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3栋旧厂房“文艺复兴”,碧桂园“为凤筑巢”

南方都市报APP • 南都东莞
原创2021-08-31 16:30

在东莞东城街道繁华的星河城商圈对面,坐落着一排排风格多元、三色交错的特色建筑。百余年前的青砖覆盖上斑驳的白粉墙,过去不相通的旧厂房被连廊融成一片开放式的创客空间,这便是东城重点文化项目——碧桂园广东33小镇。

微信图片_202108311153141.jpg

经过数年的发展,曾经的“三旧”乌石岗工业区,被改造为文创产业园区,并在新时代被赋予了新使命——打造“湾区最有温度的文化创意园区”和“最有影响力的文创互动平台”。

33 栋旧厂房的文艺复兴

还有半个多月,一年一度的国潮艺术生活节就要在碧桂园广东33小镇正式上演了。对此,汉服爱好者晓雯的内心既兴奋又期待,因为这是她暂时逃离城市的钢筋水泥,感受这座城市的“艺”气风发,并置身其中的一次机会。

对于此次国潮艺术生活节的举办地——碧桂园广东33小镇,晓雯并不陌生。因为现在每个月只要有闲暇时间,她就会来古筝馆练练古筝,偶尔再到华南美术馆看看最新的展览,不时经过33小镇的“网红”打卡点还会看到不少博主正在驻足拍照打卡。

对她而言,这里集结了东莞各个镇街的文化特色、历史特征以及经济支柱产业,这里的工业雕塑、文化展示墙仿佛都在述说着这座城市过往的故事。顺着时代的印记,她能触摸到东莞这座城市的人文脉络,而这也是她了解这座城市文明的一个窗口。

与此同时,这里的手工作坊、艺术展览、艺术街区,又为像她这样的年轻群体提供了一个时尚潮流聚集地。上百场时尚发布、艺术展览,陆续进驻的艺术家及手作人,以及在这里落地生根的新锐艺术家、文化创意初创公司,仿佛都在宣告,这里随时会上演一场“文艺复兴”。

很难想象,如今这样一个极具温度与活力的文化创意园区,原来只是“世界工厂”里一个并不太起眼的工业区。2010年,乌石岗工业区被列为“三旧改造”项目,统一整改被提上日程。自此,乌石岗工业区进入“换挡期”。在完成空间腾挪后,33 栋旧厂房又开始了“文艺复兴”之旅,原来的厂房、宿舍楼被改造成公寓、办公、商业空间,曾经蒙尘的工业记忆焕发出新的生机。“东莞的文化新坐标”逐渐代替“诺基亚、索尼的代工厂”,成为乌石岗工业区的新标签。

2015年,乌石岗工业区再次迎来新生。“广东33小镇”这个新名字,赋予了它新的使命和内涵:在东莞32个镇街的基础之上,通过“+1”重新梳理东莞文脉,开创一座城市未来的人文格局。自此,曾经的乌石岗工业区正式落幕,开始进入到一个全新的“艺”气风发的时代。

微信图片_20210831115314.jpg

文创园到城市新空间的进化

据广东33小镇项目相关负责人介绍,广东33小镇项目总投资约6亿元,建筑面积约11万平方米,是东城街道重点文化项目,由碧桂园莞深区域与深耕东莞十余年的永正文化集团联合打造。

园区整体规划设计分为文化创意、休闲体验和创客商务三大功能区,集时尚体验消费、创意办公、艺术酒店、展览演出、美学空间等于一体,贯穿了“东莞制造”的城市基因。作为文创人做的文创园,小镇还有初见行旅酒店、碧创空间、BIG+碧家国际社区和华南美术馆四大亮点项目。

现如今,我们欣喜地看到,上世纪90年代的乌石岗工业区,经过“文化+”改造转型后,化身为文创产业园区,让老工业区焕发新活力,极大提升东莞乃至整个湾区的文化生活水准。

实际上,自2019年10月开园以来,小镇的游客量已超过100万人次,共举行800多场活动,吸引100多万人参加。除了覆盖周边3公里范围58个生活小区30万常住人口之外,东莞其他地区乃至粤港澳大湾区其他城市的年轻人,也将到小镇打卡作为生活新时尚,这里还为一批新锐艺术家、文化创意初创公司提供了生长和发展空间。曾经的工业记忆,在与城市共同成长之时,闪耀出温暖的人文光芒。

