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贴身”跟访深圳核酸检测一线护士长,一天支援3个检测点

南方都市报APP • 深圳大件事
原创2021-06-24 09:22

750x375_60d2be8768353.jpg

核酸检测的效率有多高?一天支援3个检测点的南科大医院体检科护士长何素芳有发言权:700多位市民的采样,两个人花三到四个小时就能完成,“这个速度算正常的”。

毗邻京港澳高速路,松坪山公园常设核酸采样点,6月22日这天专为“黄码”市民提供检测。近期频频出现的龙舟水天气也给检测工作增加难度。医护人员一天工作中,有重复无数次的采样动作,还有紧急支援需要应对。

大雨中 帐篷下 统筹采样工作

·时间:6月22日早上8点

·地点:南山区松坪山公园黄码采样点

6月22日晨起大雨,昨晚在曙光社区采样到深夜的何素芳在早上8点时,已做好了出发的准备。从南科大医院前往松坪山公园黄码采样点,不过十分钟的路程。带上提前备好的物资,何素芳到达松坪山公园时,还是早上的8点半左右。暴雨没有要停的迹象,用来装物资的纸箱也被淋湿,在松坪山公园搭起的帐篷内,何素芳与两位医院技师及街道办工作人员一同整理手套、咽试纸、取样管、防护服等物资。

截屏2021-06-23 下午1.53.50.png(松坪山采样点 准备物资)

近一个月来,松坪山公园常设核酸检测采样点。当天9点左右,进行核酸检测的市民陆续到来,很快排起了队伍。由于此次是为“黄码”市民提供的采样“快速通道”,医护人员也穿上了严密的防护服。何素芳表示,若是日常的排查任务,穿隔离衣就足够了,今天是为“黄码”市民采样,需要用到防护服。

由于两位医院技师一直站着工作,何素芳贴心地了椅子来,“眼罩起雾了,坐下看不见,”一位技师这么回复。何素芳解释说,防护服的严密性很好,穿久了都会这样。匆匆说过几句话,何素芳转头又开始忙碌起来,不仅是协调两位采样人员所用物资,还随时注意工作群里的通知与变动。

当天,到松坪山公园进行核酸检测的市民不算多。采样工作区设在篮球场的一头,队伍恰好排到球场另一头。队伍边上巡走的安保人员时不时提醒到:“黄码,间隔两米,站那么近做什么。”

11点左右,何素芳起身穿上防护服,替换其中一位医院技师下场休息。采样人员的双手十分麻利得依照采样流程进行,但其实他们总共要戴4层手套。第一层是保鲜膜手套,外加两重蓝色的丁腈手套,再用透明胶在手套端口与衣服的连接处紧紧缠上一圈后,就算准备就绪。第一位市民走上前来,医护人员会再戴一副手套,进行消毒。采样后将咽试纸头部放入取样管,再进行一次手消,并丢掉最外层的手套,一份完整的采样流程才算完成。

截屏2021-06-23 下午1.54.12.png

(南科大医院体检科护士长何素芳穿防护服)

“采样本身不累人,但是穿着不透气的防护服、戴着口罩,身体不是很适应这样的环境,才感觉累,”何素芳表示,并提醒换下的医院技师多喝水。

采样间隙,何素芳时不时接到电话,协调各类工作。医护人员外出采样,必要时,也需处理医院本职工作。何素芳是医院体检科的护士长,即便在现场也有许多工作“找上门”。

同时,何素芳也是一位11岁小孩的母亲。临近12点时,脱下防护服的何素芳给家里点了一份外卖:“我平时都不在家,小孩都放养的,”何素芳笑着解释了下。

当天是松坪山公园黄码采样第三天,人数并不很多。离开松坪山公园采样点时,何素芳叮嘱两位技师,人少的情况可以两个人轮着采样,忙不过来就增派人手;也交代采样点的负责人,5点结束,中间安排1个小时吃饭、休息。

