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卡湾区文化名片!澳门青年:毕业后要来佛山创业

南方都市报APP • 南都新文旅
原创2021-08-06 09:30

从7月26日至31日,由广东省文化和旅游厅、香港特区政府民政事务局和澳门特区政府教育及青年发展局联合主办,佛山市文化广电旅游体育局承办的“岭南文化 佛山功夫——2021年粤港澳青年文化之旅”成功举办。70多名粤港澳三地大学生走进澳门、佛山两地,感受着源远流长的湾区文化。

几天里,70多名粤港澳三地大学生深度体验了“时尚、寻味、创新、爱国、传承、文明”等不同主题的内涵丰富的文化体验活动,了解建党百年的历史,深度体验非遗文化精髓,感受岭南文化和人文美景,在大湾区发展大潮中增强中华民族的文化认同、血脉认知,共同画出“青年同心圆”。

活动连办13届

增进大湾区青年对中华文化的认同

据广东省文化和旅游厅介绍,粤港澳青年文化之旅是列入《粤港澳大湾区发展规划纲要》的粤港澳青年交流的重要品牌活动,连续多年入选为文化和旅游部“内地与港澳文化和旅游交流重点项目”,为增进粤港澳青年相互了解与沟通,建立友谊,加深对中华文化认同发挥重要作用。该活动至今已成功举办十三届。

记者了解到,该活动每年举办一届,由学校推荐大学生参与;每年行程均不同,往年的行程均到访粤港澳三地,去年因为疫情原因只安排了内地行程,今年到访澳门、佛山,香港大学生代表为在广东就读的香港同学。

“粤港澳青年文化之旅”自2009年创办以来,文化交流的深度与广度得到不断拓展,先后以广府文化、潮汕文化、客家文化、非物质文化遗产、文化创意等岭南文化、传统文化为主题,粤港澳三地青年学生共同领略传统文化,感受多元文化交融,见证创新发展,增进了三地青年对中华文化的认同。

品传统美食,学非遗文化

“打卡”粤澳文化亮点

今年这场文化之旅于澳门开启。7月26日,来自粤港澳大湾区70多名大学生齐聚澳门,先后“打卡”了澳门大赛车博物馆、婆仔屋文创空间、澳门妈阁庙等地标性建筑,开启了2021年粤港澳青年文化之旅。

微信图片_20210731204802.jpg

7月27日,粤港澳大学生来到世界美食之都——顺德,近距离体验粤菜美食的制作;通过佛山“粤菜师傅”工程还了解到了其背后“美食扶贫”故事。学校们来到广东佛山的高明红色廉政文化教育基地,该基地通过多种手段形象地还原了革命老区光辉的历史,让粤港澳三地大学生深入了解发生在佛山这片热土上的革命故事。

在佛山,粤港澳大学生从观看粤菜制作手艺,到亲手制作剪纸、彩灯扎作、手工拉坯、陶艺制作等非遗文化工艺;从实地参观构筑精巧的顺德清晖园、祖庙博物馆,到亲身学习硬桥硬马、稳扎稳打的佛山南派功夫,再到观摩体验醒狮、制陶、剪纸等岭南特色的非遗民俗,以一趟文化旅行领略湾区城市佛山的文化内涵。

微信图片_20210731161540.jpg

值得一提的是,在这次的旅程中,当代佛山的工业成果令学生们大呼新奇,灵活的智能机器人、高效快捷的打磨机、数百件高科技展品陈列在广东工业设计城的展馆里,三地青年亲自体验使用,并通过多功能屏幕的介绍来感受“佛山制造”向“世界设计之都”的发展蝶变,也深刻感受到佛山经济的底气。

“真的是大开眼界,在电影中很多的智能化竟然都变成了现实,真心地觉得我们的祖国越来越强大了。”澳门大学学生许益鹏如是说。

搭建交流平台

促进湾区青年交心交融

粤港澳三地文化同根、同源、同宗。在2021年粤港澳青年文化之旅总结联欢会上,粤港澳三地大学生展示了在旅途的过程中精心编排的节目,有慷慨激昂的诗朗诵、植入旅程元素改编的歌曲、具有功夫特色的太极八段锦,以及引发全场大合唱的《明天会更好》……在排练的过程中,三地大学生从初见时的陌生拘谨,到后来的相谈甚欢,再到演出之间的完美配合,从中收获了深厚的友谊。

