吸入用新冠疫苗获批临床!“疫苗第一股”能否扭亏为盈?

南都N视频APP · 奥一新闻
原创2021-03-23 20:41

3月23日,康希诺生物在港交所发布公告称,其吸入用重组新型冠状病毒疫苗获得了国家药品监督管理局的药物临床试验批件。

WX20210323-191148.png

截图自康希诺生物相关公告

受消息影响,康希诺AH股今早齐齐走强,H股高开后一度冲高,但随后受压,收盘报282.6元。康希诺A股则高开后震荡上探,收盘报399.51元人民币,涨幅4.0%。

被誉为国内“疫苗第一股”的康希诺生物,2019年3月在香港联交所主板H股上市;2020年8月13日,康希诺生物正式登陆科创版,成为科创板开板以来首只“A+H”疫苗股。

在港上市一年多就寻求回A股市场,可见康希诺急切的融资需求。据康希诺招股书,其2017-2019年,三年间营业收入均不超过300万元,而亏损额度则分别为6445万元、1.38亿元和1.57亿元。

据了解,过去十年,康希诺常年亏损,主要原因在于高企的研发费用和尚未商业化的产品线。如今,吸入用新冠疫苗能否助其一鸣惊人,成功扭转连年盈亏局面?

靠埃博拉病毒疫苗一战成名 却十年亏损

2020年新冠疫情的爆发是康希诺这类疫苗公司迅速发展的重要契机,一场竞相追逐的疫苗研发赛按下启动键,康希诺自“埃博拉病毒”一战成名后,这次又抢占先机。

2020年5月22日,康希诺生物与军科院的陈薇团队在国际医学论文期刊《柳叶刀》上发表了全球首个重组新型冠状病毒疫苗(Ad5-nCoV)的II期临床试验数据。临床结果显示该疫苗具有良好的安全性,并支持该疫苗进入III期有效性研究。随后6月29日,康希诺发布公告,称该疫苗已获得中央军委后勤保障部卫生局颁发的军队特需药品批件,有效期为1年。

作为一家创新型疫苗研发制造企业,成立于2009年的康希诺,至今仍处于亏损状态。据其招股书,2017年至2019年,康希诺主营业务收入均为零,其他业务收入分别为18.72万元、281.19万元及228.34万元,归母净利润分别为-6444.91 万元、-1.38亿元及-1.57亿元。而研发费用则占据了康希诺日常开销的大头。年报显示,康希诺过去三年的研发费用为8941万元,1.24亿元和1.57亿元,研发投入逐年增加。

22.png

康希诺招股书

从事生物医药研发的从业人员告诉记者,疫苗研发是一个非常烧钱的领域,前期投入非常大。由于疫苗不允许失误的特殊性质,其审核比药物更为严格,对安全性、稳定性的要求非常高。

豪华产品线,无一商业化

据官方消息,康希诺生物开展了针对预防脑膜炎百白破肺炎,埃博拉病毒病及新型冠状病毒肺炎等13个适应症的16种创新疫苗产品研发及开展重组新型冠状病毒疫苗的研发,然而,这16款产品目前还没有任何一款进入上市销售和商业化环节,多数核心产品处于临床研究早期阶段。 

2.png

康希诺招股书

以康希诺研发的埃博拉病毒疫苗 Ad5-EBOV 为例,该产品目前仅供应急使用及未来国家储备安排,仅在监管机构指导下使用。康希诺方面表示,将根据国家特别需求安排生产,预计不会成为未来业绩主要来源。

康希诺董事长兼CEO宇学峰在路演现场向投资人表示,公司是以在世界范围内提供预防传染病和感染病的解决方案为己任,专业从事高质量人用疫苗的研究生产和商业化,是国内领先的高新技术企业,在A股所募集资金将用于新型疫苗的产业化建设和研发等。

康希诺在招股书中表示,随着现有研发项目的陆续进入临床试验阶段,公司在研发人员薪酬、耗用物料、仪器设备、检验测试等方面将进行持续性的投入,预计未来三年(2020-2022年)将要投入9-12亿元,研发投入将使经营亏损持续增加。

不过,康希诺也对外宣布,已经获得新药注册申请受理的MC2和MC4分别是针对脑膜炎球菌的二价苗(针对2种适应症)和四价苗(针对4种适应症),如无意外将于今年上市销售,公司长期无产品商业化销售的局面即将结束。

未来四年是否盈利决定企业去留

康希诺在其招股书中提到,国内的疫苗市场总规模由2014年的233亿元人民币增至2019年的425亿元人民币,预计到2030年将达到1,320亿元人民币,年均复合增长率为10.9%。其中,需要公民自愿接种且自费购买的二类疫苗增长突出,预计未来将占据中国疫苗市场的绝大多数份额。

虽然即将商业化的疫苗产品,可为康希诺带来持续的现金流并缓解亏损问题,但其所面临的可能是激烈的红海市场。目前国内的智飞生物、沃森生物及罗益生物三家公司MCV2脑膜炎球菌结合疫苗上市。在MCV4疫苗方面,智飞生物、民海生物、沃森生物等产品研发也处于临床试验阶段,未来预计会与康希诺存在较大竞争。

根据科创板上市规则,如果康希诺上市4年后仍然亏损,且营收低于1亿元就有可能触发退市条件。这也意味着,未来4年里产品的商业化和盈利对康希诺来尤为重要。

证券分析师陈越告诉记者,创新型药企新药研发风险高,即便未来产品实现市场化也会有达不到估值预期情况。康希诺应该尽早让产品商业化,实现短期盈利和长期增长平衡。从更长远的企业发展周期看,如何从技术研发型团队转变为管理销售驱动的商业组织也是摆在康希诺面前不容忽视的挑战。


奥一网全媒体见习记者 林诗妍

编辑:林诗妍

南都N视频,未经授权不得转载、授权联系方式
banquan@nandu.cc. 020-8700662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