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双原价1499元的鞋子,竟然被炒到48889元,涨幅高达31倍!近日,“炒鞋”冲上了热搜,这次被热炒的主角不是耐克、阿迪达斯等国外潮牌,而是国产品牌的李宁、安踏等。
随着“新疆棉花”事件的爆发,支持国货的呼声高涨,越来越多的人开始将目光转向国产品牌。李宁、安踏等国产品牌的鞋子,也因被鞋贩子们盯上而导致价格暴涨,很多爆款不是断码就是缺货,让真正想买鞋的消费者感慨连国产鞋都买不起了。
对此,新华社发文评论称,如果因为“炒鞋”导致球鞋爱好者买不到想要的球鞋,进而让国产品牌失去消费者的信任,无异于竭泽而渔,自断国产品牌升级之路。当前,少数互联网平台打着“真假鉴定”等旗号,在“炒鞋”问题上借机推波助澜,还有一些平台为“炒鞋”“囤鞋”的年轻消费者提供信贷支持,扮演不光彩的角色。
新华社虽然没有直接点名是哪个平台,然而,评论底下很多网友都猜出来了,“得物(毒):直接念我身份证号得了”“说的就是你:得物。”
此前,有媒体报道称,在得物APP上搜索发现,一款安踏哆啦A梦联名鞋,发售价格显示是499元,售价却是3699元,足足涨了3000多。李宁的韦德之道4全明星银白款,发售价仅1499元,售价48889元,涨了31倍。李宁韦德之道7 wow7 The Moment超越限量款,40码的售价为10889元,相比发售价1699元涨了近6.4倍。
也因此,不少网友吐槽鞋价被爆炒,得物功不可没。
4月6日,记者上得物APP查询发现,此前被曝光的三款鞋都已经搜不到了。
得物APP在官方微博上回应称,经核查,此次网传图中涉及的三款球鞋,价格均为平台卖家个人所设定,且在卖家设定的价格下并无买家成交或极少有买家成交。目前,针对这三款中卖家所标价格波动过大的球鞋,已进行禁售处理。另发现20款鞋价格波动较大,已经下架,3名涉嫌恶意影响商品标价波动的卖家被封禁。
得物APP还表示,球鞋品牌方每年会根据不同的时间节点,推出少数全球限量商品,此类商品在得物App上占比极低,且价格受到买卖双方意愿的影响,平台不参与定价。
对于得物APP的声明,网友们显然不买账。不少人表示,早就该整顿了。为何得物APP会遭致网友们反感的?
早在3月下旬,H&M、耐克、阿迪达斯等多个国外品牌因为“抵制新疆棉”而遭到舆论炮轰。当时网上流出一张关于得物的公告截图,表示将在3月25日24点全面下架耐克和阿迪达斯。由于下架的声明,得物的耐克、阿迪的交易量暴涨。然而,得物APP的客服却称,尚未接到下架的通知。因此,有网友在直斥得物“借此营销”、“吃相难看”,并要求得物下架耐克。
据了解,得物APP的前身为毒APP,2015年由虎扑内部孵化。因前几年的在年轻人中流行起来的炒鞋热,得物也得从小众的球鞋市场变成国内潮鞋最大的讨论和交易平台。其宣称“权威鉴别,正品保障”,并将打造亚洲乃至全球最大的人工智能鉴别场景。然而,得物APP也因鉴别、售假等问题长期遭到消费者的投诉。
去年6月份,得物APP就遭到了中消协点名。在监测期内,中消协共收集得物App有关负面信息8735条,主要涉及假冒伪劣、鉴定费、优惠券等问题。有网友讽刺道,“天道好轮回,自己给自己鉴定能有假的么。”
对于市场上的炒鞋行为,北京岳成律师事务所律师岳屾山表示,炒鞋就像击鼓传花,其实风险非常大。炒鞋商相互串通操纵市场价格,涉嫌违反《价格法》等法律。
人民日报评论称,炒鞋只要在法律框架内行事,并非不可。但是,鞋是用来穿的,不是用来炒的。遏制这种疯狂的做法和歪风邪气,监管部门应该坚决出手,通过法治手段为这轮炒鞋热降温。
奥一新闻记者 卢若情
编辑:卢若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