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时间跨度作为风险审核标准,首款长期健康险免除健康告知

南方都市报APP • 南都经济
原创2021-07-11 20:06

一直以来, 为了规避逆选择风险,保险公司通过“健康告知信息”进行风险管理并进一步减少与客户之间的理赔纠纷。而健康告知亦成为消费者投保重疾险、医疗险等健康险产品不可或缺的环节之一。

相应地,由于“健康告知”环节的存在,许多非标体消费者需要支付更高的费率以购买保险,亦有部分非标体群体因此被保险公司拒之门外。

事实上,免除健康告知已成为人身险领域探索点之一,并且已有不少短期健康险实现免除健康告知,而风险更高、可控性更低的长期健康险亦迎来首个免除健康告知产品。

免健康告知:短期健康险已有所尝试

过去几年,被称为“惠民保”的城市定制型商业医疗保险成为保险业的“网红级”保险产品,其通过与政府部门合作的形式,扩大参保人群数量,从而形成有效的风险分散机制和设置较高的赔付门槛,实现无需健康告知、不限既往症甚至既往症也赔付的特点。

不过亦有部分“惠民保”由于参保规模远小于预期,其可持续性成为业界关注点之一。而由于一般的商业健康保险而言,难以确保能够产生如此庞大的参保规模来形成风险分散机制。

相反,通过健康告知的传统形式,规避逆选择风险,从而实现保险业务可持续性是保险公司一直以来的主要手段之一。不过,这意味着有一部分非健康体消费者因此被保险公司拒之门外,或需要支付更高的费率购买保险。

而另一方面,由于 “健康告知”环节的不合规行为,亦成为发生保险事故后出现理赔纠纷的原因之一。近年来,银保监会亦多次发文提醒消费者在健康告知环节应如实告知健康状况,不轻信销售误导,避免在发生保险事故后出现理赔纠纷,以维护自身合法权益,并要求保险机构规范设定健康告知信息,对“健康告知”环节出现问题的保险机构予以严惩。

据了解,蜗牛保险经纪公司对其平台用户调研发现,用户买保险存在三大痛点——33.9%的人“怕买错”,63.6%的人“怕买贵”,而99.2%的人“怕理赔难”。而蜗牛保险经纪CEO尚萌萌则表示,80%以上的理赔纠纷,源于用户没有如实做好健康告知,很多人压根看不懂或者不知道,部分平台甚至故意弱化或隐藏。

取消“健康告知”环节,保险业也有所尝试,比如众安保险的多次赔付重疾险、百万防癌医疗险等。不过,上述的保险产品均为短期健康险产品。

中山大学保险学精算中心主任宋世斌表示,健康告知是保险公司对冲风险的有效手段,绝非拿掉一页纸这么简单,背后是一系列难解的问题。比如,从哪里获得有效数据以评估风险,怎么有效防止骗保等行为,如何实现精算、核保、定价多方平衡。

免除健康告知:以时间跨度作为风险审核标准

相对于短期健康险,长期健康险风险更高、可控性更低。在长期健康险上免除健康告知难度不小。不过近日,蜗牛保险经纪公司与海保人寿联合发布一款养老保障计划(简称“该计划”)被称为国内首款没有健康告知、不限既往病史的长期健康险,引起记者注意

该计划以“年金险附加护理险”的方式搭配组合。其中,护理险条款为“海保人寿附加终身护理险”,18-55周岁可投保,可选择的护理险保险金指定年龄为55周岁(限女性)、60周岁和65周岁。在指定日期前因10种特定疾病达到护理状态,给付2倍已交保费。而指定日期之后因10种特定疾病达到护理状态,每年给付基本保额,直至身故或护理状态终止,最多给付10年。而年金部分则可终身领取,20年保证领取。

值得注意的是,上述护理险具有"免健康告知、免既往病史限制"的特点,只要属于首次患有合同约定的严重脑损伤、严重脑中风后遗症等10种特定疾病且达到护理状态,即可给付护理保险金。

为了防止逆选择风险,免健康告知的短期健康险在市场少之又少,而长期健康险免健康告知更是首例。蜗牛保险首席精算师李致炜表示,“有合作伙伴提醒这是在闯入免健康告知的'无人区',风险不小。”在面临更多风险的情况下,保险公司是如何实现风险可控,值得关注。

“跳出健康险的常规操作来解决这个问题。”海保人寿副总裁黄晅表示,“我们采取年金险组合的形式并实现健康险的部分功能。投保人一旦触发相应的疾病条件以后,会有护理责任的给付。”

据黄晅介绍,护理险约定中的指定日期最短为10年,而护理险金领取时间最长为10年,从而形成了以时间跨度作为风险审核的标准。“通过产品形态实现对高风险的筛选,而非简单的问题筛选。这既规避了高风险,同时也让原来不能购买的非标体群体投保。”

事实上,保险是一类“弱感知”产品,一旦相关事件触发则将使保险产品成为“强感知”需求。黄晅认为,不管是免健康告知,还是未来健康险的突破创新,其核心理念就是解决客户需求。

采写:南都记者 许爽

编辑:许爽

南都新闻,未经授权不得转载。授权联系方式
banquan@nandu.cc. 020-87006626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