严查经营贷入楼市,广州违规资金近1.5亿,深圳5千万收回

南方都市报APP • 南都经济
原创2021-03-19 11:02

近期,各地监管都在严查经营贷。广东银保监局发布《关于防范“贷款中介”诱导购房者违规套取贷款的风险提示》。该局再度通报,发现涉嫌违规流入房地产市场的问题贷款金额2.77亿元、920户,其中广州地区银行机构自查发现涉嫌违规流入房地产市场的问题贷款金额1.47亿元、305户。深圳银保监昨日也通报了3起经营,贷违规进入楼市的案例,要求辖内银行对经营贷违规进入楼市等现象进一步强化管理。

广东发现违规入房市问题贷款2.77亿元

2020年底,央行与银保监局发布新规,设定了房地产、个人住房按揭贷款“两条红线”之后,广州、深圳等一线城市的房贷额度开始吃紧。

今年年初,部分买房已经开始感觉到银行放款开始放缓。1月底,广州大部分银行放贷利率也集体上涨。这样的背景下,经营性贷款等信贷资金流入房地产市场的乱象有所抬头的问题。

监管层也将焦点瞄准了经营贷。近期监管也持续下发文件,防范个人经营贷违规流入房地产市场。

广东银保监局主要负责人带队走访广州地区部分商业银行,提出一系列监管要求,包括切实加强资金流向监控,严防资金通过经营性贷款、消费贷款违规绕道流向房地产市场。

机构监管处室分组对广州地区媒体曝光较多、问题较为突出的银行进行了全覆盖现场督导。

加强数据分析,向部分银行发送个人经营性贷款疑似挪用于购房的数据,共发送疑点线索642笔,机构排查确认40笔个人经营性贷款被挪用于购房,相关机构已启动整改问责

2月9日,广东银保监局再度下发《关于组织辖内银行机构开展经营性贷款、个人消费贷款风险排查的通知》,部署全辖银行机构从授信调查、审查审批、贷后管理以及第三方机构业务合作等方面开展全面自查。

截至目前,辖内(不含深圳)银行机构已完成个人经营性贷款自查的银行网点共4501个,排查个人经营性贷款5678亿元、个人消费贷款2165亿元,发现涉嫌违规流入房地产市场的问题贷款金额2.77亿元、920户,其中广州地区银行机构自查发现涉嫌违规流入房地产市场的问题贷款金额1.47亿元、305户。

违规链条出现房地产中介机构、小额贷款公司等身影

广东银保监局已要求银行限期整改问责,目前银行机构采取了终止额度、一次性全额结清、分期提前还款等整改措施,对存在违规问题的内部员工开展了警示告诫、通报批评、积分扣减、经济处罚等问责

广东银保监局负责人也表示,从现场调查和银行自查的情况看,银行机构暴露出授信调查未充分了解客户财务状况、贷后管理不到位导致信贷资金被违规挪用于购房等问题,反映了银行机构在信贷管理的制度和执行上还存在不足。值得关注的是,已发现的违规行为中,有相当部分的贷款出现了房地产中介机构、小额贷款公司等“包装”助推的身影,涉嫌违规的作方式包括通过中介机构过桥垫资套取经营贷置换个人住房按揭贷款、经过转手多次后挪用个人经营性贷款用于购房首付款等。

“确实存在一些不良中介机构,提供所谓一条龙贷款服务,协助客户违规作,规避监管用途。一家大型银行的消费金融部总经理表示,我们每一笔经营贷业务都由2名核查员上门调查,审核企业实际经营情况和借款用途的真实性,审查借款人的还款能力。企业还要成立两年以上,借款人持有企业股份在半年以上才能申请该行经营贷。

深圳有5180万元违规贷款被收回

3月18日,深圳银保监局、央行深圳中心支行两家监管机构,联合通报了辖内经营贷违规炒房的排查结果。根据通报,2020年4月以来,监管共对辖内中资商业银行15.4万笔、1771.73亿元经营贷,进行了全面排查。

深圳银保监局选取6家银行集中开展现场检查,责令银行提前收回21笔、5180万元涉嫌违规贷款,叫停风险隐患较大的业务,处罚违规机构4家,处罚问责违规责任人14人次,处罚金额合计575万元。

值得关注的是,深圳银保监局这次更是进行了点评通报。深圳农商行光明支行、平安银行深圳分行被监管点名通报。银行员工误导客户套取经营贷买房、业务宣传不规范等三种典型违规手法,也被曝光

深圳农商行光明支行员工李某营销展业不规范,误导客户使用经营贷资金买房;平安银行深圳分行零售客户经理陈某与“小鹏号”私下合作,通过推送文章,误导金融消费者借用“空壳公司”违规申请使用贷款。

通报还称,部分银行存在宣传展业不规范、贷款审核不严格两大问题。部分银行业务人员营销话术不规范,甚至涉嫌变相引导客户违规使用信贷资金。个别员工与贷款中介机构私下合作,在网络、电话等渠道无序宣传营销;对成立企业时间与购房日期相近、持股时间短、企业办公场所无实际经营迹象、未有可覆盖与贷款规模相匹配的企业经营性流水证明、短期内有购房记录、购买抵押房产资金来源可疑等情况,部分银行未能在贷款审核中从严把控,亦未严格核查资金流向。

不少银行加强核查购房人首付款来源

近期广东省小额贷款公司协会将发出通知,要求小贷公司不得为购房人或卖房人提供“首付贷”“过桥贷”“尾款贷”“赎楼贷”等购房融资产品;同时,进一步加强贷款用途监测,要求借款人严格按照合同约定用途使用贷款资金,不得将贷款挪用于购房融资。

广州不少银行也表示,在加强核查购房人首付款来源。工行广州分行核查首付款来源的具体举措包括:加强个人住房贷款首付款来源审核,防范个人消费贷款、个人经营贷款、大额信用卡透支等各类融资挪用于购房;在贷款调查过程中,对借款人提供的贷款申请前的账户流水,重点调查是否存在融资机构、中介机构借款。

浦发银行广州分行表示,除开发商出具的收据或发票外,该行还要求客户提供银行支付凭证以及银行流水,佐证首付资金来源为其个人或家庭的自有资金。同时,该行还关注客户是否近期获得过消费贷款、经营性贷款,将首付款的支付时间与上述贷款的发放时间匹配,以防首付款来源于他行贷款。最后,严禁同时在该行申请消费贷款、经营性贷款及按揭贷款。

采写 南都记者 周亮

编辑:周亮1

南都新闻,未经授权不得转载。授权联系方式
banquan@nandu.cc. 020-87006626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