搁浅瓜头鲸放归细节:6头在同一处入海,是希望它们找到同伴

南方都市报APP • 南都即时
原创2021-07-08 22:59

7月7日晚,4头搁浅在浙江台州海域的瓜头鲸被成功放归大海,离不开数百名救援人员和当地居民的咬牙坚持。7月8日,南都记者联系上负责瓜头鲸放归的救援人员朱雨朋,他是台州临海市海洋与渔业执法大队大队长,全程参与了这些瓜头鲸的转运与放归。

朱雨朋说,根据专家研判,由于瓜头鲸常年生活在深海中,放归首先要满足水深15米以上水域条件,其次运输的时间要控制在半个小时以内。为了瓜头鲸顺利放归,当地指挥部做了多个预案。

“由于渔政船的船长、船员对自己负责海域的情况较了解,在专家提出水深等要求后,他们根据海图,结合经验,确定了符合条件的放归海域。”

这片海域,划定在头门岛凉帽屿附近。据参与救治的专家介绍,这些瓜头鲸主要为雄性,救治措施包括打针输液、抽血检测,后来成功放归的4头,是经过治疗后身体恢复得较好的鲸鱼。

微信图片_20210708221242.jpg

在从暂养地前往放归的路上,运输瓜头鲸的每一辆货车后厢,都用塑料薄膜包裹,灌装了海水,并放置了冰块。车上有来自杭州、台州等地多个海洋公园、海洋馆的专业人员陪护着瓜头鲸。对于其中2头瓜头鲸在途中死亡,现场工作人员介绍,出发前这些瓜头鲸状态都不错,到了码头后,救援人员才发现的两头瓜头鲸已无呼吸,专家马上进行了体检,确认死亡。

“然后我们对其它4头也重新检查,状态还可以,达到放归条件。”朱雨朋向南都记者回忆道。

7月7日21时许,在直播画面中,这些瓜头鲸陆续通过改装货车运到码头后,被湿布裹住。吊机将它们缓缓地放在渔政船上。

船开出后,海上风浪较大,“在船晃的过程中,我们要确保瓜头鲸不能发生碰撞。”前方,潜水员已经在水下等待,确认放归海域水域情况后,4头瓜头鲸被逐一放入海水中,在潜水员引导下,很快游走了。

朱雨朋介绍,7月6日晚率先放归的2头瓜头鲸,也是在同一位置放归。同一地点放归,也是基于让它们通过声呐找回同伴的念头,“希望它们能找到同伴。”

接连忙碌了近40个小时,朱雨朋终于能够回家睡上一觉。

他告诉南都记者,从7月6日9时接到电话赶到救援现场开始,一些画面在他脑海里挥之不去:“除了各类搜救队、渔政、公安、消防的救援人员,当时在场的一些五六十岁的老人,他们腿脚不是很方便,但也努力去找桶和脸盆打上干净的海水,给瓜头鲸浇水降温。”

他回忆道,7月6日傍晚,在救最后几头瓜头鲸上岸时,一度下起暴雨,给救援带来难度,涨潮后大家要它们离开,到吊机能升到的地方才能起吊,“这些家伙非常重,有四五百斤,涨潮后在水上使不上劲,为了避免碰撞对瓜头鲸内脏造成损伤,又要小心不让它们擦伤,很多人都是中壮年,大家咬牙扛着,看不到水里的石头,这时候还不能摔倒,踩到暗石也要坚持过。”

目前,最后一头瓜头鲸还在接受治疗。7月8日14时许,在台州临海的宏野海产品公司养殖场水池中,这头瓜头鲸被盖了条湿巾降温,身穿潜水服的工作人员抱着它,为它输营养液。

800x499_60e7086102305.jpg

南都记者了解到,死亡的5头瓜头鲸暂被存储在宏野海产品公司的冷库中,未来或捐给高校或科研机构用于科研。

800x600_60e7087132a6f.jpg

参与本次救援的专家告诉南都记者,由于瓜头鲸生活在深海,过去对它们的科研资料鲜少,5头瓜头鲸不幸死亡,尸体具有科研价值,对其胃里面的细菌、病毒检测等,有助于研究其性,对科学认识瓜头鲸很有帮助。

采写:南都记者 黄驰波

编辑:张亚莉,向雪妮

南都新闻,未经授权不得转载。授权联系方式
banquan@nandu.cc. 020-87006626
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