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月中旬起,为深化义务教育质量监测结果应用,挖掘监测结果应用中学校的典型案例,福田区教育局于近期开展义务教育质量监测结果应用视导工作。3月16日,福田区“国家义务教育质量监测结果应用”专项视导组一行到访深圳市福田区翰林实验学校,翰林实验学校各科教师向与会嘉宾就本学科教学与市、区数据的对比情况,进行综合剖析,现场发布基于监测结果的学校行动方案,为进一步优化教学质量提出可操作性的改进建议。
福田区学校监测与国家义务教育质量监测同步进行
南都记者了解到,福田区是国家义务教育质量监测实验区,福田区翰林实验学校是监测到校的样本校。据福田区翰林实验学校校长聂俊青现场介绍,2019年5月,教育部基础教育质量监测中心完成了第二轮国家义务教育阶段语文学习质量和艺术学习质量监测工作,并于近日发布监测报告,为全面掌握义务教育质量现状,加强学校内涵建设,促进学生全面发展,提升义务教育质量,教育部基础教育质量监测中心开展了“监测到校”工作。福田区学校监测与国家义务教育质量监测同步进行。
重视“数据”,教育质量监测有了可视化的“尺子”
3月16日的“监测到校”活动中,翰林实验学校语文学科、美术学科、音乐学科的代表教师分别就本学科发布了《基于质量监测结果的行动计划》(下简称《计划》)。各学科《计划》呈现了相关学科教师的心理健康状况、专业发展状况、班主任工作负担、学校课后活动开展、家校合作及家长满意度等内容,并在分析中加入了公办学校、福田区、深圳市、广东省、全国数据的比较。
“这些基于学校本身的比较数据非常珍贵,能够真正帮助我们摸清自己教育教学上的具体状况,监测的目的是为了诊断、改善、提高学校的教育质量,我们要追本溯源,做好系统归因,运用好监测结果。”聂俊青说。
据介绍,基于数据分析下的教育质量监测,是一把重要的“尺子”,通过数据对比,让教育质量的监控更加可视化、清晰化与可操作化。视导工作是福田区重视监测结果,提高质量意识,认真归因寻找突破,促进学生全面发展的重要举措。
据了解,本次福田区义务教育质量监测结果应用视导工作将持续至4月2日,专项视导组将依次走访辖区内11所学校。
采写:南都记者 周正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