广东正着力推动解决种业“卡脖子”问题。
9月7日,广东省召开新闻发布会,解读《广东省推进农业农村现代化“十四五”规划》(以下简称《规划》)。《规划》提出要实施“粤强种芯”工程,并表示要聚力打好种业翻身仗,在加快新品种培育和技术攻关、加强农业种质资源保护利用、提升企业核心竞争力方面提出相关措施。
解决好种子和耕地问题,是2021年经济工作的八项重点任务之一。中央经济工作会议明确提出要开展种源“卡脖子”技术攻关,立志打一场种业翻身仗。
广东要如何打好种业翻身仗?为此,广东提出实施“粤强种芯”工程。
目前,广东在抓紧制定《广东省种业振兴行动实施方案》,从“破卡点、补短板、强优势、夯基础、建平台、育主体”六个方面,提出了15大重点任务,计划设立种业振兴专项资金推动重点任务落实到位,全面推进种业振兴。
同时,广东也在编制《广东省农业种质资源保护与利用中长期发展规划(2021-2035年)》。这里的种质资源,简单来说就是培育新品种的遗传资源。
打好种业翻身仗,还要加快新品种培育和技术攻关。通过建设农业种质资源共享平台,发挥岭南现代农业重点实验室、广州国家农业科创中心以及深圳现代生物育种创新中心等这几个重大创新平台的作用,开展育种攻关研究,把优质稻、鳜鱼等广东省的优势品种继续做强,把高端蔬菜和罗氏沼虾这些品种的短板补上。目前,广东对全省300多个攻关项目进行了筛选,已经筛选出十大重点攻关项目。
值得注意的是,为激励种业科研创新,广东举办了“广东种业科技创新大比武”,搭建一个开放、竞技、融通的大舞台,通过市场“抛绣球”的形式,比、选出种业优异团队、项目、技术。目前已经举办两届,每届设置100万元大奖,奖励那些在种业科技上取得重大突破的成果。
此外广东种业博览会已连续成功举办了十九届,通过“政府搭台、企业参与、科技支撑、服务农民”,很好促进了种业科技成果转化应用。
同时,加强农业种质资源保护利用也是打好种业翻身仗的重要举措。广东计划用3年时间,把全省农作物、畜禽、水产和农业微生物四大类的种质资源查清楚,收集保护起来,做到应收尽收、应保尽保。同时,分批分类推进建设或完善种质资源库,把每一个品种的种质资源保护好。然后,依托广东省农科院、华南农业大学这些科研单位和资源保护单位,推进种质资源鉴定评价和利用,把这些资源优势转化为创新优势。
种业强,企业必须强。企业是主体,不断提升企业核心竞争力是打好种业翻身仗的关键。广东正在聚集全省优势资源,打造具有国际竞争力的广东种业集团。这个集团将充分发挥广东恒健投资控股公司省属国有资本运营平台的优势,来吸引更多金融资本投入;创新科企合作机制,整合优势科研力量,推进成立种业创新研究院;瞄准市场需求开展商业化育种,力争用3-5年的时间跻身国内种业企业前十强。广东将以广东种业集团为引领,培育壮大一批优势特色种业龙头企业。同时,广东也在不断强化种业市场监管,加强种业知识产权保护,为种业企业健康发展和种业振兴营造良好的市场环境。
奥一新闻记者 林思思 卢若情
编辑:林思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