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财经素养作为现代公民必备的素养之一,需要从小在孩子们身上扎下根。” 华融小学校长郭文峰接受南都记者采访时表示,推动财经素养教育一方面需要将财经素养内容与原有课堂内容相结合;另一方面,需要联动外界资源,丰富学校财经素养教育实践活动。通过“两条腿”走路的方式培育财经素养。
近日,广东银保监局联动广州市公安局反诈中心、天河区商务与金融工作局,与民生银行广州分行、中华财险广东分公司,共同走进广州市天河华融小学,为孩子们带去一堂内容丰富、生动有趣的“金融知识”课堂,以浅显易懂、深入浅出、互动游戏的方式,激发了学生们对金融知识的浓厚兴趣。
“分班教育”营造更多互动
近年来,电信网络诈骗形式严峻,被骗群体逐渐趋向年轻化。2020年仅在广州天河区,对小学生进行诈骗3000元以上的案件就有25起。电信诈骗不法分子正利用学生社会经验不足、防范意识较差等弱点,将罪恶的黑手伸向了校园。
本次金融知识进校园宣传活动以“理性消费 防范诈骗 共建和谐校园”为主题,旨在教育引导青少年树立正确的金钱观、消费观和诚信观,提升青少年金融素养和风险防范意识,营造良好的金融安全校园环境。
据悉,本次活动摒弃过去的“填鸭式”讲座形式,而是采用“一个大课堂+三个分班课堂”的形式进一步贴合小学生群体认知规律。华融小学校长郭文峰向南都记者介绍道,“其实活动设计之初,我们并非这样决定。但在多方交流碰撞之下,我们都希望从青少年学习特点出发,考虑青少年活跃、爱动的性格特点,通过分班教育的方式营造更多互动环节。”
同时,本次活动充分发挥不同单位、机构的资源优势,各个课堂在主题设计上各具特色。其中,大课堂由天河区公安分局的警官带来防范诈骗相关知识;分班课堂由民生银行广州分行和中华财险广东分公司的金融宣讲师为学生带来消费理财、识别假币、金融诈骗等相关知识内容。
活动现场:
5个孩子中就有4个知道父母支付密码
大课堂上,天河区反诈中心警官陈禹为在场的学生带来了一堂防范诈骗的公开课,结合天河区实际发生的小学生被诈骗的案例,展示了生活中常见的针对小学生的游戏诈骗、返利诈骗、中奖诈骗、网购诈骗、网络交友诈骗等不同类型骗术。
“2020年仅在广州天河区,对小学生进行诈骗3000元以上的案件就有25起。”陈禹在课堂上表示,由于如今许多青少年知道家人的支付密码,导致被骗的金额更大。
“活动之前,我和现场的几位同学聊天当中得知,5个孩子中就有4个孩子知道父母的支付密码。” 陈禹向记者透露。
“今天学到的东西都十分有趣,老师教会我们存款,警察叔叔教会我们如何分辨骗子。”华融小学一名五年级学生在参加金融知识互动游戏时笑着说道。
小课堂上, 民生银行的宣讲师向学生讲解货币的相关知识,了解了人民币发展史,组织同学们通过眼看、手摸、耳听等方法来识别假币,并采用了有奖问答、小故事等形式,增加同学们的学习兴趣;中华财险的宣讲师为学生讲解了什么是金融,什么是金融诈骗,并以朗朗上口的防骗顺口溜加深印象。
除了金融课程,本次活动还制作了金融知识宣传展版,以漫画的形式形象地展示了学生遭遇网络诈骗的4类案例,告知青少年识别诈骗套路以及防范技巧,展版将在学校长期摆放,方便学生日常学习。
财经素养教育要“两条腿”走路
普及金融知识,“从娃娃抓起”。据悉,华融小学是中国教育研究院中国财经素养教育创新协同中心的实验学校,是广东省教育研究院财经素养教育课题研究学校,在财经素养教育方面有了前期的探索和实践。
“财经素养教育到底教什么?过去我们一直在摸索。”郭文峰介绍道,在多方合作之下,财经素养教育创新协同中心已经形成了一个财经素养教育基本框架,主要涉及“劳动和收入、投资和风险等”五大板块,这些基本内容应用在中小学日常教学当中。
不过,由于当前并没有专门的课程,学校通过哪些手段落实财经素养教育?郭文峰指出,落实到课程计划当中,仍是一部分学校的探索行为。当前学校主要通过两种方式推行:一是将财经素养内容与原有课堂内容相结合,比如目前中小学数学课当中认识人民币、存款利率等方面的内容实际上是和财经素养内容是一致的,在科学课程上也有相应的内容可以相结合等等;二是联动外界资源,丰富学校财经素养教育实践活动。通过“两条腿”走路的方式培育财经素养。
学校、家庭、社会协同育人,三者密不可分。其中,家长在其中扮演着重要角色。在华融小学里,家长委员会负责与学校、家长双方的沟通交流。不仅如此,华融小学还设立了各类专项家长委员会。“财经素养教育在未来达到一定程度后,可能也会成立财经素养专项家长委员会,连接更多资源,并通过学生教育向家长教育过渡。”
郭文峰表示,此次金融知识进校园活动,将进一步丰富学校财经素养教育实践内容,提升教育水平,促进孩子们素养提升。希望在大家共同努力下,作为现代公民需要具备的财经素养会从小在孩子们身上扎下根。
据悉,金融知识进校园宣传活动还将在各中小学校陆续开展。
金融诈骗趋向年轻化
广东银保监局联手多方力量建立宣教工作机制
今年以来,广东银保监局积极联动省市相关部门建立联合宣教工作机制,广渠道、多维度、细分众开展宣传活动,南方都市报作为独家支持媒体全力配合相关宣传工作。其中,建立金融知识进校园联合宣教工作机制是重点之一,希望能通过该机制推动在全省小学、中等学校和高等学校开展金融知识宣传,聚焦在校学生等年轻消费人群,积极倡导理性消费观念,引导其树立负责任的借贷意识,珍惜个人征信,加强校园贷、电信诈骗等典型案例的宣传,帮助学生防范非法侵害。
近年来,电信网络诈骗形式严峻,被骗群体逐渐趋向年轻化,电信诈骗不法分子利用学生社会经验不足、防范意识较差等弱点,将罪恶的黑手伸向了校园。广州市公安局反诈中心教导员陈晓晖表示,提高在校学生的反诈意识迫在眉睫,因此,市公安局反诈中心开展了的“反诈知识进校园”系列安全教育活动,并在全市大力推广微信政务号“广州反诈服务号”、注册“穗安防诈”小程序,通报预警高发突发诈骗警情及新型手法。
天河是广州的经济强区,而经济的发展离不开金融。天河区商务和金融工作局负责人表示,希望通过“金融知识进校园”活动,深入、广泛、持续地普及金融知识,“从娃娃抓起”,致力于打造系统的金融培训和财商教育,让孩子从小接受金融知识教育,掌握基本的金融常识,正确识别生活中遇到的金融行为、金融问题,树立正确的金融观念和价值观,为天河区的社会经济发展打下长远的、良好的基础。
采写:南都记者 许爽 实习生 伍彦宇
编辑:许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