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育培训行业如火如荼发展下,校外培训乱象也日益突出,其中存在大量侵害消费者合法权益的案例。7月7日,中国消费者协会在官网发布《中消协消费提示:安排孩子暑期生活,校外培训不是必选项》,提醒消费者慎重选择校外培训机构。南都记者注意到,卓越教育、邦德、蓝天、新东方等机构被点名。
中消协在消费提示中表示,《2020年全国消协组织受理投诉情况分析》显示,教育培训服务居2020年服务大类投诉数据前五,全国消协组织全年共受理教育培训相关投诉5.6万件。校外培训乱象主要集中在合同纠纷、财产安全、价格欺诈、虚假宣传、缺乏资质、焦虑营销等6个方面。
在财产安全方面,中消协指出,部分校外培训机构违反教育部门“只能提前收取3个月费用”的规定,采取“买三赠三”等方式忽悠家长一次性缴纳较高费用,甚至诱导家长分期付款或贷款而落入“套路贷”。若培训机构关门停业或者负责人跑路,消费者将面临既上不了课,又拿不回钱的处境,有的甚至还要继续还贷款。如,近年来韦博英语、巨石达阵、优胜教育等多家校外培训机构相继停业关门,深陷资金链危机,涉及消费者人数众多,损失金额较大。
在虚构原价方面,如市场监管总局发布案例中的邦德在其微信公众号上发布了“2020双12‘邦德大促’”活动信息,标示“2节试听课+期末高分秘籍,原价430元,现价仅12元”。实际上,该套餐是全新体验活动,其所谓的“原价”此前从未销售过。在虚假优惠折价方面,如卓越教育在其官网选课中心页面以划线价2600元、划线价5250元分别作为数学培训班1和数学培训班3的被比较价格。然而,这两门课程的实际售价仅为1元,所谓的划线价并非真实、有据。
虚假宣传方面,如蓝天宣传教研团队“超过85%的老师来自985、211大学”,而实际毕业于985或者211大学的老师占比不足15%;新东方“名师风采”栏103名教师中,76名教师实际教龄与宣传不符,虚假宣传比例达到73.8%。
中消协指出,部分校外培训机构存在焦虑营销的行为,通过各类“洗脑式”宣传与“你的购物车里有孩子的未来吗”“你不来补课,我们就培养你孩子的竞争者”等广告语,引发广大家长焦虑,导致家长盲目从众给孩子报班。
中消协提醒,家长不能盲目跟风为孩子报班,尤其是要理性客观看待培训机构广告中的“通过率百分百”“快速大幅提分”等宣传,在报班前了解培训机构资质与用户评价,与培训机构签订培训合同并仔细阅读合同条款避免入“坑”。
采写:实习生 余晨然 南都记者 吴佳灵
编辑:张亚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