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中国,新课程新教材推进作为一项旷日持久的工程,牵动着广大教育工作者、学子的心。3月20日,深圳市新安中学(集团)实施新课程新教材国家级示范区示范校建设工作三年规划论证会在新安中学(集团)高中部举行。深圳市教育科学研究院副院长潘希武、深圳市教育科学研究院高中教研中心主任龚湘玲、深圳市宝安区教育科学研究院院长彭茂发,来自北京、上海、江苏等地的教育界学者代表、媒体代表共同出席会议。作为“新课程+新教材”的示范校园,新安中学(集团)高中部科研处负责人现场作《示范校建设工作三年规划思路阐释》的主题报告。
这是一场规划会、论证会,同时也是一场珍贵的、头脑风暴的学术研讨会。围绕新安中学(集团)高中部在新课程新教材创新上的亮点,与会嘉宾们的研讨延展到了另一个颇为深刻的话题上:怎样才能更高效地推进课程与教材的创新?在现实的教学与管理中,如何打破教育教学的路径依赖,重塑教师的教学价值观?
结合现实案例与教学经验,与会嘉宾们分享了具有建设性意义、切合实际、可落地可操作的方法。
新课程新教材推进需要建立在合理的期望值上
“对于新课程新教材,一部分教师的观念有待改进”、“有些教师的观念停留在‘我按照老方法教很有效,为什么要改’的层面上”、“有些教师能理解新课程新教材的必要性,也做出了一些突破,但效果尚不显著,因而心态不够自信。”会上,北京、上海、江苏等专家学者与深圳本土教育工作者一起,坦诚地交流了目前新课程新教材推进过程中的一些客观现状。
与会嘉宾的讨论初步指向一个结论:推进新课程(教材)的第一个关键,就是改变观念。而改变教育工作者观念与思想,也是一个循序渐进的过程。据新安中学(集团)高中部科研处相关负责人透露:“教师们若要将推进的意识付诸行动,要从培训入手,从价值观重塑入手,但同时也不能过度理想化,要制定合乎现实的目标,才能让新课程新教材逐步落实到位。”
南都记者了解到,2021年1月,新安中学(集团)荣获“深圳市2020届高中教学工作卓越奖”,被遴选为“深圳高中新课程新教材实施国家级示范区示范校”、“深圳高中新课程新教材实施国家级示范区学科示范基地”。其新课程新教材实施基础和成效得到业界肯定。
建立在合理的期望值上,新安中学(集团)高中部在新课程新教材的落地上有了一些局部创新。例如,该校组织专班开发了高中阶段的心理健康教育校本课程,如国家情怀类课程、健康生活类课程、实践创新类课程、科学精神类课程、人文底蕴类课程等共计五个门类二十种课程;又如该校成立的“科技创新教育中心”,将天文知识、智能机器人与工程、创客实践研究和信息学四个项目确定为科技创新教育的特色项目。“我校的学科教学,正在发生一些渐进式的,但十分可喜的变化……他们促进学生的‘双自’管理,促进学生自我选择、自我决策,促进学生探究性学习,从传统的唯理性教学模式逐渐走向基于问题的驱动情境教学。”新安中学(集团)党委书记、校长高妙添如是介绍。
新课程推进需要“蹄疾的步频+小步骤的要求”
以更开放、包容的心态,博采众家之长,吸收各地经验并与本土实际相结合,是推进新课程新教材的另一种行之有效的方式。
深圳教育科学研究院有关领导和专家表示,深圳的、宝安的,以及新安中学(集团)的新课程新教材实践取得了一些阶段性成果,成为具有示范性意义的代表学校。后续应当立足于现实,找到核心抓手,竭力解决核心问题,推进创新机制建设,估测后续影响,设置管理评价体系,保障预期目标完成。
来自全国其他地区的示范校校长、学者也纷纷表达了应当加强异地教育合作、跨省经验交流的意愿。“新课程新教材的推动与落地非一日之功,是一个漫长的工程,我们需要‘蹄疾的步频+小步骤的要求’,不断地累积教师的积极性,去收获点滴进步。”上海教育专家汤力宏如是说。
“应制定适合学生全面个性发展的教育特色计划,抓住学生的心理特点,推进‘好看、好用’的新课程新教材项目。”深圳市宝安区教育科学研究院院长彭茂发补充。
“新课程新教材不仅仅与‘示范校’有关,它关乎这个时代育人模式和课堂教学方式的变革,希望全社会能形成一个力量,一个共识,把推动新课程新教材的积极力量全部集结和调动起来,让所有人都理解实施新课程新教材的必要性和重要性,这是我们的使命和责任。”新安中学(集团)党委书记、校长高妙添说。
采写:南都记者 周正阳
编辑:罗悦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