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人戏称人生的三大难题就是“早上吃什么?中午吃什么?晚上吃什么?”如果有一本书可以作为觅食指南、美食科普和生活方式提案,关于吃的难题或许就可以迎刃而解。
22日下午,一本由广东人民出版社出版发行,有趣、有料的美食书《吃的江湖》首发式在广州方所书店举行,除了精彩的分享之外,主办方还为现场读者准备了精美茶点,让读者真正沉浸在“吃的江湖”。
林卫辉
不仅“看着香”,还“学得会”
作者林卫辉是知名美食专栏作家,曾担任美食纪录片《风味人间》《沸腾吧火锅》美食顾问。他在书中介绍了上百种亲口品尝过的美食以及国内外多家知名餐厅,记录了自己多年来对美食、厨师、食肆等多角度的切身观察,带领读者置身四海美食盛宴。在2021年4月28日举行的凤凰网美食盛典上,作者还凭借此书获得“年度美食作家”的殊荣。
在《吃的江湖》一书中,作者不仅介绍了许多高端菜式和食材,也有不少家常菜式,广东人再熟悉不过的烧鹅、老火靓汤、烤乳猪、潮汕蚝烙等也尽收笔下。
在书中,作者既写出了食物怎么做才能好吃,又对背后原理娓娓道来,让读者不仅“看着香”,还“学得会”。例如作者写老火靓汤,分析了其鲜味来源是猪肉、鸡肉、猪骨、猪内脏提供的谷氨酸和鱼肉提供的核苷酸之间的结合,故而味道鲜美异常;写烤乳猪,清晰地指出婚宴上的乳猪之所以普遍不好吃,是因为考虑上菜方便而提前烤制,久置后乳猪皮吸收了空气中的水分,自然就由酥脆变硬了;写韭菜,分析韭菜不宜炒过火,是因为韭菜中的香气来自于硫化物,一旦过火,硫化物就遇热挥发,散失殆尽。
左一闫涛,中间林卫辉
至爱白切鸡,这是典型的“分子料理”
书中谈及了那么多食物,他最爱的到底是哪一种食物呢?林卫辉说,广州的白切鸡完全符合现代烹饪科学,简直是典型的“分子料理”,温度刚好让鸡肉蛋白质凝固,形成许多小碎片,花香、坚果香味浓郁;恰到好处的温度,鸡肉蛋白不会因过度紧缩而把充满风味物质的汁水挤出,所以风味十足;姜蓉葱蓉硫化物发挥到极致,也给白切鸡增加了风味。
但在广州,做白切鸡做得好的店并不多。对此,林卫辉表示,这主要是现在白切鸡卖不出高价,大家没用心做。
为什么简单的烹饪反而得到青睐呢?“我想让大家明白普通食材的特点,知道怎么烹饪和背后的科学,扬长避短,让大众自己就可以在家里享受美食,从中认知到美食带给我们的乐趣。”林卫辉表示,这也是他写作的初衷。
他还谈了自己这本新书,与别的美食书的不同,“现在有很多优秀的美食书,他们在描述直观感受和抒情上都做的很好,我另找途径,从美食科学角度解构美食,通过科学认知,发现美食之美;通过挖掘古人对美食的记述,发现中华美食文化之美。”
写出了美学的来源和依据
著名导演陈晓卿评价作者:“生活里卫辉兄一人分饰两角,一面重义好客,席上永远有他高频次高频率的笑声;另一面雅食独慎,沉浸于自己的食物考据,自得其乐。”
著名美食评论家闫涛在《吃的江湖》序言中评价作者的文笔:“有感而发是对人间烟火的真实感受,而言之有理,则是他勤于思辨的生活习惯。我常说卫辉兄的文字分明比许多以文为生的人更有重量,比起浅尝辄止的吟风弄月,他写美食,不仅要写出美感,还要写出美学的来源和依据。”
国际美食评委蔡昊评价作者在“吃”与“写”上的认真:“在这个网红时代,大多数人愿意用耳朵去‘吃饭’,却少有像他这样的大忙人,花大量时间用心‘吃饭’。他会抽丝剥茧,加以大量的佐证、典故和数据,传统、市井却又科学地叙述每一道真味。”
为了让读者充分感受《吃的江湖》一书的魅力,广东人民出版社还邀请了美食摄影师何文安,结合书中内容精心拍摄100多幅精美照片,以裸脊线装、全彩印刷工艺尽显图片中的美食肌理,并特邀漫画家林帝浣(小林漫画)手绘封面图及题写书名,使《吃的江湖》在烟火气之外又平添不少文艺气质,成为美食爱好者、餐饮从业者、热爱生活人士的手边必备书。
采写:南都记者许晓蕾
编辑:许晓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