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孤独症儿童融入社区15分钟生活圈”项目在深圳一社区启动

南方都市报APP • 深圳资讯
原创2025-04-26 23:11

南都讯 真正的融合不是让孤独症儿童适应社会,而是让社会准备好接纳他们。“15分钟生活圈”将教育康复、社会训练、家庭支持嵌入社区毛细血管。4月26日,南山区第九届社会组织公益服务创新项目——“孤独症儿童融入社区15分钟生活圈”项目在南山区桃源村启动,项目以孤独症儿童“自主生活”为核心目标,通过整合社区资源、赋能家庭支持、改造包容环境,构建覆盖康复、教育、出行的“15分钟生活圈”。

南山区金色年华特殊儿童干预中心主任严建发介绍,桃源村人口密集,基础设施完善,社区内可整合政府、社会组织、企业、社区及志愿者等多方资源,为孤独症儿童提供较为良好的服务和支持。“孤独症儿童融入社区15分钟生活圈”项目赋能孤独症群体及家长,以培养儿童学习自主生活为核心,向他们传授相关主题内容。

活动通过情绪小游戏“破冰”,孩子们抽取卡片,用肢体动作和简单语言表达“晴天(开心)”“多云(紧张)”“暴雨(生气)”等情绪状态,家长则用拥抱、击掌等方式回应。游戏设计者沙老师介绍,孤独症儿童常因情绪表达受阻引发行为问题。游戏通过可视化、趣味化的互动,帮助孩子建立情绪表达的信心,也让家长直观感受非语言沟通的力量。

现场,项目执行团队向家长们讲解开展该项目的四大主题内容——社区自主出行、社区购物、休闲娱乐、情绪识别,以生活化场景实地教授孤独症群体儿童相关生活技巧。26日项目开展首次授课,授课主题为社区自主出行,执行教师们带领家长和孩子走进社区,认识社康、小学、小区大门、口袋公园、商场等地点。“我们通过将走过的地点进行地图绘制,让孩子将地图与实际地点关联,为孤独症儿童日后使用地图和导航打下基础。”沙老师说道。

800x600_680cc25b03241.jpg

800x1067_680cc25a4bbd5.jpg

“改变除了发生在家庭内,更应该在社区、学校等实际生活场景中。我们希望通过一系列的活动,潜移默化提升公众对孤独症群体的认识和理解,进一步推动孤独症群体可以享有完整的社区服务及和谐的发展机会,也希望通过活动,让更多人能主动帮助孤独症群体。” 项目负责人说道。

采写:南都记者谢萌

南都新闻,未经授权不得转载。授权联系方式
banquan@nandu.cc. 020-8700662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