广东居民综合阅读率94.7%,日均数字阅读时长是纸质三倍

南方都市报APP • 南都大数据研究院
原创2021-04-23 08:35

“4·23世界读书日”来了!2020年度的《广东省全民阅读指数报告》正式发布,快来看看过去一年广东人的阅读喜好有什么变化吧。

南都大数据研究院连续四年编制“广东省全民阅读指数”。本次报告,除了延续对广东各地全民阅读现状水平的深入观测,还重点关注了最新阅读发展趋势。

根据报告,在区域全民阅读指数方面,广州、深圳仍分列前二。佛山、梅州、清远、河源、潮州及阳江的指数排名较去年有提升。

2020年,广东人的阅读量有增加吗?数据显示,广东省成年居民的综合阅读率为94.67%,人均纸质读物阅读量为5.85本,日均数字阅读时长为121.98分钟,较上年均有所增长。

海报.jpg

【居民阅读画像】

日均数字阅读时长是纸质阅读的3倍

《广东省全民阅读指数报告(2020)》显示,广东省居民依旧保持着较高的阅读热情,超半数受访者认为自己在 2020 年增加了阅读活动。而在阅读量评价上,有三成成年居民认为自己阅读量较大及很大。

2020年,广东省成年居民综合阅读率为 94.67%,数字阅读终端接触率为 93.55%,相比2019年进一步提升,且均高于全国2019年均值水平。广东省成年居民纸质读物年均阅读量为5.85 本,电子读物年均阅读量为 5.53 本,较上年实现双增。在阅读时长上,成年居民纸质读物日均阅读时长为41.21分钟,较上年小幅增长,日均数字阅读时长为 121.98分钟(包括手机阅读、电子阅读器阅读、平板阅读等),较上年增加了 14 分钟。

外借量.jpg

纸质书年人均购买量为5.12本

随着内容消费的不断升级,加上全省全民阅读促进工作的不断深入,广东省居民阅读消费行为呈现增长趋势。在阅读来源上,七成受访者称其主要阅读来源为自费购买阅读资料,而购买渠道较为多样,主要为网络购书平台。

当当数据显示,2020 年广东省纸质书销售金额、销售册数、购买顾客数、订单数均居全国第一,纸质书人均消费次数约为 2 次,纸质书人年均购买量为 5.12本。

购买量.jpg

三成受访者称有视频阅读习惯

跟随5G速度,大家也不断解锁阅读新“姿势”。调查显示,2020 年广东省成年居民听书率为 33%,较上年小幅增长,其中,日均有声阅读时长在 30 分钟以下的成年居民占比七成。另外,通过抖音、快手等短视频平台进行阅读也逐渐成为一种新风尚,有 29.74%的受访者表示经常使用视频类APP进行数字阅读。

青少年纸质读物日均阅读时长为 47.94 分钟,较成年居民高出 6.73 分钟;而有 0-8 周岁儿童的家庭中,家长每天大约花 30 分钟陪孩子读书,年均逛书店次数为 10 次。

调查发现,广东省居民对阅读环境的整体满意度进一步提高,对公共图书馆、政府助推全民阅读工作及阅读氛围的评价均高于上年。其中,公共图书馆硬件环境和服务质量是广东省居民阅读环境评价中最满意的一项,评分为 3.90(满分:5 分),对当地政府助推“全民阅读”及成效的满意度分值同比增幅最快。

经费.jpg

【全民阅读指数】

全民阅读指数广深佛位列前三

《广东省全民阅读促进条例》自2019年6月实施至今已将近两年,在其规范与指引下,广东省各地市的全民阅读指数较上一报告期均有所提升。

阅读指数.jpg

注:总分为100分

根据指标测评,广州、深圳的全民阅读指数依旧稳居前二,其中广州指数分值上升至92.43。佛山、珠海、东莞分列第三、四、五名。与上个报告期相比,入围前五的城市,仅个别排名有所波动,例如佛山回升至第三名,珠海则降至第四名。另外,云浮的全民阅读指数分值仍不到 50,在 21 市中排名再次垫底。

分区域来看,珠三角地区的全民阅读水平继续领跑,粤东稍显落后。而21市之间的差异仍比较明显。

与2019年相比,佛山、梅州、清远、河源、潮州及阳江的指数排名有提升。其中,潮州在阅读推广工作上表现有亮点,整体排名上行一位。

湛江、揭阳排名均下滑两位,其中,湛江在阅读推广人及阅读组织的建设相对较弱;揭阳则在阅读条件与保障、图书馆阅读行为上表现不尽人意。

佛山双分榜表现仅次于广深

《广东省全民阅读指数报告(2020)》共有4个分榜单,分别为阅读条件与保障、图书馆阅读行为、个体阅读活力、阅读环境评价。作为全民阅读指数水平全省前二位城市,广州、深圳两地在4个分榜单中均领先于省内其他城市。

佛山在个体阅读活力、阅读环境评价两个分榜单上表现较好,排名仅次于广州、深圳;在阅读条件与保障分榜上,东莞排名第三;图书馆阅读行为分榜上,珠海为第三名。

【 广东阅读趋势】

数字阅读持续增长

从整体趋势上看,广东省成年居民的数字阅读热情持续高涨。数据显示,有近六成受访者表示在 2020 年增加了数字阅读内容。疫情期间,数字阅读更是主流选择。在阅读方式偏好上,84.78%的受访者更倾向手机阅读,在所有阅读方式上最受欢迎。而听书、视频阅读等新式阅读也越来越普遍。

