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1年全国两会正在召开。3月8日下午,十三届全国人大四次会议在人民大会堂举行第二次全体会议,最高人民法院院长周强作最高人民法院工作报告(以下简称报告)。
南都记者注意到,今年的报告首次明确提及“无人驾驶”。在“今后一个时期的主要工作”这部分,报告提出,妥善审理涉及数字经济、人工智能、无人驾驶等新技术新应用案件,促进新模式新业态依法规范发展。
两会期间,无人驾驶成为热点议题之一。多位代表委员指出,智能汽车产业存在依赖境外技术、数据收集不规范等问题,建议加快制定相关法律法规,强化智能汽车应用的自主创新与安全防护能力。
致人伤亡如何认定责任?国内已有诉讼案例
无人驾驶,又称自动驾驶。随着技术难题被逐个攻破,无人驾驶和智能汽车面临的法律挑战日益突显。
南都记者梳理发现,国内已有一些涉及无人驾驶的诉讼案例。在这些案例中,无人驾驶的事故责任认定与责任分配,是核心难题之一。
例如,在2016年1月,一辆白色特斯拉轿车在京港澳高速发生严重追尾事故,司机高某送医不治后身亡。其父高巨斌调查发现,事故发生时车辆可能处于自动驾驶状态。因此,他将特斯拉中国公司告上法庭。媒体将该案称为“中国自动驾驶侵权第一案”。
事故发生时车辆是否开启自动驾驶?2016年9月一审开庭时,这一问题成为庭审焦点。据央视网报道,直到2018年,经过了复杂的司法鉴定工作,特斯拉方面才确认车辆当时处于自动驾驶状态。此后,该案便没有新的进展被公开披露。
北京联合大学也发生过一起有关无人驾驶的纠纷。裁判文书网资料显示,2018年7月,北京联合大学组织学生杨某某参加无人驾驶智能汽车课业的实习活动,车辆无安全带及车门。杨某某站立在车辆驾驶舱右侧,在车辆行驶时摔下受伤。法院审理认定,北京联合大学应对杨某某受伤承担侵权责任。
现行规定已不能完全适用 政策法规有待完善
全国人大代表、长城汽车总裁王凤英在提案中指出,现行相关法律法规中,产品管理、交通管理、责任界定、保险监管、网络安全管理、地理信息管理等方面的部分规定,不能完全适用于智能网联汽车,存在一些制约智能汽车发展的“矛盾点”和可能触发潜在风险的“空白点”。
公开资料显示,全球多国均在加快争夺无人驾驶标准和法规的话语权,力求在立法上赢得先机。目前,我国关于车联网的相关法律法规尚未完善,但已有一系列指导性文件。2020年2月10日,国家发改委、工信部等11个国家部委又联合下发《关于印发<智能汽车创新发展战略>的通知》,强势助力智能汽车的发展。
全国政协委员、上海市信息安全行业协会会长谈剑锋建议,由网信办、工信部牵头,尽快完善和落实智能汽车软件供应链安全管理法律法规和标准,确保产业健康稳定发展。
全国政协委员、百度董事长兼首席执行官李彦宏也在提案中提到,建议国家层面进一步加大政策创新的力度,为无人驾驶规模化商用开辟合法化路径。支持无人驾驶商用和智能交通普及,满足老百姓的美好出行需求,早日实现交通领域碳达峰的目标。
另外,全国人大代表、广州汽车工业集团有限公司党委书记、董事长曾庆洪建议,发展智能汽车,法律法规要走在前面:完善现行交通安全法规,加快无人驾驶技术标准的制定,完善道路测试相关政策法规,支持“车端智能+网联共享”的技术路线,发挥保险作为无人驾驶技术风险分散及责任承担的补充作用。
汽车联网带来全新风险 须强化安全防护能力
有代表委员指出,智能汽车中的传感器非常多,可不停采集汽车运行中的各种数据,包括驾乘人员的出行轨迹、车内语音图像、道路网数据、环境影像等等。目前所有的智能汽车基本上都要通过网络与云端服务器相连,一旦系统和服务器的漏洞被利用,攻击者就能从云端实现信息窃取、系统破坏、远程遥控。这带来了新的隐私泄露风险,严重者甚至会危及人身安全与国家安全。
全国政协委员、社会和法制委员会副主任、公安部原副部长陈智敏在接受南都采访时谈到,应当组织开展汽车智能驾驶系统、远程控制系统算法安全审查,进一步完善车检制度。应将部分安装智能系统的汽车公司用户数据存储系统纳入等级保护及关键信息基础设施范围,建立等级测评、监测预警、应急响应等机制。
全国政协委员、启明星辰信息技术集团股份有限公司首席执行官严望佳也对南都记者表示,要加强智能汽车的数据安全管控。特别是从境外进口的车辆和零部件,如果涉及到数据跨境流动,要按照国家相关法规进行管理。同时,要加强个人信息保护力度,防止敏感信息泄露,保障公民的隐私安全。
全国政协委员、360集团创始人周鸿祎则建议汽车企业加大网络安全投入,通过实战攻防演练等方式,不断提升安全防护、应急处置和指挥调度能力。有关部门可鼓励和引导汽车企业将安全防护能力纳入车辆生产、销售和服务体系,让安全防护能力像安全带一样成为智能汽车的标配。
技术依赖影响产业安全 要加强自主创新能力
核心技术的自主可控,对新兴产业的发展至关重要。有委员提到,反思中国移动互联网的发展过程,手机应用软件和平台快速发展,但近年来,国产移动设备产业链因未掌握核心软硬件受到严重冲击。
类似的问题在智能汽车的发展过程中同样存在。严望佳指出,智能汽车的电子信息系统及基础平台对境外企业存在高度的依赖性,影响中国汽车产业安全。建议主管部门统筹安排,增加汽车信息电子控制系统国产化比例,逐步实现“安全、可控、自主”,保障社会稳定和产业安全。
李彦宏也提出,要加速交通基础设施智能化进程,广泛应用人工智能、大数据、5G等技术,构建低碳、高效、便捷的交通系统;鼓励企业加大自动驾驶汽车及关键软硬零部件研发创新,促进自动驾驶汽车普及。
延伸阅读:
美国又发生特斯拉自动驾驶撞车事故 类似事件曾判特斯拉车主负全责
采写:南都记者冯群星 潘颖欣 实习生樊文扬
编辑:李玲
更多报道请看专题:2021年全国两会人工智能报道合集
2021全国两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