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前,记者从市生态环境局大鹏管理局获悉,历经1年多的时间,大鹏管理局携手第三方技术公司,开展的“大鹏新区环境风险源地图绘制及区域环境风险评估项目”课题研究,在全国范围内首次提出了区域环境风险和应急资源分布可视化的新思路,实现了大鹏新区环境风险可视化“一张图”及“从无到有”的突破。
记者在《深圳市大鹏新区环境风险源地图集》看到,风险源地图共分为8大类26小类,每一小类都有一张可视化地图,具体包括水环境风险受体分布图、水环境风险源分布图、大气环境风险受体分布图、热点区域分布图、应急资源与风险防控工程措施分布图等。
在大鹏新区水环境风险源分布图上,则标明了风险源名称、风险等级。分布图显示,大鹏新区共有41处水环境风险源,其中标为重大环境风险等级的有4处。分布图还显示了石油管道运输路线、石油道路运输路线、LNG管道及LPG管道运输路线等。“这些风险源的可视化,对我们强化新区环境风险源头管控打下了很好的基础。”相关负责人说。
为方便业务部门更便利、更直观地了解环境风险情况,技术单位还把26张分布图叠加、集合成一张环境风险地图。如今,大鹏新区业务部门的工作人员只要一图在手,即可将繁复的信息清晰明了地全面掌握。
大鹏新区集中了多个国家、省级的核电、气电、天然气、石油气和石油基地,若发生事故,一旦应对不及时、处置不得力,极易产生连锁反应并引发高风险级别环境事件。因此,精准有效的可视化效果更有利于发现和应对风险。
为此,大鹏新区以生态环境部印发的《行政区域突发环境事件风险评估推荐方法》推荐的环境风险指数计算法为评估方法,从环境风险源强度、环境风险受体脆弱性和环境风险防控与应急能力三个方面开展区域突发环境事件风险评估研究。再根据大鹏新区区域突发环境事件风险评估结果,绘制环境风险源和环境应急资源分布图,将不同区域的风险等级在地图上用对应的颜色表示,形成风险地图。
当前,大鹏管理局已初步建立了环境风险——环境应急资源可视化分布体系,更好地提高了新区环境风险防控和应急救援能力建设,提升了新区突发环境事件应急预案管理的科学性和有效性,对于实现区域环境风险精细化、专业化和信息化管理有着重要意义。
大鹏管理局相关负责人表示,下一步将逐步将静态的大鹏新区环境风险地图打造成为动态的风险地图,并融入日常管理,为预防风险、实时监控环境状况、提升环境应急效率提供更便利的条件。
记者刘诗豪
编辑:李晓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