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旅部:将组织实施旅游商品创意提升行动,推进“创意下乡”

南方都市报APP • 南都新文旅
原创2021-07-14 14:53

为更好推进文化和旅游融合发展,切实提升旅游商品开发水平,文化和旅游部近日发布《关于推进旅游商品创意提升工作的通知》(以下简称《通知》),《通知》指出,将组织实施旅游商品创意提升行动,全面推进“创意下乡”“创意进景区”工作。

全面推进

“创意下乡”“创意进景区”工作

《通知》强调要全面推进“创意下乡”“创意进景区”工作。在文化和旅游部“创意下乡”“创意进景区”试点工作基础上,全面推进各省(区、市)(含新疆生产建设兵团,下同)“创意下乡”“创意进景区”工作。各省(区、市)文化和旅游厅(局)要聚焦乡村旅游重点村镇、高等级旅游景区和度假区等,因地制宜、分类推进,创新开展项目对接、主题培训、交流展示等活动,整合创意设计、品牌授权、生产制造等各类社会力量,挖掘提炼本地区特色资源,以创意设计呈现文化内涵,有效提升旅游商品开发水平和市场价值。

推进创意产品开发信息名录

建设丰富旅游商品主题种类

创意产品如何开发?《通知》中也有提及:各地文化和旅游行政部门要择优收录实力强、信誉好、潜力大的创意设计机构、制造类企业、金融投资机构、渠道平台类企业等机构信息,建立本地区创意产品开发信息名录。文化和旅游部将定期更新完善《全国文化和旅游创意产品开发信息名录》,明确市场主体、畅通信息渠道,营造更加公平、透明、高效的市场环境。

文旅部鼓励各级文化文物单位、旅游景区、旅游度假区、乡村旅游重点村镇等不同类型开发主体发挥自身优势,因材施策、大胆创新,积极探索自主研发、合作开发、品牌授权等多种模式,引入竞争机制,吸引更多社会力量参与旅游商品开发经营,提升市场整体活力。

《通知》中还提到要丰富旅游商品主题种类。围绕长城、长征、大运河、黄河等国家文化公园建设,以及红色旅游、乡村旅游、工业旅游、休闲度假、非遗传承等主题,推动开发一批如长城主题文创产品、乡村创意产品、特色非遗产品、工业旅游纪念品等多种类型的系列旅游商品,进一步丰富旅游商品供给,形成百花齐放格局。

培育旅游商品精品品牌

拓宽市场营销渠道

精品化、品牌化是旅游商品的发展方向。《通知》中强调要一批品质过硬、设计精良、特色鲜明、市场认可的旅游商品自主品牌,倡导品牌化经营理念,加强政策扶持,提升知名度和美誉度。发挥品牌对消费需求的引领作用,逐步树立自主品牌消费信心,挖掘旅游市场消费潜力,推动形成优质优价、质价相符的理性消费环境。

文旅部支持在旅游目的地、重点商圈、旅游购物街区、休闲街区等公共区域,设立旅游商品品牌专卖店、代售点,统一标识、统一价格,加强规范管理。引导品牌主体创新开展旅游商品线上营销,支持开办电子商务平台旗舰店、开展网络直播带货等互动营销,顺应游客和公众需求,促进旅游商品二次消费。

推进基础课题研究

提升人才队伍建设

文化和旅游部还将定期开展文化和旅游创意产品开发典型案例遴选工作,总结提炼可复制、可推广的成功经验和创新做法,为行业高质量发展提供更多参考和借鉴。培育开发示范单位。在典型示范案例基础上,重点培育一批文化和旅游创意产品开发示范单位,加强金融、人才、宣传等方面的政策扶持,发挥示范带动作用,引领行业健康有序发展。

各地文化和旅游行政部门要根据本地区旅游商品发展情况,扎实推进相关理论研究,为行业高质量发展提供理论指导。《通知》还强调要全面提升人才队伍建设。深入推进旅游商品人才队伍的创意研发、经营管理、营销推广等能力建设,创新开展文化和旅游创意产品开发人才培训班,拓展受训范围、加强成果展示,培养一批具备综合素质的复合型人才,为旅游商品创意提升提供人才保障

【声音】

可把当地特色非遗、节庆作为创意素材

广东省乡村旅游协会秘书长晏曾节认为,推进“创意下乡”“创意进景区”可以进一步丰富游客的文化体验,提高精神层面的享受。乡村旅游的创意载体主要集中在民宿、农特产品的包装设计上,可以把广东当地特色的非遗、节庆等文化符号作为创意素材,这样就能扩宽农民增产增收的渠道,增加农产品的议价空间,更好地实施乡村的文化复兴。


采写:南都记者 许琨


如果有线索提供或服务咨询

可联系南都新文旅研究课题组。

发送邮箱:

nandulvyou@126.com

编辑:许琨,郭毓玲,陈养凯

南都新闻,未经授权不得转载。授权联系方式
banquan@nandu.cc. 020-87006626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