8月26日,中国共产党长安镇第十四次代表大会召开。长安镇委书记叶孔新代表中国共产党长安镇第十三届委员会向大会,作了题为《乘势而上、勇担使命,在实现第二个百年奋斗目标的新征程上,奋力谱写长安高质量发展新篇章》的报告。
会上,中国共产党长安镇第十三届纪律检查委员会以书面形式向大会提交了中国共产党长安镇纪律检查委员会工作报告;各代表团还在分组讨论室,审议第十三届镇委工作报告和镇纪委工作报告,审议党费收缴、管理和使用的情况报告(草案),推选大会选举监票人等。
过去五年,长安镇经济社会各项事业发展取得丰硕成果
叶孔新作报告时表示,过去五年间,长安全镇6项经济社会发展主要指标实现翻倍增长、6项居全市镇街首位,生产总值从400.5提高至801.9亿元,增长100%,地均GDP每平方公里超10亿元;进出口总额从1178.8提高至2861亿元,增长140%,占全市超五分之一;工业总产值、市场主体增长率、集体资产规模均占全市十分之一。连续五年跻身全国综合实力千强镇前十、获评领导班子工作优秀镇,囊括37个全市“单打冠军”。
全面加强党的建设,干事创业更有精气神。认真开展“三严三实”专题教育,“两学一做”学习教育,“不忘初心、牢记使命”主题教育和党史学习教育,开展“大学习、深调研、真落实”活动。推进党员学习教育常态化,夯实组织基础,抓好整顿整改,壮大统一战线。
着力完善产业体系,发展动力更加强劲。坚持制造业立镇,先进制造业、高技术制造业成为工业增长的主要力量,分别占规上工业增加值67.1%、49.2%。A股上市企业由1家增至7家。特色产业优势更强。规上电子信息、五金模具产值增幅分别为75.7%和84.4%。高新技术企业数量居全市第一。
全社会研发投入占GDP比重从2.7%提升至3.4%。龙头企业根基更牢,协调解决步步高系企业用地2183亩,促成vivo制造中心、小天才研发中心和OPPO增资扩产项目建成投产,vivo全球总部和OPPO研发总部动工建设。引进重大项目9个、重大预备项目4个,累计完成投资78.9亿元。
扎实提升城市品质,城市环境更加优化。城市规划逐步健全,发展空间持续释放,完成长安站、长安西站1873亩土地统筹工作。推进城市更新,推进重大项目征地拆。城市设施日趋完备,推进品质交通千日攻坚行动,穗深城际轨道顺利开通。投资6.8亿完成广深科技创新走廊长安段环境提升工程;建成绿道、碧道13.2公里,串联生态要素初见成效。乡村振兴落地见效,升级43个街头小景。精准扶贫落实到位,促进市内外结对帮扶。城市管理更加精细。
铁腕推进治污攻坚,生态环境更加秀美。水污染治理取得阶段性成果,市镇社区三级投入59.9亿元,落实“四大一高”措施,建成截污管网534公里;完成雨污分流、末端截污、河道清淤清障等,建成路堤结合碧道11.9公里和沿岸9个主题公园,人民涌等4条黑臭水体消黑除臭。茅洲河国考断面水质稳定优于V类水,带动周边人居环境提升、物业价值增长、产业转型升级。
倾力补齐短板弱项,民生保障更加殷实。五年来将超7成的镇财政一般公共预算支出用于民生事业。教育供给大幅提升。投入29.7亿元用于教育事业,完成长安一小等10所学校扩建,医疗事业稳步向前,打造“15分钟健康服务圈”。人才服务精准到位,保障体系支撑有力,文体事业蓬勃发展。强化公共文化服务阵地建设。镇图书馆入选文旅融合国家试点,成立长安莲溪青少年交响乐团,粤剧走向全国舞台,少儿舞蹈登上央视春晚,本地体育健儿亮相东京奥运。
深入抓好社会治理,和谐局面更加稳固。“扫黑除恶”专项斗争成效显著,累计侦破涉黑恶案件331宗,打掉团伙46个,抓获1270人。平安长安建设扎实有效。落实24小时值班制度,全镇生产安全事故数比2015年下降87%,治理格局多元有序。高标准推动“智网工程”建设,组建1900人群防群治队伍。深化政务服务模式改革,建成新的政务服务中心,并深化行政审批制度改革。
今后五年,长安镇高质量发展成效走在全市前列
叶孔新表示,综合研判,未来五年全镇工作将坚持稳中求进工作总基调,坚持系统观念,坚持推动高质量发展,深度对接“双区”建设,努力打造湾区智能制造中心、创新人才高地、产城融合典范、和谐善治标杆、生态魅力之城,在东莞现代化新征程上继续走在前列。
综合考虑,长安镇今后五年的主要目标:经济总量年均增长6 %左右,全社会研发投入占地区生产总值比重达到4%左右。产业高端化、深度城市化、治理现代化、优质公共服务均等化的水平显著提高,城市综合实力明显增强,高质量发展成效走在全市前列。
要聚焦推动经济社会高质量发展,实施党建引领、创新智造、城市品质、民生福祉和社会治理五大工程,以一往无前的奋斗姿态走好长安现代化新征程。
要实施创新智造工程,着力推动产业现代化高端化,持续深化创新驱动,狠抓产业链和创新链布局,不断优化服务链建设,促进“三链”精准衔接、深度融合,建设具有竞争力和影响力的湾区智能制造中心。
要实施城市品质工程,增强综合环境承载力吸引力,立足湾区几何中心区位优势,全面提升人口、经济与资源环境承载能力,加快融入大湾区世界级城市群。
要实施民生福祉工程,提升公共服务普惠度保障度,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理念,推进常住人口基本公共服务实现全周期、全天候、全覆盖。
要实施社会治理工程,提升人民群众安全感参与感,提高社会治理法治化、现代化水平,营造共建共治共享的社会治理格局。
来源:欢乐长安
编辑:莫晓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