广州法援开设“专窗”,对军人军属申请法援“四优先”

南方都市报APP • 南都政务
原创2021-08-03 20:21

2021年7月14日,广州市南沙区南沙司法所法律援助工作站成功调解退役军人李某与某公司欠薪纠纷,为李某当场追回工资30000元,余下44200元工资也将在今年9月前付清。

上述案例是广州市各级法律援助工作站点为退(现)役军人提供法律援助服务的一个缩影。据悉,近年来,广州市、区两级法律援助机构充分发挥职能,创新工作机制和服务举措,为退(现)役军人军属提供便捷优质高效的法律援助服务。

广州市法律援助处表示,广州市两级法律援助机构扩大援助范围,对“驻穗或者入伍前为本市户籍的士官及其军属;营以下现役军官;因战、因公致残的现役或者退役军人;义务兵、供给制学员及军属;执行作战、重大非战争军事行动任务的军人及军属;烈士、因公牺牲军人、病故军人的遗属;军队中的文职人员、非现役公勤人员、在编职工,由军队管理的离退休人员,以及执行军事任务的预备役人员和其他人员”纳入申请法律援助无须提交经济困难申报材料的对象范围。

同时还出台《广州市关于进一步加强军人军属法律援助工作的实施意见》,明确各部门工作职责,规范军人军属法律援助工作站相关工作制度、内容和流程。与退役军人事务局建立合作机制,形成覆盖市、区两级的退役军人法律援助服务体系。

2021年5月17日,现役军人黎某到南沙区东涌镇法律援助工作站寻求帮助,其父亲黎某洪在东涌镇不慎被二轮摩托车刮倒撞伤,后因伤势过重抢救无效死亡。摩托车司机仅支付了1万余元,之后便以各种理由推脱,拒绝赔偿剩余费用。黎某因在部队服役,已预订好5月20日回部队的车票,急需寻求法律帮助尽快处理此事。东涌镇法律援助工作站立即为黎某开通军人军属维权“绿色通道”,南沙区法律援助处迅速指派杨律师承办此案,让黎某安心回到部队服役。

南都记者从广州市法律援助处获悉,在广州警备区政治部与广州市法律援助处、各区人武部与各区司法局合作共建军人军属法律援助工作站的基础上,广州市法律援助处在广州市退役军人服务大厅设置法律援助工作站,派出律师每周二、周四全天现场值班,对涉及征地拆迁、合同纠纷、贷款诈骗等问题给予法律指引,解答服务对象疑难困惑,并引导符合法律援助条件的军人军属申请法律援助。

据悉,今年来,该工作站已为76批次退(现)役军人军属提供了法律咨询服务,解决了多宗退(现)役军人的法律问题。

此外,天河、白云、南沙、增城区法律援助机构均与辖区退役军人事务局共建退役军人法律援助工作站,同时建立律师值班制度。其他各区正在推进与辖区退役军人事务局共建法律援助工作站事宜。法律援助工作站建立后,律师定时、定点驻场退役军人事务部门,为来访退役军人提供涉法涉诉问题咨询。在退役军人事务局官网上发布驻场值班律师信息,方便服务对象查看,对照个人法律层面疑问,有针对性地到场进行法律咨询

目前,广州市法律援助处在全市法律援助机构(公共法律服务中心)开设“专窗”,对军人军属申请法律援助做到“四优先”,即优先审查、优先受理、优先指派、优先承办。针对伤残、年老等行动不便的退役军人,实行上门服务,指派专人承办。常态化开展“送法进军营”活动,向部队赠送法律书籍,举办专题讲座,普及法律知识。对重大疑难复杂的案件,邀请专家“把脉会诊”。第三方专家评核及同行评估相结合,严把案件质量关。

采写:南都记者何生廷 实习生何紫微 通讯员阳树新  杨晓焱

编辑:何生廷

南都新闻,未经授权不得转载。授权联系方式
banquan@nandu.cc. 020-8700662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