有“国家历史文化名城”之称的佛山,是广府文化的发源地和兴盛地之一,历史悠久,底蕴深厚。在推进粤港澳大湾区建设的进程中,佛山更是以丰富的传统历史文化资源为基础,深入推动大湾区非遗合作项目和文化创意产业发展,着力打造世界功夫之城和世界美食之都,丰富湾区人文精神内涵、增强大湾区人文软实力。

澳门科技大学澳门籍学生梁朝军表示,大湾区的发展,让他对未来充满了信心和期待,坦言自己毕业后要来佛山创业,“随着粤港澳大湾区建设的快速发展,我们年轻人施展才能的新空间越来越大,机会也越来越多,我觉得大湾区就是我们实现梦想的舞台。”

微信图片_20210804110547.jpg

【面孔】

澳门青年代表李倩怡:

想做粤式美食“代言人”

澳门学生代表李倩怡,土生土长的澳门女孩,现就读葡萄牙天主教大学研二学生,“葡语教育”专业,即是以后有可能是葡萄牙语言的老师。

数月前,李倩怡看到澳门教育局的“招募”启事后,勇敢报名,经过层层“筛选”,直觉是“想以话剧的形式阐释澳葡文化”的构想打动了面试官,通过公开选拔之后,终于有了这次文化之旅的成行。

李倩怡对中国古典文化有着浓厚的兴趣,对古建筑的深厚感情,令其对这一次的“文化之旅”非常“兴奋”和“震撼”。

7月27日,粤港澳大学生来到了世界美食之都——顺德,近距离体验粤菜美食的制作。拆鱼骨、快刀切、起锅烧油、细火慢煎……一项项极致的制作技艺,让大家大开眼界:“平时都吃过,但是没想到每一道美食背后的工艺都那么深厚!原来每一位粤菜师傅都是深藏不露的工艺大师啊……”第一次到佛山的李倩怡便被佛山美食文化的味道和故事所深深打动:“我也要好好学习粤菜,回到澳门后,我要做佛山美食的‘代言人’。”

回忆起行程,李倩怡对清晖园印象深刻,“澳门也有卢廉若公园(苏州园林风格的公园,是澳门富商卢廉若的私家花园),我也看过北京的大园林,但听了清晖园导游小姐姐的介绍并移步换景中,感受到清晖园非常亲切,很是感慨当年园林主的巧思。”“我们还亲测了小姐姐说的,园林内温度比街上低5摄氏度,原来是真的,园林真的是很神奇”。

李倩怡,澳门.jpg

作为“中国文化”的“铁粉”,李倩怡对行程中安排的非遗文化工艺活动非常“上心”,直呼“时间不够用”,还想多体验些剪纸、彩灯扎作、手工拉胚、陶艺制作等;对制作佛山宫灯尤为真爱,完成作品后,自己的“微信头像”立即就更换成“举着佛山灯”的照片了。她还说:“参加文化之旅的同学都非常友善,因为我要在总结会上做分享,同学们帮助我练习普通话发音,陪着我一直练习到凌晨2点钟”。


香港青年代表徐小楹:

澳门美食和佛山工艺让我印象最深

徐小楹兴奋地“偷偷”告诉记者,“文化之旅最后一天正好撞上我的生日,算是一个成长的经历,有很多很好的同学陪我过,因为生日是暑假期间的,从小都是在家过的,今年是第一次跟这么多同学一起,而且还是一个这么有意义的研学旅行,收获满满。”

旅途中,“大家都很友善。”“平时上学我接触的同学大多是香港和内地生,这次我才发现澳门同学也有很多普通话讲得很好的,他们说中学阶段有学,他们还会有军训,这是我比较意外的”。

