深圳打造千亿级国际食品谷,2035年建成世界级产业示范区

南方都市报APP • 深圳大件事
原创2021-03-25 15:58

从最新一期《深圳市人民政府公报》获悉,深圳市人民政府于近日印发《深圳国际食品谷发展规划(2021-2035年)》(以下简称《发展规划》)。《发展规划》提出,以大鹏新区为创新先导核,分三阶段推动深圳国际食品谷建设,打造全球食品营养领域前沿技术、核心产品、新兴产业的策源地。

WechatIMG469.jpeg

发展目标明确,到2035年建成具有世界一流竞争力的食品产业领先示范区。实现1500亿元年产值,累计拉动800亿元社会投资。汇聚100所高校研究院、科研机构,打造100个国际国内高水平研发团队,引进100家具有超强研发能力、超大生产规模、超高制造水平的食品企业。


保障湾区食品供给、破解国家食品安全问题,深圳先行先试

世界粮食危机冲击我国粮食安全防线,新一轮科技革命重塑世界食品产业版图,食品消费结构持续优化激发产业内生动力。在此背景下,深圳提出建设国际食品谷、打造具有国际影响力的食品营养健康领先示范区正当其时。

《发展规划》指出,食品安全历来是党和国家高度关注的重大民生问题。《深圳市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先行示范区的行动方案(2019-2025年)》也明确提出要加快推进国际食品谷规划建设。

近年来,深圳食品产业发展虽已取得长足进步,但也面临专业人才匮乏、企业融资困难、土地资源紧缺等问题。推进国际食品谷建设,不仅可推动更多科技成果直接转化为新技术、新产品,打造食品产业新模式、新业态,为全面建成具有国际化标准的食品产业领先示范区提供有力支撑,也能够发挥深圳特区先试先行引领作用,保障粤港澳大湾区城市群7000万人食品需要,为破解国家食品安全难题作出贡献。


2035年建成具有世界一流竞争力的食品产业领先示范区

《发展规划》明确,分三阶段推动国际食品谷建设,打造全球食品营养领域前沿技术、核心产品、新兴产业的策源地,并按“一三五十”规划体系部署推进。即打造一大优势品牌、坚持三大战略路径、实施五大产业工程、布局十大重点产业。

发展目标明确,到2035年,建成具有世界一流竞争力的食品产业领先示范区。实现1500亿元年产值,累计拉动800亿元社会投资。汇聚100所高校研究院、科研机构,打造100个国际国内高水平研发团队,引进100家具有超强研发能力、超大生产规模、超高制造水平的食品企业,促进创新资源、龙头企业形成虹吸效应,实现区域要素流通更加便捷、资源分配更加合理,形成“传统+新兴+未来食品”三大战略性支柱产业一体化发展新格局,围绕十大重点领域谋划新业态、攻关新技术、开发新产品,研发一系列国际驰名的新产品,跨越式提升国际食品谷自主创新能力与知名度,建成具有世界一流竞争力的食品产业领先示范区。


构筑“一核两区多园”布局,开发坝光科创先导区

《发展规划》指出,建设深圳国际食品谷要构筑“一核两区多园”的空间布局。

即打造以大鹏新区为创新先导核、以其他各区为高端展示区、以粤港澳大湾区城市群为服务拓展区的空间布局,并通过技术成果转移转化、投资带动,在深圳周边对口帮扶地区建设数个产业集聚园,形成国际食品谷“一核两区多园”优势互补、功能互促、区域互助的现代食品保障体系。

其中,要以坝光片区为科创先导区,导入市场化应用研发资源,规划建设一流企业(研发)总部基地、国际食品科学峰会、全球食品科学专家智库等,实现以前沿学科为驱动力,集基础研究、应用研发和科学交流于一体的世界食品科技创新策源地,引领未来食品产业科技发展。

为更好推进深圳国际食品谷的建设,《发展规划》也明确了多项保障措施。包括探索有利于食品经济发展的政策法规、保障产业建设用地需求、建立健全食品科技人才集聚机制和认定、培养、引进创新型人才的配套措施等。


采写:南都记者 程昆

编辑:李行

南都新闻,未经授权不得转载。授权联系方式
banquan@nandu.cc. 020-8700662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