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都讯 记者 贝贝 “未来十年,产业发展必须是转型,大型药企概念未来将不复‘存在’。”中国工程院院士、释药技术与药代动力学国家重点实验室主任刘昌孝,在首届广州粤港澳大湾区生物医药与健康圆桌峰会上,对未来生物医药行业发展作出的预判。
南都药企合规与发展研究课题组记者注意到,日前,由广州市推进粤港澳大湾区建设领导小组办公室指导下,广药集团、广州市生物产业联盟联合主办的“首届广州粤港澳大湾区生物医药与健康圆桌峰会”顺利举行。据悉,该论坛聚焦粤港澳大湾区生物医药与健康领域的创新与合作,发起成立了生物医药与健康国际创新成果转化联盟,旨在推进粤港澳产学研深度融合发展,聚智聚力打造全球生物医药与健康产业高地。
据南都记者了解,生物医药与健康产业是粤港澳大湾区重点发展的领域。广州作为粤港澳大湾区核心城市,在生物医药健康领域的资源禀赋、产业基础和市场辐射力等方面优势明显,广州生物医药产业近年持续保持约10%的年均增长。根据去年广州市发布的《广州市加快生物医药产业发展若干规定》,集中资源促进生物医药产业高端化、规模化、集约化发展。
广州市副市长王东在峰会中表示,接下来,广州将充分发挥科教资源、产业资源和医疗资源集聚优势,将广州市打造成为全国新药创新策源地、全球新药临床试验集聚地、全球生物医药产业新高地。
南都记者留意到,峰会期间包括黄璐琦、徐涛及刘昌孝等10多名院士对推动粤港澳大湾区生物医药与健康产业发展的建议。其中,刘昌孝院士认为,未来10年产业发展要是转型,“大型药企”这个概念在未来或不复存在。部分企业做了一定创新后,仿制药就分离出来,因此,他希望企业在(顺应产业)转型过程中,应该量力而行。与此同时,刘昌孝院士,药企收入将不再仅仅依赖于药品“销售”,行业的合作更加明显。 “我国最近几年来,(随着)CRO实验室的出现,企业紧密合作是很重要的因素”。
“另外,在产业转化过程中,有一些问题比较复杂,怎么把大学的东西变成企业的产品,转化过程还有很多的问题,像技术问题、合作思路问题,搞产业是一步一个脚印,来不了半点虚假。”刘昌孝院士说。
南都记者注意到,在峰会期间,广药集团牵头成立生物医药与健康国际创新成果转化联盟,成员单位包括清华大学、北京大学等知名高校以及生物岛实验室等。另外,广药集团方面还披露一批重大创新药项目,包括与药明康德合作的抗肿瘤创新化学药研发项目、与北京大学肿瘤医院合作的抗肿瘤创新化学药研发项目等。
编辑:贝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