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月29日,广州市新型冠状病毒肺炎疫情防控指挥部发布关于新冠肺炎疫情分级分类防控工作的通告(第13号)。通告要求,荔湾区海龙街、白鹤洞街、中南街等5个街道区域范围内人员居家为主,停止非日常生活必须的一切活动。通告拉开了荔湾区海龙街道长达27天的“封控”期。
至6月24日芳村片区解封,海龙街道一直保持零病例的记录。在这27天时间里,医护人员、街道工作人员、党员志愿者、社区工作者、社会工作者等群体组成一股强力的抗疫力量,街道居民自觉居家隔离、减少外出,配合疫情防控工作,一同守护自己的家园。
27天的时间很长,期间发生了很多感人的故事,有工作人员高强度的工作,保障辖区内居民生活、就医等日常需求,有企业、志愿者热情奉献,捐款捐物,投身抗疫一线。我们用27张照片背后的27个故事串联海龙街道在27天时间里的抗疫事迹。
5月29日
5月29日,海龙街道开始施行重点防控,所有居民以居家为主,以此来切断重点区域新冠病毒传播链条。民警、党员志愿者、街道社区工作人员、民兵对主要交通路口进行值守,所有卡口人员只进不出。
5月30日
5月30日,海龙街开展第二轮大规模核酸检测。老人、小孩、孕妇等特殊群体享有绿色通道,排队等待时间减少。核酸检测采样现场设置“老人机通道”,为使用老人机或没有手机等社区居民做好信息登记,跨越信息鸿沟。
5月31日
5月31日,两位穿着防护服的工作人员搬来木凳子,挤坐在狭小的小轮车车斗上,穿行于大街小巷。当问到坐着会不会很难受时,她们说道“我们只想着更快些”。
这是海龙街的一支三人小组,上门为居家隔离群众核酸采样、协助排查转运等。在城中村遍布的海龙街,用三轮车是更加简便的出行方式。
6月1日
6月1日,增滘小学的学生在家观看荔湾区教育局连线贵州省毕节市七星关区和金沙县、新疆疏附县等五地少年儿童的直播节目。精彩的节目、新颖的形式让孩子们度过了一个别样的儿童节。在暂停线下教学的这段时间里,学校通过线上课堂,推进教学工作。
6月2日
6月2日,高考在即,进入准备阶段。为节约考生等待时间,保障辖内所有考生完成核酸检测,海龙街道在社区卫生服务中心增设临时核酸检测采样点,为考生提供核酸检测采样。此外,海龙街道还帮助考生打印准考证、加油鼓劲等,确保考生自信地走上考场。
6月3日
6月3日,海龙街社区卫生服务中心有几个贴着“海龙街医疗支援队”红袖章的医生在忙碌走动着。这是一支在临时党支部的号召下,由20名居住在街道社区、暂时无法返岗的医务工作者组成的医疗支援队,他们主动请缨、向险而行,为社区卫生服务中心前台分诊、慢病管理、健康咨询、“三人小组”运转提供强有力支撑。
6月4日
6月4日,海龙街社区党组织为贫困家庭、孤寡老人、滞困人员送上爱心餐、蔬菜瓜果、口罩、米油、清凉饮料等生活物资,并将群众需求记录在案,根据物资储备、缓急程度等情况,逐一进行解决。
6月5日
6月5日,海龙街第3轮大规模核酸检测现场,疲惫的医护人员进行短暂的轮换休息。海龙街面积9.5平方公里、常住人口8万多人,即使设置了13个核酸检测点,大部分点位在一天时间内需要采样1万以上人次,医护人员在闷热的防护服下,手不断的抬高放下进行采样。
6月6日
6月6日,一场筹集早产宝宝特需奶粉的爱心接力在海龙街上演。下午6点左右,为贫困家庭送爱心餐的党工委书记叶辉得知这个家庭早产婴儿的特殊奶粉即将用完时,通过“微心愿”形式积极发动两新组织。辖区内企业大参林认领了这一“微心愿”,全力帮助寻找物资,最终在封控情况下,仅用了4小时便将9罐奶粉送到了孩子家中。
6月7日
6月7日,高考学子在一对一专车接送的的士护航下,前往考场。十年磨剑,一朝试锋。为了保障高考学子顺利前往考场,海龙街道在前一天就对出行路线进行了预演排练,打通所有的关口,确保学生能够以最佳的状态前往考场。
在龙溪大道与裕海路交叉口,工作人员快速核对出租车司机和考生的信息后,迅速放行。
6月8日
6月8日,像往常一样上门为社区居民做健康监测的社区卫生中心医生收到了一张中非混血小朋友绘制的卡片。山川异域,风月同天。面对疫情,大家彼此守护、携手共度,在医务人员的奉献与关怀中,小朋友也读懂了责任担当。
6月9日
6月9日,封控期间的芳村花鸟鱼虫新世界里,一个个鱼缸灯明透亮,鱼儿自在游动。海龙街道引导支持广东省水族行业协会20余名留守会员成立应急行动组,承担起芳村花鸟鱼虫新世界千余个档口、上万口鱼缸、数十万各类观赏性水族活体的照料以及水电巡检工作,全力确保疫情防控期间安全底线不失、经济损失最小,为疫情结束后的快速复工复产打下了坚实的基础。
6月10日
6月10日,海龙街道大规模核酸检测现场,在医护人员中有一位特殊的成员,她是来自湖南的一名退休医生王利琴。儿子罗琳阳是海北社区党总支副书记,同时也是三人小组成员,母亲白衣执甲、支援一线,儿子义无反顾、冲锋在前,母子用不同的行动为打赢这场战役默默努力着。
