据最新一期《科学》杂志刊发的论文,以色列科学家在该国一处史前遗址中发现了一个新型古人类的头骨和下颚碎片,其年代在14万年到12万年之间。科学家们推测,这种新型智人可能是尼安德特人的祖先,并与现代智人通婚混血。
内舍尔·拉姆拉史前遗址的位置。
据报道,来自特拉维夫大学和耶路撒冷希伯来大学的研究人员在以色列拉姆拉市附近一个水泥厂的露天史前遗址中发现了一个新型智人的头骨和下颚碎片,经测定其年代在14万年到12万年之间。
研究人员将这种新型古人类命名为“内舍尔·拉姆拉智人”(Nesher Ramla Homo)。
内舍尔·拉姆拉智人的大牙齿、头骨结构和下巴的形态与现代智人明显不同,但却与尼安德特人有共同的特征。
分析显示,内舍尔·拉姆拉智人的大牙齿、头骨结构和下巴的形态与现代智人明显不同,但却与尼安德特人有共同的特征。
研究人员认为,内舍尔·拉姆拉智人可能是此前假设的在20万年前与现代人通婚混血的“失踪”人群。他们很可能比黎凡特地区的现代人类早了20万年,此后又有10多万年的重叠。
研究人员怀疑内舍尔·拉姆拉智人是中更新世(约47万年到13万年之间)很多古人类发展的来源,包括“欧洲”的尼安德特人。
内舍尔·拉姆拉智人从以色列这片土地出发,反复向西迁移到欧洲和向东迁移到亚洲。
论文作者之一、特拉维夫大学的生物人类学家赫什科维茨教授(Israel Hershkovitz)表示,发现一种新的智人类型具有重大的科学意义,使我们能够对以前发现的人类化石有新的认识,为人类进化之谜增添另一块拼图,并了解人类在旧世界的迁移情况。
论文作者之一、耶路撒冷希伯来大学的考古学家扎伊德内‘尔(Yossi Zaidner)表示,这是一个非凡的发现,科学家从来没有想到,在人类历史上这么晚的时候,除了现代智人之外,还有其他类型的古人类在这个地区游荡。
内舍尔·拉姆拉史前遗址考古发掘现场。
他表示,内舍尔·拉姆拉智人拥有先进的石器生产技术,很可能与当地的现代智人进行了互动。
赫什科维茨教授表示,在这些新发现之前,大多数研究人员认为尼安德特人是一个“欧洲故事”。流行的理论提出,小群尼安德特人为逃避不断蔓延的冰川,被迫向南迁移,其中一些人在大约7万年前到达以色列这片土地。
他说,内舍尔·拉姆拉智人化石对这一理论提出质疑,它表明欧洲尼安德特人的祖先早在40万年前就生活在黎凡特,反复向西迁移到欧洲和向东迁移到亚洲。
内舍尔·拉姆拉智人本身就是一个群体,具有明显的特征,是尼安德特人的祖先。
论文作者之一、特拉维夫大学人类学家萨利格(Rachel Sarig)表示,内舍尔·拉姆拉智人本身就是一个群体,具有明显的特征,他们迁移到了欧洲,在那里演变为我们熟悉的尼安德特人;也迁移到了亚洲,在那里他们成为具有类似尼安德特人特征的古老人群。
团队成员、维也纳大学的进化人类学家格哈德·韦伯(Gerhard Weber)评述这一发现时表示,在欧亚大陆有更多的横向交流,而黎凡特在地理上是这一过程的关键起点,或者至少是一个桥头堡。
据悉,在内舍尔的史前遗址向下挖掘26英尺,研究人员还发现了大量的动物骨骼,包括马、鹿和野牛,以及石制工具。
文/南都记者 陈林
编辑:陈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