巨灾是高度动荡和混乱的,物资捐赠如何精准而有序?

南方都市报APP • 察时局
原创2021-07-31 23:07

文/中国人民大学国家发展与战略研究院研究员王宏伟

每当重大自然灾害发生,社会公众、良知企业和公益组织都会自发地向灾区捐赠、发送大量的物资。无疑,其热情、热心值得嘉许。但是,物资捐赠与救灾需求之间必须实现精准对接,方能显现捐赠效益,为抗灾救灾做出真正的贡献。

在巨灾情境下,精准对接的实现是一个高难度的课题,因为:一是由于通信中断而成为“孤岛”的地区难以及时传出需求信息;二是紧急情况下公民角色的扩张导致社会捐赠热情迸发,人们可能单纯地凭借对灾区情况的想象而提供无效的物资供给;三是供需之间的对接可能会加剧交通中断、物流不畅而受阻;四是媒体以偏概全的报道,可能会误导捐赠方向。在媒体扁平化的时代,社会公众都可以通过微信自行引导捐赠,这既可能增加了精湛对接的可能性,也会使精准对接从整体上面临更多的挑战。

有效捐赠的供需精准对接体现在种类与数量上。在青海玉树地震中,社会自发地向灾区捐赠大批的矿泉水、方便面、旅游帐篷,占用了非常宝贵的航空运力,但却难以契合当地民族消费习惯、生活环境。此外,无效的捐赠为政府和志愿者接收、转运、处理物资增添了负担。甚至有些公众会将贴身衣物捐赠出来,这会让灾区在清洗、消毒上的费用支出高于捐赠品本身。巨灾发生后,由于交通受到破坏,救援队伍和装备的运输吃紧,无效捐赠物资必须通过分拣而严格限制。通常,可以临近灾区的交通便利、地域开阔之处设立分拣站,剔除无效的物资,限制其进入。在很多情况下,捐赠善款是更优的选择。

此外,物资精准对接还体现在必要、适度、均衡上,人们不仅要把物资配置给真正需要的人,而且捐赠数量要适当:过少,则不能起到满足救灾需求的作用;过多,则可能引发储存、保管的额外负担。精准对接必须警惕出现“会哭的孩子有奶吃”的现象。如果捐赠物资分配不均,则有损社会公平正义,甚至会引发灾区的社会矛盾。一个比较好的做法是,吸纳了解本土情况的当地人士参与物资分发。还有,捐赠者不要怀揣“蹭热度”“求网红”的心态,一意孤行地向灾区运输物资。

巨灾情境下捐赠与需求不匹配引发的问题不仅出现在中国,其他国家的教训也值得我们汲取。2001年“9.11”事件后,社会公众向纽约市捐赠了堆积如山的旧衣服,后来产生了惊人的垃圾处理费用。完全让公众或社会组织与灾区自行对接,这种放任自流的立场被证明是不负责任的。它带来的不是效率,而是混乱、无序。政府应急管理部门要搭建供需对接平台,进而从总体上统筹协调供给与需求,这是十分必要的。

2005年8月,“卡特里娜飓风”后,电视台记者对向“超级穹顶”搬运矿泉水画面的报道,导致公众误以为这个大型避难场所缺少矿泉水,捐赠了远远超过需求的瓶装水。在灾害报道中,媒体记者要积累应急管理知识,避免片面化的报道对捐赠产生错误的引导。此外,在灾害现场,“媒体跟着领导转,捐赠跟着媒体转”是一个规律。因而,赴灾区视察、指导的领导一定要把握全局,善于为那些被忽略的地方引导物资捐赠的“炮火”。还有,政府通过信息化平台引导物资捐赠与救灾需求的精准对接,这在技术上并不是难事,关键是要使其为科学、高效、透明、公正的捐赠管理制度服务。

精准对接的实现离不开高效、快捷的捐赠物资供应链。政府在应急运输保障制度设计的过程中,充分考虑到救灾需求迅速膨胀、社会捐赠供给急剧增加的因素。2013年,雅安芦山地震中,灾区的物资转运被委托给一个物流公司,这令该企业难堪其负。政府应急管理部门应针对巨灾真实情景,事先设计好干线物流、支线物流、末梢物流的运用、对接机制,制定好多模式联运、二次接驳等预案启动程序,让捐赠物资在第一时间“使命必达”、物尽其用。

总之,以政府为主导、以社会力量为补充,这恐怕是对物资捐赠与救灾需求之间关系最为恰切的描述。巨灾情景是高度动荡和混乱的。一厢情愿地期望以政府管制统摄所有方面、解决所有问题,这不过是天真的“脑补”。政府绝不能以“一刀切”的行政命令,完全封死供需自行对接的所有渠道,因为高效救灾需要在有序性与效率性之间要形成微妙的平衡和有益的互补。

从某种以上说,应急管理是一门走钢丝的艺术。

编辑:程姝雯

2
对这篇文章有想法?跟我聊聊吧
程姝雯7.05亿
南方都市报记者
南都新闻,未经授权不得转载。授权联系方式:
banquan@nandu.cc,020-8700662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