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龙飞纵,鹤凌空,挺立坚如松,忠义存心气如虹。”
7月23-24日19:30,由国家一级演员、中国戏剧梅花奖获得者彭庆华领衔主演,黄春强、康健、李俐颖等名家新秀联合主演的红色功夫粤剧《鸿胜馆》将在广东粤剧艺术中心震撼首演。该剧由广东粤剧院、中共佛山市委宣传部、佛山市文学艺术界联合会联合出品,广东粤剧院演出,创排得到了佛山鸿胜纪念馆、广州体育学院武术学院的大力支持,是继粤剧《红头巾》后广佛两地联手打造的另一部以佛山题材创作的粤剧,已入选“永远跟党走”广东省庆祝中国共产党成立100周年百场大型舞台艺术精品展演剧目。
点击观看让人热血沸腾的预告片↓↓↓
一代传奇武馆,点燃革命火种
粤剧《鸿胜馆》由国家一级编剧尹洪波任编剧,著名编剧家陈锦荣任粤剧改编,粤剧表演艺术家丁凡任总导演,国家二级导演涂雨铮、优秀青年导演郭俊欣任导演。该剧创作至今历时两年,以中国著名南派武术组织——佛山鸿胜馆及佛山早期共产党员钱维方、吴勤等历史人物为原型,以中国共产党建立初期的佛山为缩影,讲述了20世纪初社会变革浪潮中,佛山鸿胜馆人在中国共产党的领导下,心怀家国,不畏艰险,成立红色工会的故事。在粤剧《鸿胜馆》中,主角赵维元不仅加入了中国共产党,也掩护了地下党员梁烈焰的工作,最后顺利完成党的使命,在佛山成立工人总工会,点燃了红色革命的火种。
据介绍,佛山鸿胜馆成立于咸丰元年,历史悠久,人数众多,作为推动中国武术最早走向世界的武馆,在国内外都颇具知名度。历史上的鸿胜馆与早期中国革命联系密切,佛山共产党的最初期组织为“四人组”,其中便有钱维方和梁桂华同志,二人都是鸿胜馆的教头。党组织在佛山依托鸿胜馆获取武力支持,佛山工人也通过共产党总工会联合争取权益,二者相辅相成,推动中国革命在佛山的进程。编剧尹洪波在南都记者的采访中总结了选取借鉴这一段历史的创作初衷,“在庆祝我党成立100周年的今天重新回顾这段历史,可以更加清楚认识共产党对于中国的意义。佛山如果没有共产党总工会,佛山工人不可能获得后来的一系列胜利,直至解放佛山。同时,党组织在佛山如果没有自己的武力支持,就不可能获得成功。这就是共产党选择佛山,并且在当时的鸿胜馆支持和参与下成立工人总工会的意义。进一步说,在庆祝我党成立100周年的今天,重新回顾这段历史,可以更加清楚认识共产党对于中国的意义。”任粤剧改编的陈锦荣同样表示,在改编时着重突出了它的思想性,力求使《鸿胜馆》成为一部具有深刻社会意义的粤剧,可以令我们回顾历史,珍惜今日的幸福生活。
三大“非遗”相融,擦出新的火花
在被问到希望带给观众怎样的艺术感受时,总导演丁凡认为,除了给观众带来爱党爱国的情感体验,“也希望让观众能感受到我们传统的南派武术、舞狮和粤曲,给观众带来新鲜感”。南拳、南狮与粤曲,都是重要的非物质文化遗产。《鸿胜馆》以粤剧为基本载体,剧中兼有鸿胜武馆的独家蔡李佛拳与广东特色的醒狮,三大“非遗”艺术共同登场,传统文化融合发展。
陈锦荣提到,鸿胜馆本身的特色是打南拳,南拳所用的锣鼓、程式等等实际上与粤剧十分吻合,所以该剧以粤剧形式对故事进行展现,采用粤剧的梆黄、小曲,是符合艺术规律的。特别之处则在于,粤剧一般是以唱为主,多生旦戏,但《鸿胜馆》是一套男子汉戏,需要更突出南派武打的部分。
《鸿胜馆》将南狮、南拳搬上舞台的同时,更追求艺术表现的真实性,力求还原武馆原貌。剧中主要有擂台争斗、与反动势力斗争等武打场面,剧院与佛山鸿胜馆、广州体育学院武术学院合作进行排练,演员们都需重新学习南拳;此外,武打部分均使用真刀真枪,钢制刀械锋利且重量较大,舞台上一不小心便会受伤,危险性大大增加。舞狮方面,《鸿胜馆》沿用国家舞狮比赛的传统和标准,采用条凳搭台的方式,狮头重量较平常舞台所用更大,更贴近现实中舞狮所用的狮头,因而排练难度也更高。
在困难面前,广东省粤剧院的演员们都直面挑战、不畏艰苦,独创出“全民练武”的策略。丁凡介绍道,“无论饰演什么角色、无论所练招式能否用于剧中,每天晚上7点至9点半,演员们都会进行集中练拳。”此举既是为适应新的武打形式,也是为营造出武馆的真实气氛,使演员们从扮相、行为到眼神都接近真正的武馆子弟。
每天晚上7点至9点半,演员们都会进行集中练拳。
台前幕后给力,展示年轻力量
总导演丁凡对南都记者表示,在高强度、高要求的排练下,《鸿胜馆》正式开排20天左右已经完成了全剧联排。尽管时间紧张,演员们十分辛苦,练拳的同时还要记曲、记打,但目前所见,成果仍然十分令人满意,能够充分体现广东省粤剧院的艺术水准。他还特别强调,剧中大部分演员以及幕后团队,包括唱腔设计、灯光、舞美、服装、武打等,主要年龄都在二三十岁之间,在短时间内能取得如此成果,也展现出了青年一代的精神面貌。传统艺术形式不仅在融合中发展,亦在充满朝气的传承团队中焕发出新的生命力。
丁凡还透露,粤剧《鸿胜馆》演出时长两个小时,一共六场戏。其中特别增加了武馆之间的“打擂台”,打擂台的结果出乎所有人意料之外:双赢。“黄春强饰演的拳师黄成发最后关头保护了彭庆华饰演的赵维元,这一情节说明鸿胜馆不是单打独斗,而是要团结武术界其他流派,一起加入共产党、组建工会,壮大革命力量。”
当被问到新晋“梅花”彭庆华在剧中还会表演哪些南派武打绝活时,丁凡总导演剧透了一个情节,反动官绅设宴想收买赵维元,而赵维元在席间推辞时便使用了传统的“打手桥”——围绕着酒杯来‘打手桥’,有程式,有特点,又好看。
采写:南都记者 周佩文 实习生 陈悦 通讯员 祝燕彩
编辑:周佩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