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扫码”听党史,大鹏打造没有围墙的山海大课堂

南方都市报APP • 深圳资讯
原创2021-04-30 20:13

在深圳大鹏新区,游客参观红色景点、景区,只需要扫描一个二维码,马上就能了解到相关历史文献资料,聆听革命故事,学党史知识。“五一”国际劳动节来临之际,大鹏新区“扫码听党史”第一期正式上线,覆盖了土洋村东江纵队司令部旧址、沙鱼涌和大鹏所城3个区域。

2021年是中国共产党成立100周年。大鹏新区结合独特的红色、山海、人文资源优势,全力打造面向党员群众没有围墙的“四史”教育大课堂,推动“四史”学教育深入群众、深入基层、深入人心,让红色基因、革命薪火代代传承。

大鹏党史.jpg

通讯员供图

大鹏新区红色资源得天独厚,红色史迹系统完整,拥有大鹏所城和土洋村东江纵队司令部旧址2个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东江纵队与琼崖纵队、八路军、新四军一起被朱德同志称为“中国抗战的中流砥柱”,不仅曾以大鹏半岛作为根据地,更将司令部设在此地。1943年到1945年,广东临时省委也设在这里作为省级党委驻地,当时的大鹏是中共在广东的政治和军事据点,同时还在此设有通讯站、出版社、兵工厂、医院、干部培训学校等机构。

根据新区党工委相关部署,在新区组织人事局的指导下,新区文化广电旅游体育局对红色文化资源进行梳理,通过综合考量,选取了土洋村东江纵队司令部旧址、沙鱼涌和大鹏所城作为首批“扫码听党史”布设点位,此次推出的内容主要为东江纵队革命史。

据了解,新区邀请专业团队对“扫码听党史”标识牌进行设计,造型既富有学氛围,又典雅美观。游客扫码后,可一键进入“大鹏红色之旅”小程序页面,自助浏览音频、文本和图片等红色教育资源。学方式简便、学内容精彩、学时长适中,为学员、群众、游客“边走边学”提供便利。

大鹏党史2.jpg

通讯员供图

相关历史文献资料摘自《东江纵队志》《东江纵队史》《深圳市大鹏区革命老区发展史》《大鹏红色博物馆》《省港大罢工中的铁甲车队》《从东江纵队到两广纵队》等,内容翔实、史料丰富。

据大鹏相关负责人介绍,接下来,新区文化广电旅游体育局将在各红色景点、景区广泛布建“扫码听党史”系统,建成随处可学、随手可听、一键点开的“四史”教育平台。

新区还将进一步梳理红色教育资源、历史人文资源、山海生态资源,通过点、线、面结合的办法,高质量、高标准研发党史学教育精品线路、精品党课,推动新区开展高质量的“四史”学教育,打造成独具特色的“红色文化主导下的绿色发展模式”的典范,成为深圳市“四史”学教育的重要承载区和经济发达地区、改革开放地区的“四史教育”样板。

土洋村东江纵队司令部旧址

土洋村东江纵队司令部旧址内“扫码听党史”布设点分别位于大门浮雕处、“国保”碑旁、教堂门口、马厩门口、教堂旁附楼门口和纪念亭内,讲解内容分别对应为东江纵队的历史及价值意义、土洋村东江纵队司令部旧址简介、广东临委和东江纵队相继成立情况、东纵电台简介、土洋会议简介,以及曾生、尹林平、王作尧、杨康华4位东纵领导人生平。

沙鱼涌

沙鱼涌内“扫码听党史”布设点分别位于门口导览图旁、雕塑旁、红色记忆展馆门口、红色记忆展馆二楼楼梯口、北撤纪念公园立牌旁、北撤点曾生题字旁和北撤人员芳名墙后,讲解内容分别对应为“省港大罢工”“沙鱼涌战役”“文化名人大营救”“东纵北撤”、北撤纪念公园简介、北撤登船点和登船相关内容,以及大众日报社论《欢迎东江纵队》。

大鹏所城

大鹏所城内“扫码听党史”布设点分别位于烈士陵园、东山寺、刘黑仔旧居、赖恩爵将军第西座、戴基旧居、戴卓民旧居、大鹏所城东门,讲解内容分别对应为刘黑仔、罗贵、郑北星、赖仲元生平介绍,东江纵队军政干部学校旧址介绍,刘黑仔英雄事迹,东江纵队青年干部培训班旧址介绍,戴基生平介绍,戴卓民生平介绍和“抗战中的大鹏所城”。

采写:南都见习记者 刘诗豪 通讯员 曾世敏

编辑:李晓慧

更多报道请看专题:奋斗百年路 启航新征程

南都新闻,未经授权不得转载。授权联系方式
banquan@nandu.cc. 020-8700662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