7月24日,龙岗区“厕所革命”国际设计工作坊启动会在龙岗区城市管理和综合执法局举行,在深圳率先以设计工作坊的方式推动“厕所革命”。工作坊邀约知名建筑设计师、“厕所革命”专家团队、国内外精锐设计机构共同参与,将在未来的一个月内完成龙岗辖区内十座市政公厕的“蝶变”。此次工作坊由龙岗区城市管理和综合执法局主办、建筑文化机构“设计互视”承办。
“小厕所、大民生”,打造龙岗新名片
“小厕所、大民生”。改善厕所卫生不仅事关健康和生态,还关乎城市品质的提升,关乎城市形象的树立。今年6月,龙岗区委区政府出台了《“美丽龙岗 精彩蝶变”行动方案(2021—2023)》,提出坚持综合施策、精准治理,高标准规划设计、高水平建设管理城市,统筹兼顾、分类分步推进“美丽龙岗”建设,实现全区城市环境品质“一年见成效,两年大跨越,三年精彩蝶变”。
在工作坊启动会致辞中,龙岗区城市管理和综合执法局党组书记、局长罗雅表示,7月7日,龙岗区召开了“美丽龙岗 精彩蝶变”攻坚誓师大会,吹响了行动的号角,将全面推进公园城区、一河三廊、美丽花城、活力城村等12个专项行动。“厕所革命”正是这12个专项活动之一,亦是头号民生工程。“城区品质的提升是城市竞争力的体现。此次国际设计工作坊是提高龙岗公厕设计水平与质量的一个重要举措,希望设计机构能对标一流、精心设计、大胆创新、结合选址实际,发挥专业特长,设计出建筑造型既美观大方又与环境共融协调、既功能实用便利又节能环保,既注重经营城市的理念又具有国际化特色的好看好用的复合型功能型公厕。”
据介绍,龙岗区一直重视市政公厕的建设,持续深入推进“厕所革命”。自2018年以来,连续多年将厕所革命列入到区重点民生实事,目前已完成新建公厕73座,改扩建1300余座,有效缓解了市民如厕难问题,牵牛花公厕更是从全市461座参选公厕中脱颖而出,荣获“2021年度深圳十大网红公厕”称号,成为龙岗亮丽的名片。
四名知名导师+十家精锐事务所,创新工作机制
此次工作坊承办机构“设计互视”发起人之一、活动组织者张莉介绍工作机制时表示,工作坊邀约了局内设计创始人张之杨、筑博设计执行首席建筑师冯果川、墨泰设计公司首席建筑师沈驰以及CCDI悉地国际高级设计总监朱雄毅担任导师。未来,每位导师都将分别带领2-3家设计事务所,通过“导师制+工作坊”的创新方式完成厕所方案设计。导师将对创作组织讨论、提出策略建议、指导方案设计,监督设计效果等,十家来自国内外的精锐建筑设计机构则需在导师带领下探索创新设计理念、创作高质量设计作品,完成全过程设计图纸并监督作品实施落地;不仅如此,工作坊还邀请了厕所革命专家机构负责全过程市政厕所专业技术支持。“十座厕所的体量不大,也许一家设计单位就能完成。选择工作坊的方式,正是希望引入更多具有多元视野与专业精神、以及国际影响力的建筑机构,希望能在导师与建筑师的合作之间,在建筑师与建筑师的碰撞之下,产生更多的火花,给龙岗区的市政公厕设计带来更多可能性和更创新的探索。”张莉说。
启动会上,导师对各自所带领的建筑设计事务所“战队”进行了介绍。在张之杨看来,其所带领的WAU事务所专注建筑学方面的思考,特别是在民生型项目上进行了探索;凭借三分一宅在圈内颇有名气的梓集设计非常关注建造的落地以及对环境与材料的研究上颇有想法;Yellow and blue建筑师事务所则是侧重在空间与色彩上的创造,具有很强的雕塑感。“这些建筑师需要通过自己的创意才华和美学表达,去设计公厕,去呈现出城市中的风景线。”
来自德国的耶格卡恩建筑设计(JKP)是一家国际建筑设计公司,曾设计过大量的城市地标建筑,例如广州广发证券总部大厦、深圳储能大厦等,执行合伙人约翰尼斯·耶格在启动会现场接受媒体访问时表示,从建造一栋高楼到设计一个小厕所都是从整体设计到细节精细化的过程。此次约翰尼斯·耶格拿到的是现场复杂、难度较大的求水山公园公厕项目,“我会踏勘现场后,从场地实际情况出发,做基于场地、基于气候以及以人为中心的设计。”
除此之外,三草木文建筑设计、多样建筑、十间设计、丘建筑、一树建筑以及来自美国的Studio MBJ 建筑规划设计事务所也将参与到此次国际设计工作坊中。导师冯果川表示,十家事务所都具有非常澎湃的创造力,背景多样化,创作也有鲜明个性,“有些专注技术细节,有些善于缔造场所氛围,也有些关注生活方式……只要他们发挥个人特点就会让我们看到不一样的惊喜。”
十座精品公厕,探讨“经营城市”新议题
建造市政公厕并不是所想象的建造一个干净的如厕空间而已。从功能上来说,怎么样实现如厕空间的通风无异味与便于日常清洁?从建筑风貌上来说,如何体现与在地场所环境、与文化环境的互动?从人文关怀上来说,如何考虑隐私,如何体现对儿童、对残障人群的友好?……启动会上,厕所革命专家机构“有向空间”负责人唐勇对此次所涉及的辖区内十所公厕进行了项目任务书介绍释疑,开启了工作坊第一轮的交流。
此次设计工作坊公厕分别位于石芽岭公园、坂田手造文化街、宝福珠宝园、求水山公园、丹竹头立交桥下等十个点位。龙岗区城市管理和综合执法局环卫科科长史振东表示,这些点位充分考虑在人流量比较大的密集区域和交通节点,例如,地铁出入口、道路节点以及景区公园等场所,优先选择市民群众有最迫切如厕需要的一些场所,希冀能在这些空间中打造一批具有象征性、号召性、实践性的精品公厕。
不仅如此,这10座不同地理位置的公厕,还带来了十个“经营城市”的新议题。坂田手造文化街现状公厕布局不合理,如何拆除重建,且与周边传统的手造文化风格相融合?大田世居的公厕,位于文物保护单位内,如何结合客家围屋,呈现出新老交互的文化韵味?求水山公园公厕位于登山口,如何解决供给、休憩等各种场地需求?……启动会结束后,四位导师带领各自设计团队前往场地踏勘,正式开始为期一月的设计工作。他们将以其精彩的创作探讨城市基础设施的高标准设计、共谋市政公厕的类型创新以及回应“经营城市”的新议题。
正如导师冯果川所说,厕所是一个密度很高的“触媒”,它很日常、很平和,是民生的实际需求。“但正是这种日常性是厕所革命更有意义的地方。项目很小,但因为它跟人的生活很密切,会产生更有力的传播力。关注微观介入城市,是一座务实的城市所应该具备的态度。”
采写:南都记者 黄璐 徐异菲 图片:主办方提供
编辑:柴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