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层就医能否更便捷?他们打造智慧社区健康服务系统来实现

南方都市报APP • 南都大数据研究院
原创2021-06-08 16:21

参赛团队走访系列报道之⑯

编前语:一场好的大赛,不仅要有“好米”,更要有“用好米做出好饭的人”。他们是谁,他们在哪里?我们连续走近一群这样的数据应用创作者,开启首届广州白云数据创新应用大赛的“参赛团队走访系列报道”。我们想知道他们参赛的初衷,作品架构新思路,如何活用数据化解创作难题,希望怎么落地,又将如何深度对接白云基层治理,助力智慧白云建设。

“互联网+医疗健康”的概念,越来越多出现在公众视野。健康医疗大数据的推广,为方便群众看病就医、提升医疗服务质量效率等方面提供了新思路,智慧医疗逐步深化。

能否沿着“互联网+医疗健康”的建设契机,对现有基层卫生信息系统进行全面升级改造,让居民就更方便、舒适与快捷?这是首届广州白云数据创新应用大赛中,白云区卫生健康局向数据侠们抛出的一道难题。来自广州粤湾慧康科技有限公司的“创业慧康”团队提交《智慧社区,健康到家——智慧医疗支撑社区健康服务系统》作品,希望通过大数据计算开展互联网诊疗,实现线上线下资源结合、智能分析居民就医需求以及数据实时交互共享等功能,提升居民的就医体验。

093A7075.JPG

“创业慧康”团队在决赛路演评审会上讲解作品思路。

助力分级疗,提升基层医疗资源利用率

首届广州白云数据创新应用大赛由广州市白云区人民政府主办,白云区政务服务数据管理局承办,南方都市报联合承办。此次大赛中,白云区8个职能部门结合自身实际需求,抛出了10道定向赛题,涉及气象、水务、生态、公安、市监、城管、卫健、教育等领域。

其中,白云区卫生健康局的定向赛题吸引众多参赛团队关注。谈及为什么选择这道赛题,“创业慧康”团队相关负责人、创业慧康行业咨询部金秋昀告诉南都记者,团队核心设计人员均是临床及信息管理双专业出身,拥有多年一线临床工作经验及医院信息管理的工作经验,“结合患者的便捷服务需求、医生的日常工作需求和领导层的管理决策需求,为项目落地实施提供了可行性保障。”

分级疗的“基层首原则”鼓励常见病、多发病患者首先到基层医疗卫生机构就。“创业慧康”团队希望通过互联网手段,铺设医疗服务需方和供方的快速沟通通道,充分利用社区卫生服务中心和乡镇卫生院等基层医疗资源。“吸引患者到基层首,有医疗服务需求首先想到家庭医生。利用家庭医生的专业性为患者进行合理的分诊、转,真正落实国家的分级疗政策及健康中国政策。”金秋昀如是说。

在线疗、在线处方,免去线下排队时间

据介绍,该团队的入围作品设计以电子健康档案为核心、家庭医生为主体、签约关系为纽带,通过”互联网+医疗健康”形成全区范围内基层医疗机构线上线下、院内院外医疗资源的整合,为居民提供便捷的就医帮助。具体而言,线上为居民提供智能导、在线签约、在线疗、在线处方、互联网护理等医疗服务,直接缩短线下排队就、缴费、检验检查及取药的等候时间。原先一定要前往医院才能获得的医疗服务资源,如今可以通过互联网全程享受。

“以互联网打通白云区内基层医疗机构和居民间的服务通道,患者不用排队、基层家庭医生更省力,从而服务更多居民,让医生、患者达到双赢。”金秋昀表示,在推动医疗服务便捷化基础上,需要进一步发展大健康管理服务。例如,激活线下医疗服务和公共卫生服务资源,开展基本医疗、公共卫生、健康随访、风险评估等,为居民提供陪、转、住院等业务需求;线上构建疾病筛查服务、健康管理服务、家庭医生服务、分级疗服务、居家护理服务、院前急救服务等业务集成、数据应用、质量评价、智能提示于一体的卫生服务综合管理信息平台,构建“公共卫生-医疗服务-公共卫生”循环服务的健康云平台业务服务体系。

技术赋能医疗,健康数据实现全周期管理

在2020年1月6日印发的《智慧白云建设规划纲要(2019—2025年)》中,也特别提到构建新型智慧卫生健康体系,强调建立预约挂号、分级疗,推动建设远程医疗等智慧信息服务,优化形成规范、共享、互信的疗流程;推进智慧医院、智慧社区卫生服务中心建设,实现医疗行为全流程标准化管理,提高医疗保健安全和质量。

基于智慧医疗服务和区域卫生信息化的发展基础,如今,5G、物联网等技术将在创新智慧卫生信息化模式中发挥更多的可能性。谈及智慧医疗的发展空间,金秋昀认为是“以医疗健康大数据服务为核心,建立以居民健康为中心的医疗大数据平台”,平台根据居民的电子健康档案、电子病历、个人基因库、体检检测数据库等健康数据进行数据挖掘与分析并进行精准推送,从而为各种服务人群提供针对性的健康医疗服务解决方案。通过建立居民家庭健康档案信息数据库,为居民提供日常数据监测、健康教育、健康咨询等服务。同时,专业医生为居民提供专业化的断和服务支持,帮助平台完成医疗方法库的建立与协助,最终实现保险、健康、制药、康复等产业的融合。

团队走访.jpg

出品:南都大数据研究院

采写:南都记者 袁炯贤 实习生 张瑾杰

设计:刘寅杉 摄影:马强

编辑:袁炯贤

南都新闻,未经授权不得转载。授权联系方式
banquan@nandu.cc. 020-87006626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