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月29日晚间,A股游戏龙头三七互娱披露了公司2020年年报及2021年一季度报告。公告显示,三七互娱在2020年全年实现营收144亿元,净利润27.61亿元,较上年同期增长30.56%,从公司以往数据来看,三七互娱2020年业绩也创上市以来新高。不过,2021年一季度营收为38.17亿元,同比减少12%,净利润为1.17亿元,同比下降83.98%。
值得注意的是,两份财报有一个共同点,即三七互娱海外业务的快速发展——数据显示,去年海外市场收入达21.4亿元,占总体收入近15%,同比增幅为104.34%;今年一季度则继续延续增长态势,环比增幅超50%。
从业务板块贡献来看,三七互娱去年营收及净利润主要集中于移动游戏业务。报告期,公司移动游戏业务实现收入132.9亿元,毛利率高达88.85%。三七互娱表示,公司在国内移动游戏发行市场精细化运营的优势凸显,最高月流水超过18亿,新增注册用户合计超过3.84亿,最高月活跃用户超过8487万。
海外市场成为公司业绩稳健增长的重要引擎,2020年海外市场营业收入达21.43亿元,同比增长104.34%,同时,公司海外品牌37GAMES覆盖多个国家和地区,游戏类型涉及SLG、MMORPG、模拟经营、卡牌等。
南都记者注意到,2020年三七互娱的销售费用进一步提高至82.13亿元,销售费用率达57%。三七互娱从页游时代便十分重视买量,手游时期更是居于买量前列,时常被贴上“买量”标签。不过,当今联运市场增长乏力,大厂入局买量市场,买量成本上升后,实现买量的“品效合一”才能抵挡质疑。
三七互娱指出其自主研发的“量子”“天机”两大AI投放系统及“雅典娜”“阿瑞斯”“波塞冬”三款平台级大数据产品沉淀了海量数据,系统通过数据积累可自我迭代,把握市场变化进行高品质的宣传。
业内人士指出,单靠广告一条腿难以突破流量增长的瓶颈,更大的挑战在于精品内容的研发以及多元化发展,比如5G云游戏、影游联合等。
年报显示,三七互娱去年上线了《云上城之歌》《浮生妖绘卷》《万古封灵决》等不同类型、题材的爆品,吸引众多用户。2020年研发投入11.13亿元,同比增长36.66%,三年复合增长率维持在35%以上,截至2020年底,公司游戏及系统研发人员2343人,同比增幅为48.1%。
在云游戏方面,三七互娱与华为公司签订合作协议,双方将成立“云游戏技术方案联合攻关小组”,深度优化现有云游戏方案,共同探索云游戏的发展方向和技术革新。3月完成的定增募投项目显示,将在5G云游戏平台建设项目上投资8.7亿元。
在披露去年年报同时,三七互娱也披露了公司2021年一季报,数据显示,该季度实现营收38.17亿元,同比减少12.09%;净利润1.17亿元,同比下降83.98%。
3月中旬,三七互娱的一季度业绩预减公告称营收环比增加15%-20%,净利润同比下降超83%,发布公告的后一个交易日,三七互娱一字跌停。
而对于公司一季度盈利出现波动,三七互娱表示,公司游戏业务具有先投入后回收的特性。由于公司新上线的多款游戏表现优秀,公司持续增大流量投放,使得第一季度销售费用大幅增加。同时,上述多款游戏处于推广初期,对应的销售费用增长率会在这一阶段高于营业收入增长率,进而对报告期内的销售费用率产生阶段性影响。
三七互娱也明确表示,公司一季度的投入预计将于本年度的第二至四季度逐步回收,并为公司业务的全年稳健发展带来积极促进。
在3月14日投资者关系活动记录表中,针对业绩问题,三七互娱董事长兼总经理李卫伟(李逸飞)发表了自己的观点,“季度为区间看营业收入及净利润的增长,那么几乎没有公司能够保证永续增长。2020年对于三七互娱而言并非产品大年,营业收入、净利润的增长主要原因在于:2020 年上半年疫情影响,带来 2020 年上半年收入超出正常值的增长,且由于没有大量的新产品推出,利润也增长,因此2020年利润的增长超出营业收入增长的比例”,
此外,李卫伟称“2021年为产品大年,国内产品集中上线带来利润波动;海外SLG、模拟经营等品类产品回收周期会更长(6-8个月)。”
数据显示,一季度销售费用为28亿元,而2020年一季度的销售费用为27.98亿元,并未大幅增加,而值得注意的是,今年的营收较去年少了超5亿元。
另外,南都记者发现,4月29日三七互娱报收21.72元/股,较3月10日27.77元的定增价格缩水了近22%,其定增也暴露了一些问题:一开始的定增预案募资资金近43亿,最终募集资金净额29.02亿,缩水超30%,但定增缩水,用于建设广州总部大楼的项目金额并未缩水,让步的却是网络游戏开发及运营建设项目和5G云游戏平台建设项目。
采写:南都记者 叶露
编辑:石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