杨澧艺术作品展登陆央美,七十载用画笔书写“红色情怀”

南方都市报APP • 南都文化
原创2021-06-28 20:46

《沙滩红楼》《窑洞灯光》《北大图书馆毛泽东青年时代工作的地方》……他把自己的艺术追求、艺术创作与信仰结合,将延安精神融入其中,其画作铭刻着时代印记和红色基因,映射出他对中国共产党的热爱与忠诚。

6月28日,“红色情怀——杨澧艺术作品展”在中央美术学院美术馆启幕。展览由中央美术学院主办、中央美术学院美术馆承办,是杨澧作品首次在中央美术学院整体呈现。

杨澧在威尼斯,1994年.jpg

杨澧在威尼斯 1994年

杨澧是一名老共产党员。1948年投奔延安,进入延安大学学习,之后参与迎接解放的宣传工作。1958年作为版画系首届毕业生从中央美术学院毕业后,杨澧先后担任美院版画系教员、副主任、系党支部书记和学院党委副书记、书记,1986年后调任中国文联任党组成员。在美院期间,他从党的工作角度着眼于专业发展、学科建设和人才培养,为中央美术学院的德育做了细致入微的工作;在文联期间,他服从中央安排,积极筹备文代会等相关事宜,为中国文艺界的组织工作付出了巨大心力。

在中国共产党成立100周年之际,本次展览以“希望之光”“艺术学子”“多彩世界”三个板块,展出杨澧创作于20世纪40年代至今、形式多样的艺术创作,辅以访谈影像和丰富实物文献,既反映了中央美术学院20世纪50年代的教学思想和教育成果,又呈现了一位共产党员艺术家高尚的人生理想和充满革命信念的创作热情。

沙滩红楼.jpg

杨澧 沙滩红楼 2011年 中央美术学院美术馆藏

在展厅现场,杨澧的代表作品《沙滩红楼》吸引了众多观众驻足。这幅画创作于2011年,是为纪念中国共产党建党90周年而作。沙滩红楼是北大旧址和五四运动的发源地,也是中国共产党领导人李大钊和毛泽东等人工作过的地方。这封风景画笔触细腻,色彩明快,富于时代气息。

杨澧表示,创作《沙滩红楼》一画是为了纪念他的父亲杨兆祯。“他曾参加五四运动,在北大就学期间就在红楼上课。红楼对于我的成长有重要的意义。”

毛泽东青年时代工作的地方 .png

杨澧 北大图书馆毛泽东青年时代工作的地方 2011年 中央美术学院美术馆藏

除了《沙滩红楼》外,杨澧还先后创作了《北大图书馆毛泽东青年时代工作的地方》《李大钊的办公室》等著名作品,表达艺术家对历史的追思和对中国共产党创始人的纪念

水獭和天鹅.jpg

杨澧 水獭和天鹅 木刻单色 1956年

野菊花.JPG

杨澧 野菊花 木刻单色 1955年 中央美术学院美术馆藏

1953 年,杨澧如愿考入中央美术学院。当时正逢美院学制从三年改为五年,全力培养艺术专才,他所在的版画系更是美院首次创建,拥有良好的教学氛围和雄厚的师资力量。展览展出了杨澧在无论素描、版画还是水彩,都反映出当时中央美术学院的教学状况和整体面貌。

咪咪和线团.png

杨澧 咪咪和线团 1998年

憨态可掬.png

杨澧 憨态可掬 1956年

九十一岁高龄的杨澧仍随身携带速写本,在繁忙的工作之余持续进行艺术创作。《咪咪和线团》《憨态可掬》等作品,充满生活情趣。展览现场陈列了杨澧制作的十二生肖印章,观众可将自己和亲人的生肖图像印在特制小卡片上,以为纪念

杨澧历年印制的贺年卡(选).jpg

杨澧历年印制的贺年卡(选)

据悉,此次展览的筹备过程中,工作人员在杨澧先生家里找到一卷创作于1950年的洋片《土改政策走了样》,该作品生动描绘了农村土改的历史情景,由西北人民革命大学文工室美术组集体创作,成员包括杨澧、孟海风、路鸿斌、焦可群、张昭、续振耘、罗亚夫、范斌、牛静华、毋修孝、张云、刘涛然等。借此展览之际,杨澧先生将此洋片捐赠给中央美术学院美术馆。

本次展览是中央美术学院庆祝中国共产党成立100周年的系列展览之一,也是“百年辉煌·中央美术学院艺术名家”系列展览项目之一。

展期至9月5日。

编辑:黄茜

南都新闻,未经授权不得转载。授权联系方式
banquan@nandu.cc. 020-8700662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