疫情之下,看病买药怎么办?除了做好防护、准备好“绿码”去医院,广州人还有另一种选择:去互联网医院进行线上问诊。
在广东省卫健委推出的“粤健通”小程序上,“互联网医院”栏目汇总了广东省各地市的互联网医院入口,目前有50多家互联网医院已接入该平台,其中广州最多,至6月10下午,已有26家。
6月10日,“粤健通”小程序上接入的广州互联网医院已有26家。
在互联网医院看病,与线下看诊有所不同:如果在一家医院实地看过病,你就是复诊患者,医生可以在线上给你复诊、续药,并邮寄药品给你;如果你没有去过这家医院,你也可以向医生进行线上咨询,得到专业的处理建议,但是不能直接买到医院的药品。
疫情期间,广州各家互联网医院开通了什么样的特别服务?接诊情况有何变化?6月9日起,南都健康联盟“互联网+医疗”课题组采访了广州多家互联网医院的幕后工作人员,10日起将陆续推出广州互联网医院应对疫情的系列报道。
1、南方医科大学南方医院
互联网医院入口:南方医科大学南方医院公众号,“粤健通”小程序
上线科室:儿科、妇科产科、口腔部分、内科部分(包括16个专科)、外科部分(包括14个专科)、中医部分、专科部分(包括心理等9个专科)、眼科、耳鼻喉、皮肤科、惠侨特需、全科医学科
新推出在线复诊、续方功能
南方医科大学南方医院医务处工作人员介绍,南方医院从2018年开始推出互联网医院,之前以咨询服务为主,今年开始筹备线上复诊、开药功能,在本次疫情发生时,该院全力推出了线上复诊、在线续方功能。
目前,医院已与顺丰快递达成合作,线上开药后,药品会从门诊药房发出,快递员会每天去药房取两次快递,“如果是市内的话,基本上一天之内是可以送到的”,但由于近期广佛部分区域被封闭或封控管理,这部分区域的送药服务会受到影响。
6月6日是全国爱眼日,正值广州疫情期间,为避免人群聚集,该院眼科借助互联网医院上举办了线上义诊。
南方医院互联网医院首页。
5月线上接诊量上涨三分之一
由于疫情发生后相关管控变严,南方医院的线下患者在变少,一些年纪大的患者,尤其是有慢性病、长期在该院就诊的患者,就转移到了互联网医院进行复诊、开药。
据统计,该院5月的线上问诊量为2000多例,比此前的每月1500-1700例增加了三分之一,6月1日至9日,线上问诊量为600多人,9日有接近100人在线上问诊,几乎为此前平均水平的两倍。
互联网医院的医生还会接到关于新冠的咨询,一方面是有患者想知道自己的症状有没有可能是新冠、需不需要到线下看诊,另一方面,很多患者会来咨询自己的情况适不适合打疫苗,怎样做核酸等,但与去年疫情中的情况相比,市民对于新冠的关注焦点从病症本身转移到了做核酸、接种疫苗方面。
“以前也有这类与新冠相关的咨询,但多集中在呼吸、耳鼻喉科,但最近关于核酸、疫苗的咨询量暴增,各个专科的医生都会遇到患者的这些问题”,工作人员介绍,针对这类咨询,医院会依据不断更新的诊疗规范给医生做宣教,医生会结合患者的临床病症去回复和指导患者。
上线医生将翻倍:数百名医生主动申请上线出诊
南方医院医务处工作人员告诉南都记者,疫情发生以来,不少科室开始申请上线出诊,互联网医院医生数量正在迅速增加,“原先大概有200个医生上线服务,但现在这个数量是处于‘井喷’的状态,我们本周、下周都在给各个临床科室医生安排相应的培训、考核,安装设备等,未来的一个月,上线互联网医院的医生有可能达到500至1000名”。
“作为这方面专门的管理服务人员,我前后的感受差别很大,原先临床医生的线下诊疗工作非常忙碌,现在我经常接到医生来主动咨询线上出诊相关的问题,比如药物配送等等”,该工作人员说。
2、南方医科大学皮肤病医院
互联网医院入口:“南方医科大学皮肤病医院”公众号,“粤健通”小程序
上线科室:皮肤科、医学美容科、皮肤外科/皮肤肿瘤科、皮肤性病科、风湿免疫科、中西医结合皮肤科、整形美容外科
新开通专家团队问诊功能 提高回复速度
南方医科大学皮肤病医院互联网医院业务院长助理蔡茂强介绍,疫情期间,该院互联网医院接诊量比平日多了一倍左右,最高时一天有500多人在线上问诊。由于该院是皮肤病专科医院,病人的问诊内容更多地集中在皮肤病相关专科。
由于受疫情影响,线下门诊量减少,医院也在积极鼓励医生们在线上接诊,该院已有近90名医生上线互联网医院。
自去年以来,该院根据线上问诊的患者需求,开通了若干新功能,包括便民开药、专家团队问诊等。
据介绍,其专家团队问诊功能就在最近几天开通,“此前患者直接向医生问诊,但有大约30%的医生会因为太忙而隔很久也没法接诊,让患者空等,为了解决这个问题,我们设置了这个功能,让这个专家的团队来共同接诊,整体的回复率、回复速度会提高,专业性也强”。
南方医科大学皮肤病医院新近开通了专家团队问诊功能,以提高线上问诊的回复效率。
在互联网医院问诊,要做什么准备?他介绍,该院的线下病历系统已跟互联网医院打通,复诊患者线上问诊不用准备之前在该院的就诊病历、报告等,医生可以直接查询,其他患者在线上问诊前最好准备好以前的病历资料、报告、用药记录等信息。
出品:南都健康联盟”互联网+医疗“课题组
统筹:游曼妮 王道斌
采写:南都记者李文 通讯员李晓姗 蔡志胜
编辑:李文
更多报道请看专题:互联网医疗观察
2021科学抗疫专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