在澳门时,澳门学生带领着大家“走街串巷”尝澳门特色美食,包括老字号雪糕店、葡挞,晚餐是正宗的葡国菜。对于香港00后的徐小楹来说,长这么大第一次到访澳门还是“惊奇”的,“从小爸爸就跟我说,要买的东西香港都有啊”,但经过这次的实地体验,“我觉得澳门和香港原来差别挺大的”“喜欢澳门异国情调的建筑,尤其是一些澳门老街,很好看,很有风味”。

广财的徐小楹,黄飞鸿武术馆.jpg

走进佛山,同样是“震撼”有加,尤其是功夫文化,走进大师故里,虽然是耳熟能详的一代宗师故事,在故里也能听到完全真实的事迹,比影视作品更加的写实和真切;动手体验了剪纸、陶艺、彩灯,这个活动最赞,“我们都是00后左右的年纪,平时能够接触到类似的工艺机会很少。”


【声音】

文化交流的魅力在于其能让我们在聆听、观摩、互动中发现彼此的美,欣赏彼此的好,惊叹我们血液中原本存在的共同美好,希望粤港澳青年脚踏实地,相互学习,交心交融,共创粤港澳大湾区和祖国建设的美好明天。希望粤港澳青年文化之旅活动不断提质增效,不断创造精彩,为增强粤港澳三地青年对祖国的向心力发挥更大作用。——文化和旅游部港澳台办二级巡视员张栋

希望三地学子能够把从这次活动得到的经验和感受与朋友进行分享,让更多人可以加深了解三地文化以及大湾区发展,同时也期望各位可以在不同的岗位上为国家的发展做出贡献。——香港特区政府民政事务局首席助理秘书长梁家乐

期望各位同学好好把握国家的发展机遇,持续装备自己,融入粤港澳大湾区,尽展所长,为实现自己的理想奋斗。——澳门特区政府教育及青年发展局学生厅厅长陈旭伟

希望同学们珍惜宝贵时光,学习提升本领,未来做粤港澳大湾区建设的参与者和推动者,为粤港澳大湾区建设世界一流湾区、推动港澳繁荣发展和融入国家发展大局作出贡献。——广东省文化和旅游厅副厅长张奕民


【链接】

粤港澳文化旅游交流合作主要活动

连续举办13届粤港澳青年文化之旅活动,增进港澳青年学生对祖国的认同感。粤港澳青年大学生通过每年不同的岭南文化主题以及丰富多样的活动内容,体验粤港澳三地历史悠久的多元文化,体验改革开放、“一国两制”所取得的伟大成就,推动粤港澳大学生相互了解与沟通、加深对中华传统文化的认同和对祖国内地的认同感。

建设粤港澳大湾区文化遗产游径,通过构建粤港澳大湾区文化遗产游径系统,展示三地的包容性和岭南文化特质,丰富三地民众的文化记忆,塑造共有的价值认同,促进港澳青少年对大湾区历史及岭南文化的认识。

持续开展粤港澳文艺和文化遗产交流,增进粤港澳三地文化同宗同源的认同。在粤港澳文化部门建立的文化合作机制作用下,三地在艺术展演、文化遗产领域往来密切,打造了粤港澳大湾区艺术精品巡演、粤港澳粤剧群星荟等文化品牌活动。

广泛开展了港澳导游交流培训活动,促进港澳导游对三地历史的了解,并利用导游平台传播岭南文化和大湾区声音。

配合文化和旅游部自2011年起推进实施“港澳青少年内地游学工程”,宣传推广粤港澳“一程多站”特色游学品牌和线路,推广落实《港澳青少年内地游学接待服务规范》。

多次组织青少年粤剧等艺术交流活动,促进港澳青少年对中华民族优秀传统文化的传承。包括粤港澳青少年艺术交流夏令营、现代舞合作计划“舞迹可寻”、粤港澳青年戏剧交流计划等。


采写:南都记者 肖阳

粤文旅宣供图





如果有线索提供或服务咨询

可联系南都新文旅研究课题组。

发送邮箱:

nandulvyou@126.com





编辑:郭毓玲

更多报道请看专题:美好湾区

南都新闻,未经授权不得转载。授权联系方式
banquan@nandu.cc. 020-87006626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