女性科研力多强?麻省理工博士后归来,华工“三朵玫瑰”分享

南方都市报APP • 南都教育
原创2021-05-15 17:32

南都讯 记者董晓妍  通讯员余锦婷 MoSE & AISMST  发表在PNAS的一篇关于《不同国家和学科的科学职业中性别不平等的历史比较》的研究指出,现阶段女性在科研人员中占比较低。华南理工大学软物质研究院的科研人员中有3位女性,她们被大家称作“软物质三朵玫瑰”。

С½ÇÉ¢ÉäÒÇ.jpg

三朵玫瑰,长期深耕生物应用

唐雯于2017年8月麻省理工结束博士后工作,同年12月入职软物质研究院,成为首位加入学院的女性科研人员,长期从事化学合成高分子在生物医药中的应用,最终希望实现较高的药物利用效率和移植物与机体的良好结合。

随即,研究院加快引才步伐,于2018年3月、7月先后于国内引进于倩倩和陈坤(国外研修经历),分别从事功能高分子材料的制备及其在生物医药领域的应用和多金属氧酸盐基杂化材料的生物学效应研究。

ÌÖÂÛ.jpg

自此,软物质三朵玫瑰集结完毕,她们在类而不同的生物应用研究领域各自发光出彩。

独来独往的性格,爱上在实验室独处的自己

在回忆科研路的开始,三位女性科研老师都一致表示,或许是内向喜静的性格使然,以及中学时期对探索未知的生化物实验的兴趣相关。“受家庭影响,我从小比较内向,不爱与人打交道,这种独来独往的性格让我很喜欢在实验室独处的自己,让我可以与未知做伴,探索宇宙间万物关联的奥秘”,陈坤回答。

»¯Ñ§ÊµÑéÊÒ.jpg

相差无几,唐雯和于倩倩两位老师也表示中学时期由于受生化物实验课和指导老师潜移默化的影响下,对科学实验产生了巨大的兴趣,热衷于在实验中观察、思考,探索解答未知领域的可能性方案,并享受在历经艰辛后取得成果突破的快感。


女性的科研能力不应该被忽视

“作为女性如何平衡家庭和职业的关系?这可能是永远无解的话题”。陈坤表示,在投入的科研时间和科研资金基本一致的前提下,科研成果的产出不会有性别之分,所以本质上女性的科研能力不应该被忽视。唐雯也表示,在兼顾家庭服务的同时,提高工作效率和质量,也许是唯一能走出时间困境和证明女性社会价值的途径

¼¤¹â¹²¾Û½¹1.jpg

唐雯认为,尚无研究能证明性别差异会对科研实践产生影响,但年轻的女性常被认为不适合走上科研的道路,这是个误解。陈坤举例:“我们实验室的一名女学生曾经就被家庭观念禁锢,认为女孩子不需要读十几年书,差点放弃读博的机会。她还是来自于经济发达的省份,很多女性主观上被带上了精神枷锁,客观上又被生儿育女的时间剥夺。”

三人一致表示,学术界主要还是看实力,不会因为是女性而优待,但也比较少有歧视和偏见。当科技进步、经济良好,自然会有更多女性走出家庭,淡化家庭角色。“加强女性科研工作者的相互沟通和交流,扩大女性科研工作者的影响力,使其在社会上能全方位的展现其能力,女性科研工作者的通道自然就拓宽了,所谓改变社会不如影响社会。”

陈薇院士是榜样,成为自己的精神引领

在谈及榜样的力量时,三位老师都不约而同地选择了女性科学家,唐雯表示:“陈薇院士负责了我国腺病毒载体新冠疫苗的研发,也是第一批接种了她的团队自主研发的疫苗,为临床实验的顺利开展注入了强大的信心。我很佩服她的专业水平、领导能力和坚定的决心。”

陈坤和于倩倩老师则分别推荐了谢笔钧、鲍哲南两位女性科学家,信奉“科学研究始于兴趣,没有终点 ”。

以榜样引领,三位老师不断精进能力,在科研中探路前行。

图片:通讯员供图

编辑:董晓妍

3
对这篇文章有想法?跟我聊聊吧
董晓妍1.14亿
南方都市报记者
南都新闻,未经授权不得转载。授权联系方式:
banquan@nandu.cc,020-8700662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