6月11日
6月11日凌晨,海龙街环卫站的工作人员仍然在核酸检测点清扫着。海龙街面积9.5平方公里,每次大规模核酸检测设置高达14个检测点,环卫站仅10余人的队伍,需要在检测当天每隔1小时对现场进行消毒消杀。
检测结束后,工作人员需要穿戴防护服、专人专车运走医疗垃圾,而后对检测点进行全面的清扫、消毒。凌晨子夜,当大家都在睡梦中时,他们仍奔走在核酸检测点之间。
6月12日
6月12日,住在海北社区的老党员梁凤女像前几日一样,早早来到海北社区居委会,打扫卫生、为前来询问的居民答疑解惑……她表示,看到社区工作人员要在核酸检测、三人小组、送药送菜上门多个工作线之间奔波忙碌,想尽自己的一份力量,帮助他们做一些力所能及的事情。
6月13日
6月13日,位于海龙街江北社区的金峰练字培训机构,负责人何志峰、成红浪夫妻二人在黑板前留下了合照。重点防控期间,他们将培训场地免费提供给核酸检测一线,用于医护人员休息、工作人员贴码、物资存放等,夫妻二人还主动加人志愿者行列,帮忙贴条形码、打扫卫生等。
6月14日
6月14日端午节,海龙街道党团志愿者、街道社区工作人员将公益单位、爱心企业捐赠的粽子、瓜果蔬菜等物资,分派到辖内孤寡老人、贫困家庭、滞留人员的手中。封控管理下,大家以就地过节的方式,共同守护家园。
6月15日
6月15日,在海龙街道办事处的走廊一角,用两个凳子、一个扫把组成的晾衣架,满满当当地挂着一排待晾干的衣服。自5月29日以来,街道办、社区联社工作人员全部居住在办公室,睡在折叠行军床或者拼凑的桌面上,24小时待命。
6月16日
6月16日,海龙街道开展第6轮大规模核酸检测。刚在核酸检测点忙完的医务者与街道社区工作人员,匆匆吃了几口饭,开始穿行在各个社区,上门为行动不便的居民做核酸检测。夜幕降临,他们仍在城中村的握手楼中奔走着,星光不负赶路人,他们坚定的身影预告着胜利的时刻。
6月17日
6月17日,广州市新型冠状病毒肺炎疫情防控指挥部发布21号通告,芳村片区居民凭证出入社区。居家20天的居民带着孩子,开心地出门闲逛。
6月18日
6月18日,大和社区党委副书记郭泳贤、专职人员彭慧丹及党员志愿者霍剑邦等,将社区独居老人孙阿婆送往广医二院门诊。封控管理20多天以来,大和社区定期为阿婆送上油米、瓜果蔬菜、爱心餐等物资,并询问其身体情况。
当天,阿婆向他们表示自己的脚肿了,大和社区第一时间协助阿婆前往就医。
6月19日
6月19日,社区党员干部带着几斤大米、还有药物,送往居民家中。至19日,帮群众购买物资、药物的需求渐渐变少。在重点防控初期,他们充当着“传送带”的角色,在街道社区之间来回奔波,为社区居民送药上门,打通药物传送的最后一公里。
6月20日
6月20日,在海龙街的志愿者队伍里,有一个新鲜的面孔,在物资供应点现场帮助维护秩序、搬送物资。这位小伙子原本处于深度抑郁状态,且身上的现金也所剩无几。
海龙街公共服务办负责人彭俊勋通过居委会了解这一情况后,连续多天前往与他进行沟通交流,并为其充电话费,送上生活物资等。经过几天的交流,小伙子打开心扉,并主动加入到志愿队伍中贡献一己之力。
6月21日
6月21日,一张萌娃的照片在海龙街居民的“朋友圈”中刷屏,许多居民评论直呼可爱、被萌化。据了解,海龙街道根据广州市新型冠状病毒肺炎疫情防控指挥部第21号通告内容,制作了7天倒计时海报,目的是为了鼓励社区居民继续坚持疫情防控措施,曙光在望、胜利在即。
6月22日
6月22日,社区工作人员依旧忙碌着。一天时间里,接到一百多个电话是常态。社区居民人数多,情况复杂,遇到各种各样的问题都有,比如帮助在酒店隔离的家庭喂狗、协助孤寡老人就医、解答群众对于封控管理的疑惑、倾听居家隔离群众需求等。
6月23日
6月23日,海龙街进行第7轮大规模核酸检测。此次是芳村片区局部解封后的再次大规模核酸检测,对接下来的疫情防控工作部署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现场依旧能够看到许多穿着红色马甲的党员志愿者。在海龙街7次大规模核酸检测中,共计3957人次党团员、群众参与志愿服务,成为疫情防控一支重要队伍。党旗飘扬、丹心闪耀,党群同心筑成抗疫坚实堡垒。
6月24日
6月24日,芳村片区解封,恢复对外人员和交通通行。海龙街大和社区党员志愿者、居民走出家门,高声唱起《我和我的祖国》,表达对激动、感恩之情。
现场的居民与党员志愿者、社区党员干部进行合照留念。27天时间里,他们携手共度时艰,同心守护家园,发自内心的喜悦属于他们每一个人。
出品:南都广州
采写:南都记者 代国辉 通讯员 李可欣
编辑:代国辉,江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