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年落马首个中管干部涉贿被逮捕,公权私用,搞权钱交易

南方都市报APP • 察时局
原创2021-07-15 21:55

今年落马的首个中管干部——中国政法大学原副校长于志刚,在接受审查调查近半年后,涉嫌受贿罪被逮捕。

据最高人民检察院官方网站7月15日消息,十三届全国人大常委会原委员、中国政法大学原副校长于志刚涉嫌受贿一案,由国家监察委员会调查终结,移送检察机关审查起诉。经最高人民检察院指定管辖,由辽宁检察机关审查起诉。日前,辽宁省人民检察院依法以涉嫌受贿罪对于志刚作出逮捕决定。案件正在进一步办理中。

今年48岁的于志刚,2015年5月获任中国政法大学副校长,2018年3月起任十三届全国人大宪法和法律委员会委员,今年1月22日被查,6月28日被开除党籍和公职,通报称,他丧失纪法底线,违背师德师风;公权私用,搞权钱交易。

5912146ae4b24ce7aeb3ca9df7501bf0.jpg

于志刚。资料图

曾任中国政法大学副校长3年,公权私用,搞权钱交易

据中国政法大学官网显示,于志刚1973年生,洛阳人。曾任中国政法大学副校长、中国政法大学刑事司法学院教授,博士生导师。

于志刚少年得志,堪称学霸。1991年,18岁的于志刚入读中国政法大学,求学十载,主攻刑法,是为数不多实现本硕博连读的优等生,2001年获得中国政法大学法学博士学位后,留校任教担任刑法学讲师。

作为法学教育领域引人注目的一位中青年才俊,于志刚在校内两次获得破格提拔,留校任教次年,2002年即破格晋升副教授,2004年至2005年赴英国牛津大学做访问学者,2005年年仅32岁就破格晋升教授,2006年被遴选为博士生导师。

学而优则仕,于志刚的仕途也颇为顺畅。2012年5月他出任中国政法大学教务处处长。2015年5月,时年42岁的于志刚被任命为中国政法大学副校长。2018年3月,他当选为全国人大宪法和法律委员会委员,两个月后卸任中国政法大学副校长。

10余年来于志刚发表学术论文200余篇,出版《传统犯罪的网络异化研究》等个人专著12部,在网络犯罪领域的研究有一定建树。 此外,他还获得北京市五四青年奖章,第六届全国十大杰出青年法学家等荣誉。

2019年3月,于志刚在接受中国人民大学校友会采访时表示,在其位谋其政的责任感和使命感是支撑自己努力工作的动力,“我永远会在第一环节、第一时间解决所有事情。我不能让任何事情等我,一定会把事情按照应有的进度解决好,并且我从不浪费任何时间。”

获誉众多,取得骄人学术成就、登上仕途高位的于志刚,今年1月22日被查。

1月22日晚9时,中央纪委国家监委官网发布消息:中国政法大学原副校长于志刚涉嫌严重违纪违法,目前正接受纪律审查和监察调查。同一天,全国人大常委会官网发布公告:北京市人大常委会决定罢免于志刚的第十三届全国人大代表职务,同时,撤销其第十三届全国人大常委会委员、全国人大宪法和法律委员会委员职务。

当时媒体报道,于志刚被调查的消息此前已在司法圈流传,曾与于志刚有过接触的人士称“他很善于钻营”,有受访人士推测,于志刚在就任中国政法大学副校长之前,他的职务是该校教务处处长,在副校长任上也曾分管自主招生,因此可能涉嫌自主招生腐败。

6月28日,中央纪委国家监委网站公布了对于志刚审查调查的结果:开除党籍和公职。

据通报,经查,于志刚背弃初心使命,丧失纪法底线,违背师德师风,顶风违反中央八项规定精神,收受礼品礼金,接受他人安排的宴请、旅游;组织观念淡薄,不如实报告个人有关事项;公权私用,搞权钱交易;利用职务便利为他人谋取利益,并非法收受他人财物。

于志刚严重违反党的组织纪律和廉洁纪律,构成严重职务违法并涉嫌受贿犯罪,且其违纪违法行为均发生在党的十八大后,性质严重,影响恶劣,应予严肃处理。依据《中国共产党纪律处分条例》《中华人民共和国监察法》《中华人民共和国公职人员政务处分法》等有关规定,经中央纪委常委会会议研究并报中共中央批准,决定给予于志刚开除党籍处分;由国家监委给予其开除公职处分;收缴其违纪违法所得;将其涉嫌犯罪问题移送检察机关依法审查起诉,所涉财物一并移送。

ad6ec80b9f4e4fd3aeb43e9582f96120.jpg

刘川生。资料图

教育系统一“大老虎”主动投案

于志刚是今年首个落马的中管干部,也是今年高校落马的首“虎”。6天前,教育系统又一“大老虎”,71岁北师大原党委书记刘川生涉嫌严重违纪违法,主动投案,目前正在接受中央纪委国家监委纪律审查和监察调查。

刘川生是2016年11月退休的,曾担任北京师范大学党委书记11年。在北师大工作期间,她还有不少兼职,如中国教育发展战略学会副会长、全国高等学校思想政治教育研究会会长、国家汉办孔子学院总部人力资源促进专项工作委员会主任委员等,曾任中国女企业家协会常务理事。退休后,曾以北师大校友总会第六届理事会会长,以及中国高等教育学会思想政治教育分会理事长身份出席该校的相关活动。

据媒体此前报道,刘川生在北师大任内,“带帽”北师大的私立学校备受全国各地地产开发商追捧,在“楼盘+名校”的销售模式下,经常出现一房难求的局面。一些地方还出现房地产企业参与合作办校的现象,名校招牌成为“售楼招牌”。

今年5月,十九届中央第七轮巡视的15个巡视组完成对教育部和北京大学、清华大学、中国人民大学、北京师范大学等31所中管高校的进驻工作。已退休4年多的刘川生正是在巡视期间主动投案的。

近年高校腐败案频发。公开研究资料显示,高校的腐败形式很多,学术、教务、人事、财务、招生、基建、校办企业等均存在权力寻租、以权谋私的空间。其中,基建、采购、财务、人事都是腐败高发领域。

据不完全统计,今年年初以来,高校领域有10多位官员落马,其中多为学校党委书记或校长“一把手”。

中央第七轮巡视动员部署会上,对集中巡视中管高校党组织作出安排,明确提出着力加强对“一把手”监督。把“一把手”作为巡视监督重点对象进行强调,体现了党中央紧盯“关键少数”,强化第一责任人责任,发挥“头雁效应”的鲜明态度。据中央纪委国家监委官网报道,从巡视和审查调查情况看,很多领导干部的违纪违法问题发生在“一把手”任上。巡视是破解“一把手”监督难题的有效方式,要盯住“一把手”和班子成员的权力责任,既督促他们带头履职尽责、正确行使权力,又推动他们落实管党治党责任,形成主体责任、监督责任贯通协同的良好局面。

文:梁建忠

编辑:梁建忠

南都新闻,未经授权不得转载。授权联系方式
banquan@nandu.cc. 020-8700662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