累计服务时数上万小时,广东医科大学学子投身暑期社会实践

南方都市报APP • 南都教育
原创2021-08-29 11:39

南都讯 记者 孙小鹏 通讯员 蔡晓颖 陈锟莹 陈玲俐  今年暑假,广东医科大学“知行青春”工作室组建的多支实践团队依据自身特色,面向信宜、徐闻、雷州和惠州等地策划开展了红色文化课堂、急救技能培训、器官捐献科普、探寻红色文化和防范校园暴力等多样化暑期社会实践活动。

据悉,今年暑期截至8月26日,工作室各实践团队参与开展活动志愿者214人,累计服务时数达10827小时,受益人数2444人。广东医科大学“知行青春”工作室自2019年1月立项开始建设,是广东高校骨干辅导员工作室建设项目之一,致力于实践育人共同体建设,着力提升学工团队实践育人能力和青年学子实践能力。

红色文化振新村

“立知行合一,红色文化入我心。”为深入探索与传播红色文化,岭南印迹实践团组织湛江市坡头区高岭小学学生开展“两帮两促”红色文化夏令营活动,前往惠州博物馆、东湖旅店等党史学习宝藏之地参观。“通过‘云游学’结合线上党史学习专栏的方式,我们希望能够推动线上红色文化学习‘接力’,引导青年们主动学习红色故事、体会革命英雄精神。”实践团队员在活动期间吕汇葆感悟道。

参观惠州博物馆 梁开原 摄.JPG

参观惠州博物馆 图:梁开原

“助推乡村振兴,展现生态富裕之美。”响应乡村振兴之策,在雷州市客路镇,党心筑梦实践团跟随当地“脱贫致富明星——张诗权”走进乡村扶贫经济园,深入了解当地特色品牌“绿广客”“扶贫鸡”,入户调研当地绿色产业发展情况以及运作机制、开展生态产业知识普及以及乡村振兴政策宣讲,特别的是,借助“云平台”的优势展现给大众这片美丽、宜居、绿色的乡村。

器官保护有大爱

“近视防控,善待心灵窗户。”依托医学专业知识,充分发挥专业优势,“星瞳”青少年近视防控宣讲团借助解剖眼球“3D”模型,详细讲解眼球内部的结构,引申至近视发生机理,再到如何有效地防控近视发生。值得提及的是,这种专业知识科普化的输出方式,多维度地将护眼知识牢牢嵌入受众者的知识面中,有效地提高居民的日常护眼意识,助力国家对青少年近视防控要求的推进。

“近视防控”线上课堂开展 蓝惠玲 摄.png

“近视防控”线上课堂开展 图:蓝惠玲

以“埋下一颗种子,助力大爱延续”为初心创建的遗爱器官捐献宣传志愿服务队开展器官捐献科普小课堂,通过游戏互动、户外实践、走访调研等方式在小朋友们心中播下保护器官的种子。“你们的到来让我知道,原来人死后还有器官捐献这种伟大的方式去帮助其他人,在这之前我前所未闻。”在湛江市麻章区,一位年轻的母亲谈道。

“关注盲道,传递人性温情。”这是行曦志愿服务队的口号,作为一支常规服务于湛江市特殊教育学校的队伍,此次下乡聚焦“盲道”问题,从实地调研盲道现状,到收集居民对于盲道现状的态度和建议,致力为盲道改善提出“青春之策”,提高大众对视障群体的关注度。

这群来自医科大学的志愿者们将书本上的知识用活用透,给周围居民们科普起器官保护的重要性。

生命教育护蓓蕾

从粤东到粤西,走过潮汕、信宜到湛江等多地,志愿者的身影无处不在,围绕“生命”“疾病”“急救”等生命教育主题开展起各自精彩的下乡活动,打破时空的限制,在实践成长的道路上越行越远、越走越宽。

“小朋友们对于生命的意义常常存有模糊,我们引导他们学会演绎生命之花、举托落日之美,让他们对生命有更深刻的认识。”开展 “常青”生命文化教育普及活动,宁养义工服务队队员们通过“云课堂”为小朋友们讲述“落日教育——生与死的内涵”中的人性与温情,引导他们珍惜青春时光,努力向上。

针对儿童常见疾病发病率高的现状,为提高家长处理儿童疾病的意识和能力,一群手抱儿童医学知识宣传册的星影志愿服务队的志愿者们穿梭于湛江市麻章区陈渔村的大街小巷,这群“星星的影子”在关爱儿童疾病,打造儿童护翼。调研、宣讲、义诊、互动、观影、采访、朗诵……志愿者们发挥创造力给儿童疾病科普事业添上五彩缤纷的一笔。

“校园欺凌事件频频发生,如何教会学生们自我保护呢?”,煦·爱公益团队采用体验式课堂、文创宣爱、煦·爱剧场等多样化形式打造“校园护爱”系列教学。“每次看到校园欺凌的事件,我都感到特别的难过,校园应该充满爱和阳光。这次的小课堂专注提高乡村孩子的自我保护能力和个人综合素养,希望在乡村教育中关于防范校园欺凌方面让更多的群众得以了解和一起守护孩子身心健康。”队长谭军说道。


图片:通讯员提供

编辑:孙小鹏

17
对这篇文章有想法?跟我聊聊吧
孙小鹏7221W
南方都市报记者
南都新闻,未经授权不得转载。授权联系方式:
banquan@nandu.cc,020-8700662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