科室午休商讨采样工作

·时间:中午13点

·地点:南方科技大学医院体检

松坪山采样人最多的时候,下着雨,偶尔传来隐隐的雷声,当何素芳回到医院,雨已经停了。“护士长,又出去啊,”进门时,匆匆而过的南科大安保人员向何素芳问好。大厅里摆放着许多装满物资的纸盒箱,何素芳清点过下午麒麟公馆检测点所需物资,放在了一边,回到体检科的办公室。

午休间隙,几位体检科护士共进午餐。这一时刻的氛围与忙碌的采样工作不同,十分轻松愉快。一线的医护人员互相分享工作中的趣事、奇事,同时也商讨该如何让采样点工作有序进行。谈到下午支援麒麟公馆核酸采样点,同事向何素芳表示:“你昨晚就没回去,今天也应该回去看看了。”

由于何素芳昨日工作结束后,去到曙光社区支援,考虑第二天早上也有采样任务,地点恰好位于医院近旁,昨晚便径直睡在了办公室。“我下去做一次核酸,有要一起去吗?”何素芳问道,医护人员每日需接触众多人群,一日一次的采样是硬性要求也是有效的防护措施。

697x516_60d2ccf45636f.png(麒麟公馆采样点)

同事向记者表示,何素芳是一位党员,曾援疆1年半,工作认真负责、主动承担,成绩也十分出色。“我觉得踏实工作是我比较擅长的,”何素芳笑了笑说道。离出发去麒麟公馆还有一些时间,她拉出了折叠床,躺下休息。

何素芳长发披肩,要工作的时候扎成丸子头,用发绳固定。在医院大厅,有两箱物资需要携带往下午的采样点,何素芳拎起其中一箱,带上了车。与何素芳同行的还有另外一位过来支援的同行。

两个人三四个小时采样700人

·时间:下午2点

·地点:麒麟公馆

当天下午,麒麟公馆待采样人员规模大致在700多人左右。何素芳表示,两个人花三到四个小时就能完成。“这个速度算正常的,”何素芳回忆起5月25日在松坪村西区的大规模采样时感慨道。当时,何素芳第一次负责采样点的指挥工作,“是周三,”何素芳肯定地说,下班后,科室接到紧急采样的任务,就去到了那里。

截屏2021-06-23 下午1.54.32.png(麒麟公馆采样点)

回忆时,何素芳平静地说到,5月25日是其第一次外出执勤,因为缺少经验,出了许多意外,现场手忙脚乱。后来,何素芳每一次都会在出发前列出清单,“最起码物资不缺,”何素芳表示。

“第二次,打着伞在华府国际采样,就是小区被隔离后,安排了第一、四、七天的排查,很多不方便下楼的,就挨家挨户排查,”何素芳讲道,那次的排查工作3点才结束,送完标本快4点。

后来人手不够,就从其他民营机构调派了一部分人过来,就有了培训的任务。“新人收集信息出现问题,就一遍遍教,”何素芳表示,目前的采样工作整体能够有条不紊、少出差错,均是当时“试错”的功劳。

692x507_60d2ccf5a43e9.png(麒麟公馆采样点)

6月22日,何素芳总共支援了3个核酸检测点。麒麟公馆采样结束后,何素芳去到高职院东校区采样点支援。身为医护人员,何素芳表示,自然而然地想在疫情工作中贡献自己微薄的力量,她又强调说,并非是多么崇高的理想,仅仅希望在力所能及的范围内,做有贡献的事情,“有时候也会感到累,但想到做的事情是有意义的,我立马就觉得那种疲惫感也都消失了。”

采写:见习记者 叶霖芳

编辑:戴越,李颖1,刘嘉仪

更多报道请看专题:聚焦|战疫一线,深圳先锋

对这篇文章有想法?跟我聊聊吧
戴越8.11亿
南方都市报编辑
南都新闻,未经授权不得转载。授权联系方式:
banquan@nandu.cc,020-8700662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