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都讯记者朱倩 在2021年第62届国际数学奥林匹克(IMO)获得金牌的深圳学子载誉归来,深圳中学高二年级学生彭也博和高一年级学生冯晨旭7月27日在国际数学奥林匹克金牌选手经验交流座谈会上分享了自己的学习心得与参赛感受。深圳中学校长朱华伟说,不断完善拔尖人才的识别培养以及科创教育的实践运行机制,增加课程弹性和多样性,是形成培养拔尖创新人才良好生态的必由之路。
深圳中学高二年级学生彭也博和高一年级学生冯晨旭在2021年第62届国际数学奥林匹克(IMO)获得金牌。
中国代表队合照。
据悉,本届国际数学奥林匹克由俄罗斯举办,受疫情影响,竞赛以线上组织分地区考试方式进行,中国赛区竞赛由北京大学数学学院和北京国际数学研究中心承办,国家队全体队员和教练于2021年7月13日至7月25日在北京大学集中参加 IMO 比赛活动。按赛程安排,IMO 比赛开幕式为7月18日晚,IMO 考试时间为7月19 — 20日下午,闭幕式为7月24日晚。
最终,中国队以208分的成绩获得本届国际数学奥林匹克竞赛团队总分第一名。中国代表队参赛的6名队员全部获得金牌,为参赛代表队唯一全部夺得金牌的代表队。其中,深圳学子表现亮眼,深圳中学高二年级学生彭也博和高一年级学生冯晨旭以优异成绩获得金牌,深中成为全国唯一有两位学子夺金学校。
冯晨旭的妈妈陈雪莲告诉南都记者,冯晨旭幼年时就展露出对数字的强烈兴趣,“上幼儿园的时候,他喜欢在家看水表,不仅牢牢记住了自己家的水表读数,还把整个小区的水表都翻看一遍。”幸运的是,冯晨旭小学班主任是数学老师,发觉了他的数学天赋,并建议可以往数学方面进一步发展。这次陈雪莲陪儿子去北京参赛,做妈妈挂念的是孩子的身体,问的最多的就是“你吃饱了没?”
冯晨旭小学就读于南山第二外国语学校,初中来到深中,学校因材施教的教学方式让他如鱼得水。他说,在这里遇到一群与他一样热爱学习的同学,良好的学习氛围大大提高学习效率。
他的学习经验是,认真和勤奋最重要,做题过程中会把解题过程记录下来,加强对题目解法的理解记忆。“把每道题目的解法吃透,对解题思路的逻辑理解的清晰透彻,比盲目刷题更有价值。”在考试前一天,冯晨旭不会再去做题,而是选择一些比较轻松的活动稳定心态,比如散散步、打打牌。考试过程中难度高于预期,他会及时调整策略,争取拿到更多的过程分数。
他说,在国家集训队的生活虽然颇具压力,但也充满趣味。这里遇到实力相当的队友,不仅可以学到数学,也收获了友谊。未来进入大学之后,他会继续数学研究之路,为数学大厦添加自己一份成果。
香港大学研究院院长、国际数学教育委员会主席梁贯成寄语两位金牌学子,数学很重要,但数学不是最重要的,不是唯一的人生。他勉励孩子们,想要做一个数学家,要先做一个好的人,提高个人素质很重要。希望未来他们可以多元化发展,探寻自己的兴趣爱好与特长,开阔视野。
2018年,深中就曾开广东省之先河,一年获三枚国际学科奥林匹克金牌。三年时间,五枚金牌,而且涵盖数理化三个学科,这在广东省是首次,在全国都实属难得。2021年,冯晨旭和彭也博在今年第62届国际数学奥林匹克(IMO)中,为深中IMO金牌榜再添两枚金牌。
校长朱华伟在国际数学奥林匹克金牌选手经验交流座谈会上不无感概,国际数学奥林匹克是全世界最高水平的中学生学术活动,继2009年作为第50届IMO中国国家队领队,他再一次从最近的距离,以倍加激动的心情,见证IMO中国国家队队员载誉而归。“两位同学凭借自己的真才实学为深圳争得荣誉,为国家赢得荣光,你们是深中的荣耀,你们是深圳的骄傲,你们是国人的自豪!”
