他入古墓,探古城,寻遗迹…青年学者萧易的“十年考古之旅”

南方都市报APP • 南都文化
原创2021-03-11 17:07

今年以来,“西安咸阳机场扩建时发现了3500余座古墓”、“西安地铁8号线发现古墓1356座”、“四川盐亭发现三星堆文化时期大型聚落遗址”等新闻接连登上热搜,公众对于考古的关注热度持续不减。

由广西师范大学出版社推出的青年学者萧易新著《寻蜀记:从考古看四川》于近日上市,该书以考古现场作为历史写作的切口,包含四川代表性的考古发掘,从微观剖面解读蜀地历史。

1寻蜀记-立体+腰封.jpg

WechatIMG3.png

萧易

2009年夏天,《中国国家地理》编辑刘乾坤邀请萧易撰写安岳石窟,由此拉开了萧易和《中国国家地理》长达十余年的合作,如今,萧易已经是《中国国家地理》发稿量第一的作家,《中国国家地理》和《华夏地理》上但凡有和巴蜀地区的石窟、考古相关的文章,几乎都是由他撰写的。

这本《寻蜀记:从考古看四川》便是其历时10余年、19次与《中国国家地理》同行结出的硕果,是普通读者走进考古现场、深入了解考古背后分析研究的一份绝佳读本。 

2 三星堆遗址出土铜喇叭座顶尊跪坐人像.png

三星堆遗址出土铜喇叭座顶尊跪坐人像

19-13 榉溪笔塔 局部 .png

榉溪笔塔 局部 

作者选择了四川近年来具有代表性的考古发掘以及荒野田畴的遗址,以时间为断代,跨度从新石器时代到清代。这之中不仅有耳熟能详的三星堆、金沙遗址,也有诸多难得一见的现场见证(如蒲江船棺、江口沉银),还有大量文物出土和遗址留存(如汉阙、龙桥群),而这些文物串连起来,恰恰形成了一部可以触摸、踏访的历史,从而以考古的角度为我们呈现了四川丰富、深厚的人文历史。

3 金沙遗址出土文物.png

金沙遗址出土文物

但凡考古上有新的发现,萧易总会去现场一探究竟。书中的考古发掘大多是萧易参与的,而那些荒野中的遗址,也是由他一步步踏访、整理而来。《中国国家地理》主编单之蔷认为,萧易在该书的写作上独辟蹊径,将目光投向蜀地古代遗迹,访古城,探古墓,寻遗迹,用行走丈量土地,用所见阐述历史,萧易是在用这本书帮我们寻找一个已经渐行渐远的蜀地那些人和事。

3-8 金沙遗址(梅苑)中心发掘区出土了多达千根象牙.png

金沙遗址(梅苑)中心发掘区出土了多达千根象牙

萧易认为,我们熟悉的历史,往往是通史的书写方式,有许多历史细节未进入史学家的视野,自然也就鲜为人知了。但近年来为数众多的考古发掘,让我们得以有机会管窥更多历史的细节。在《寻蜀记》中,萧易试图从微观的剖面来解读蜀地历史——它的主角,大多是名不见经传的小人物;它的故事,来源于某些被史书遗忘的片段。

8-1 老龙头发掘现场,墓上覆大石,是老龙头墓葬的重要特征之一.png

老龙头发掘现场,墓上覆大石,是老龙头墓葬的重要特征之一

萧易在书中将四千余年的四川历史作了有序梳理,通过生动的考古发掘,具体而微地讲述历朝历代的故事。那些原本不见于史料记载的人物,在他笔下变得鲜活,同时也勾勒出了文物背后的历史故事和人物命运浮沉:壁画墓中,描绘着荆氏家族的迁蜀史;金银器窖藏,淹没了董姓人家避难的流亡之路;钓鱼城遗址,蒙哥折戟,还原金庸《神雕侠侣》大战襄阳城的故事原型;江口沉银遗址,张献忠江底埋藏财富的背后,是一出出悲剧……现场空间和历史时空的交织,身临其境,见证着裹挟历史洪流下细节深处的巴蜀历史。

18-7 张献忠离开成都时,把银子藏在木头夹槽中带走,即所谓木鞘藏银.png

张献忠离开成都时,把银子藏在木头夹槽中带走,即所谓木鞘藏银

在该书叙述中,作者涵泳于西蜀历史长河,将自己“投射”到历史里去,既触摸到其中的暗砺,亦打捞出其里的亮润,在历史的幽绿与光白转换间,发挥了适度的“想象”,补上了史料残缺与不连贯性,让历史想象建立在考古实物与文献史料比对之上而得出合理的推论,并由此洗磨前朝旧事,让西蜀历史在当下的文化幕布上放映出绵密的微观画面,绽放出理解的温情花朵。

正如四川大学博物馆科创中心主任张苹评价的那样,萧易深厚的文史功底、娓娓道来的灵动笔法,配以遗址发掘现场和出土文物的珍贵图片,将枯燥坚硬的考古材料润化开来,带给读者的不仅是文史干货条陈缕析的悠长滋味,更有古代生活场景栩栩如生的再现。

6-10  芦山王晖石棺,墓主王晖官至上计吏.png

芦山王晖石棺,墓主王晖官至上计吏

10-9  万佛寺南朝造像.png

万佛寺南朝造像

据了解,书中所收录的300余幅高清配图均为《中国国家地理》杂志摄影团队拍摄,用影像还原了众多考古现场和出土文物的样貌,同时还配以文物线描图若干幅,生动展现了文物之美。书中精心设计了两幅“古墓内景”大拉页,书后还附上了一份“出土文物在哪里”的导览示意,将书中提及的出土文物现在所藏位置进行了详细的罗列,让读者们可以寻古迹、看考古、赏文物、知巴蜀。


编辑:朱蓉婷

南都新闻,未经授权不得转载。授权联系方式
banquan@nandu.cc. 020-87006626
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