广东33小镇项目相关负责人还称,作为碧桂园旗下首个文创项目,广东33小镇采用以城市功能要素需求推动的文化产业园4.0模式,在规划设计、业态创新、运营模式等方面均有创新突破。未来,项目将打造成集创意艺术、音乐时尚、设集合、科技孵化、旅游文化、新零售及配套餐饮消费升级的城市新空间。

基于此,小镇在去年组织和支持政府开办创新学堂、文采会及旅游节等文旅活动的基础上,还与东莞理工学院等高校联合开办实习基地、创业基地。而园区及入园企业也积极推动优秀传统文化的传承创新,推动优秀文化走出去,促进创业创新创意及区域协同发展。同时,广东33小镇园区还运用碧桂园在城市规划建设方面的优势,对基础设施配套建设资金投入,在生活、办公、道路、卫生、绿化、公共文化设施等方面前瞻规划科学建设,提升配套水平、改善园区及周边环境。

更值得一提的是,广东33小镇正处于国家3A旅游景区验收阶段。“广东33小镇的目标是打造‘湾区最有温度的文化创意园区’和‘最有影响力的文创互动平台’”。该负责人表示,接下来小镇将积极推进申报国家“4A”级旅游景区工作,努力将小镇打造成为“国家级文化产业示范园区”。

微信图片_202108311153142.jpg

筑巢引凤汇聚湾区文创力量

在国内文创园同质化严重的今天,要做好文创园项目并不容易。作为碧桂园文旅项目的先行者,广东33小镇坚持“与其更好,不如不同”的运营逻辑,致力发展“创意+艺术”双引擎的“创意艺术综合体”,汇聚“湾区文创的力量”。

为此,广东33小镇创立“华南美术馆”,举办法国、芬兰、日韩等国际当代艺术展览;引入“全国大城市专业画院学术联盟”在小镇设立总部,定期由各大画院组织艺术家到小镇驻留,促进两地艺术交流;引入全球顶尖的钢琴品牌,享有165年历史的施坦威音乐空间,定期举办音乐会......很快,小镇的美术馆、历史展馆、音乐空间、艺术家工作室,都被一一打造成“东莞的城市客厅”。

“不仅如此,在项目运营的思考上,我们还把自己比作‘产品经理’、‘客户体验官’,致力根据市场和用户的需求开发适合这个城市的产品。”该负责人表示,广东33小镇要想和其他文创园项目不一样,就要筑巢引凤、引凤筑巢,不断满足大家对于城市新空间的想象。

因此,广东33小镇引入初见行旅设计酒店,成为小镇打卡景点;打造东莞首个“国际泛娱乐街区”,吸引30多个外籍品牌、多个首进东莞品牌以及多个跨界创新品牌进驻;配套国家级AAAA旅游景区的规划要求,配套万达美华酒店、碧家青年国际公寓;落地集团首个孵化器碧创空间,汇聚创意设计、媒体电商、婚纱婚庆等产业办公,把项目打造成为国内网红打卡旅游目的地。

事实上,对于碧桂园这样一家规模房产企业而言,深耕一座城市靠的是客户口碑。是否有良好的口碑,产品质量是最重要的一个因素,文创项目的产品质量和客户口碑也不例外。“我们埋头把文创项目版块耕种好,就是深知主业和副业唇齿相依,一荣俱荣,一损皆损。只有文创项目做好了,才能为主业赋能,提升业主幸福感。”

该负责人还称,未来团队还将不遗余力地作出更多的突破和尝试,作为碧桂园文旅人继续用匠心锻造作品,让大家感受到文化和艺术赋予城市的温度。“希望这个城市,因我们的存在而变得更加美好。”

采写:南都记者 黄慧萍

编辑:黄慧萍

更多报道请看专题:“兴”动能——解码东莞乡村振兴路径

对这篇文章有想法?跟我聊聊吧
黄慧萍1.3亿
南方都市报记者
南都新闻,未经授权不得转载。授权联系方式:
banquan@nandu.cc,020-8700662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