据新华社报道,开罗当地时间7月7日,埃及苏伊士运河管理局主席乌萨马·拉比耶在伊斯梅利亚省召开新闻发布会。
拉比耶称,“长赐”号船东已与管理局签署和解协议。今年3月因搁浅造成苏伊士运河堵塞的“长赐”号货轮当天正式驶离运河。
不过,他未透露协议最终确定的赔偿金额,但重申该事件给苏伊士运河带来了损失和负面影响。
据埃及金字塔在线网站报道,伊斯梅利亚经济法院6日同意解除对“长赐”号的扣押令,并允许其应苏伊士运河管理局要求于7日离开运河,继续前往荷兰鹿特丹港。
两万个集装箱货品已被搁置107天
当地时间3月23日,“长赐号”货轮搁浅苏伊士运河。在动用至少14艘拖船,历经6天的脱浅作业,“长赐号”货轮终于成功脱浅。
根据相关规定,成功脱困的“长赐号”货轮在搁浅事件调查结束前,并不能离开苏伊士运河。此外,由于船东拖延缴纳赔偿款,伊斯梅利亚经济法院于4月批准扣留该货轮。
此前,在今年4月,苏伊士运河管理局曾要求“长赐”号货轮船东一次性赔偿9.16亿美元,随后在今年5月末决定将索赔金额降至5.5亿美元。
5月30日,苏伊士运河管理局公布“长赐”号货轮搁浅事故调查结果,认定货轮船长应对搁浅事故负责。
而早在今年4月,“长赐号”船东公司宣布“共同海损”,赔偿金额将由船东与货主需要共同分摊,并根据船货价值的比例进行分摊。而此程有大约八成集装箱来自中国。
公开资料显示,货柜轮“长赐号”约长400米,排水量20万吨,是目前最大的货柜轮之一。其为20000TEU级货柜轮,可运载两万个20英尺长的集装箱,此趟旅程正是“满仓之行”。这意味着“长赐号”上的两万个集装箱货品已被搁置接近4个月。
采写:南都记者 许爽
编辑:许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