另外,社会化线上阅读应用的繁荣,也给读者的数字化阅读带来了新的体验。数据显示,广东省居民更倾向使用社交属性或阅读专业性突出的媒介进行阅读。有 80.05%的广东省受访居民常使用微信、微博等社交媒体 APP 进行数字阅读,还有 41.60%更多地使用掌阅、微信读书、晋江小说阅读等专门的阅读 APP 。

值得一提的是,全息阅读作为全新的阅读概念,也逐步深入到广东数字阅读过程中。调查发现,广东省成年居民阅读介质逐渐多样化、阅读场景逐渐多元化、阅读分享逐渐社交化,而数字阅读、云端知识消费、网络互动、多场景应用也逐渐成为全民阅读的最新形式。

与此同时,广东省数字阅读配套也持续升级。全省市级公共图书馆数字阅读体验区面积超过20万平方米,部分图书馆还在体验区内配备了电子图书瀑布屏、VR体验设备等,数字化建设成效显著。

新式阅读空间涌现

随着国民阅读需求进一步提高,传统阅读场所的建设上升到了以“阅读”为核心的空间建设问题,成为全民阅读推进工作的重要话题。

首先,广东省公共图书馆在阅读空间建设实践中尤为关注重点群体的阅读权利保障,例如广州图书馆面向未成年人建设了较具代表性的阅读空间,通过阅读活动让未成年人在阅读空间中与同龄人、家长、图书馆员以及其他群体密切互动,充分调动全身感官,提升阅读效能。

另外,文旅融合发展模式的阅读空间也备受瞩目。由广东省文化和旅游厅发起、广东省立中山图书馆提供文献资源支持的“粤书吧”项目,通过嵌入方式,按照“一吧一特色”的原则,在旅游景区、酒店、民宿和旅游交通集散地(机场、客运站等)等旅游经营单位,设立当地图书馆分馆或服务点,将阅读与旅游深度融合。据悉,广东省第一间“粤书吧”已在2020年1月正式试运行。

值得一提的是,2021 年广东省政府工作报告提出,要在全省建设 10 个岭南书院。据了解,首家岭南书院(江心岛书院)已落户清远,为推动省岭南书院项目发展、形成独特的岭南书院模式提供了启发。

而韶关的“无人值守,有人管理”的“风度书房”,曾被作为当地十大民生实事工程,自 2017 年开始建设,目前全市共建成71间,成为韶关市打造“城区十分钟文化圈”的重要组成部分。据悉,截至2021年3月,共接待读者410多万人次,是“风度书房”建成前市图书馆年均接待人次的9.8倍;借阅图书128万册次,是书房建成前5.1倍。

阅读推广人队伍不断壮大

阅读推广人在全民阅读促进工作中扮演着重要角色。数据显示,广东已有 17个城市组建了较为成熟的阅读推广人队伍,其中,广州、深圳、珠海、江门、阳江的阅读推广人数量较多。此外,有六成城市专门开展了阅读推广人的培训和评优活动,如珠海的“阅读领航人”培训计划等。

推广全民阅读,面向农村有农家书屋,面向城镇则有各式特色书屋。2020 年广东省各市农家书屋总量超 2万个,职工书屋则为特色书屋的主要形态,广州、中山、潮州等市的职工书屋数量均超过了300个。

2020年疫情期间,部分公共场所暂停开放,线下阅读活动受限制。为满足居民阅读需求,保障阅读权益,各市图书馆先后拓展开放线上数字资源,并将阅读推广活动也搬到线上。除了名家阅读讲座、阅读分享会、征文活动等,部分图书馆将“抗疫”知识融入阅读活动。例如,揭阳、肇庆等多地举办了共同战“疫”的线上朗诵活动,广州图书馆与武汉本土企业合作,推出了“书香悦读 智赢战疫”的红包答题活动。

报告说明

《2020年广东省全民阅读指数》项目自自 2020 年 10 月正式启动,旨在研究广东省全民阅读发展现状,挖掘区域居民阅读行为特点,发现广东各地全民阅读建设的成效差距等。

南都大数据研究院经过5个月的调研编制,报告于2021年3月底完成。其中,全民阅读指数指标主要由广东各地区居民阅读硬件统计数据、居民阅读行为客观数据和居民阅读行为调查数据组合而成,包括“阅读条件与保障”“图书馆阅读行为”“个体阅读活力”及“阅读环境评价”4个一级指标,8个二级指标和39项具体测评内容。


出品:南都大数据研究院

课题组成员:邹莹 罗韵 张稆方 杨小旻

制图:林泳希  张许君

数据来源:各市党委宣传部门、图书馆、各市2020年市级决算报告、各市政府官网公开文件、2020年广东统计年鉴、当当、大众点评、民意调查等


编辑:罗韵

更多报道请看专题:广东省全民阅读指数

南都新闻,未经授权不得转载。授权联系方式
banquan@nandu.cc. 020-87006626
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