系。中俄将打造战略互信的典范、互利合作的典范、民心相通的典范、公平正义的典范。
多边主义始终是中国的坚定选择
王毅在两会记者会上说,4年前,面对全球化的“存废之争”,习近平主席站立潮头,发出了支持经济全球化的时代强音;4年后,面对多边主义的“何去何从”,习近平主席拨开迷雾,提出了践行多边主义、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的中国方案。这两次重要讲话为时代把舵定向,为世界解疑释惑,得到了国际社会的普遍赞誉。多边主义始终是中国的坚定选择,从未因时因事而改变。
面对世界上层出不穷的难题挑战,解决之道在于各国都坚持真正的多边主义。真正的多边主义应当恪守《联合国宪章》的宗旨原则,维护以联合国为核心的国际体系,推进国际关系的民主化。要坚持开放包容、不搞封闭排他;坚持平等协商、不搞唯我独尊。多边主义是旗帜,而不是幌子;是信念,而不是说辞。“小圈子的多边主义”仍是集团政治,“本国优先的多边主义”还是单边思维,“有选择的多边主义”不是正确的选择。中国希望国际社会所有成员共同努力,让多边主义的火炬照亮人类未来的道路。
综合自新华社
编辑:林嘉柳
更多报道请看专题:2021全国两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