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月19日,南都大湾区报道组走进位于广州市的粤剧艺术博物馆,全球微粤曲大赛第三届作品创作赛于今天正式启动,粤港澳三地多位粤剧表演艺术家,通过视频表达了对大湾区粤剧曲艺传承与发展的支持和决心。其中包括正在横店拍摄第一部粤剧电影的香港粤剧名伶罗家英。
粤剧, 早期称广东大戏,是流行于广东、广西、香港和澳门,并传播到东南亚、美洲、大洋洲、欧洲等华人、华侨聚居之地的地方戏曲剧种。2009年, 经粤、港、澳三地联合申报,粤剧被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列入“人类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作”名录。
粤剧表演艺术家倪惠英。
广东省文联副主席、广东粤剧促进会会长、著名粤剧表演艺术家倪惠英认为,粤剧的内涵来自于它独特的表演程式、剧本、唱腔,而背后蕴含着地域、人情、乡愁。“在和香港年轻人交流时,我都会说,当你坐进剧场观看粤剧的时候,你所感受到的触动,就是一种文化认同感和归属感。”
倪惠英说,此次罗家英老师拍摄的《白蛇传》算是粤港在粤剧电影的第一次合作,而在粤剧方面的交流,两地已经共融共通、不分彼此。“比如红线女老师就是上世纪50年代从香港回来,我们这边也有很多人到香港发展,比如我有个徒弟现在就到了香港扎根发展。”
“疫情之前,我们剧团每年在香港都有很多场演出,香港剧团也会来我们这边演出,我们也常常搭档出演剧目。”倪惠英说,她最近投入《粤剧表演艺术大全》的整理编纂工作中,这部粤剧典籍被称为“传承活态艺术遗产的文化壮举”,编纂团队也是来自大湾区多地的粤剧工作者。
倪惠英说,香港也开展了很多青少年粤剧培训班,希望这样的传统文化一直传承。粤剧是粤港澳的文化纽带,也是湾区人的精神家园。
出品:南都大湾区报道小组
采写:南都记者 李鑫 实习生 王诗琪
摄影:南都记者 林耀华
编辑:邹琳
更多报道请看专题:大湾区,大未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