成绩的取得,来自于深中不断完善拔尖人才的识别培养以及科创教育的实践运行机制。朱华伟回顾说,1993年,组织创办初中超常教育实验班,致力于发现、培养有潜力的资优儿童。2017年,与华为合作设立“深中——华为特殊人才奖”,在初高中阶段发掘在基础科学领域有特殊专长的天才、偏才、怪才,彭也博同学就是在此机制中获得发现和培养。2019年,开办高中博雅班,以文史方向为重点实施文理融合、广博而有深度的培养模式。2020年,开办高中数理实验班(市班/省班)。截至目前,深中已与华为、腾讯、大疆等国内顶尖企业和清华、北大等著名大学共建19个创新体验中心和创新实验室,下一步会在现有基础上,对创新体验中心和实验室课程进行完善和提升,并邀请更多海内外知名学者进行指导,让学生从小在心中埋下科学的种子,并立志成为科学家。
朱华伟认为,拔尖创新人才培养的关键是,在一个开放包容的环境里,优秀的老师和优秀的学生从物理接触进入到化学反应,互相激发、共同成长。目前,深中教师队伍中,博士教师80余人,北大、清华毕业的教师100余人,哈佛大学、麻省理工学院、牛津大学、剑桥大学等海外顶尖名校毕业的教师50余人。
不仅如此,深中还拥有一支全国最优秀的竞赛教练队伍。今年的金牌教练王坤老师获2000年CMO金牌并入选国家集训队,吴边老师获2007年CMO银牌,金春来老师获1999年CMO银牌,宋浩毅老师获 2012年CMO银牌,阮中楠老师获2012年全国高中数学联赛一等奖,胡基伟老师辅导学生获第60届IMO金牌,杜瑞楠老师曾凭数学竞赛保送至南开大学数学院陈省身班,徐杲老师获2012年CMO银牌。“最好的老师就会吸引到最好的学生,最好的学生继而会吸引到更多最好的老师,同时也会给“最好老师”的素质提出更高的要求,能够将本身已具备的学术形态较快转换为教学形态就是非常关键的一个环节。”朱华伟说。
建构初、高中两部接轨的完整教育链,是深中坚持多年呼吁的议题。在交流会上,朱华伟谈到,人才苗子的发现和培育一定是越早越好,例如今年清华大学发布的“丘成桐数学科学领军人才培养计划”就已经把招生对象放宽至初三年级。深中一直建议并呼吁:学生天资各异、各有所长,因材施教是中华民族千锤百炼的教育思想,因此,实事求是、不拘一格,增加课程弹性和多样性,是形成培养拔尖创新人才良好生态的必由之路。
据悉,2021届深中学子共有41人获北大、清华录取,全省第一。深中取得这样的成绩,不是“唯分数”、不是“专注应试”的结果,而是“尚自然”、水到渠成的收获。深中为学生搭建多元发展立交桥,尊重天性,张弛有度,主动留白,不搞题海战术,不争一时长短,鼓励每位学生充分发展、自由发展。在科学民主、开放自由、多元包容的文化氛围中,深中学子拥有多元的成就自我的道路,高考、竞赛、出国等方向均成绩卓著、表现亮眼。
深圳市教育局副局长邱成瑜表示,近年来,深圳中学更是以培养拔尖创新人才为目标,深化教育改革,积极探索学校发展壮大的道路。在全校师生的共同努力下,学校的育人质量不断提高,各项成绩屡有突破,得到市委市政府的充分肯定和市民社会的高度认同。
课程体系的建设是学校育人体系建设的重要杠杆,可以整体撬动学校育人模式的变革,形成学校办学特色。邱成瑜指出,深圳中学坚持“以学生为中心”的教育理念,积极探索创新型人才核心素养新路径,建设丰富多元、特色鲜明、满足时代发展多元化高质量课程体系,为学生未来学生身心健康、健全人格、高尚品质奠基。
作为深圳基础教育的标杆学校,深圳中学的发展没有终点。邱成瑜表示,深中通过抓住建设世界一流高中的契机,建立起一流的拔尖人才培养标准和评价体系,使学校未来的可持续发展充满无限的生机和活力,期待深圳中学能培养出诺贝尔奖获得者、院士等更多拔尖创新人才。
小贴士:
国际数学奥林匹克竞赛(International Mathematical Olympiad 简称为IMO)是匈牙利数学界为纪念数理学家厄特沃什·罗兰于1894年组织的数学竞赛。每年举办一届,时间定于7月。主要激发青年人的数学才能;引起青年对数学的兴趣;发现科技人才的后备军;促进各国数学教育的交流与发展。
1934年,在由列宁格勒大学主办的中学生数学竞赛中,首次将数学竞赛与体育竞赛的奥林匹克相提并论称为数学奥林匹克;1959年7月,于罗马尼亚举行了第一届国际数学奥林匹克,除了在1980年停赛一次之外,都是每年7月举办一届,现在已是被公认为国际上最有影响、水平最高的数学竞赛。
附:中国队选手成绩分别如下:
王一川 华东师大二附中(42分,金牌)彭也博深圳中学(36分,金牌)
韦晨 北京十一学校(36分,金牌)夏语兴华中师大一附中(32分,金牌)
冯晨旭深圳中学(31分,金牌)陈锐韬人大附中(31分,金牌)
编辑:陈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