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横琴粤澳深度合作区建设总体方案》的印发,标志横琴进入新发展阶段。在《横琴粤澳深度合作区建设总体方案》中,明确了深度合作区的定位和目标。横琴粤澳深度合作区将面临怎样的发展机遇?对粤港澳大湾区有何意义?
南都记者采访了澳门理工学院人文及社会科学高等学校校长林发钦博士,林博士从历史文化的角度对《横琴粤澳深度合作区建设总体方案》进行了解读,他认为琴澳在历史上就是一体的,横琴不仅仅是广东的横琴,更是整个国家的、面向全世界的。横琴粤澳深度合作是重新出发,未来将会比翼双飞,并肩走向世界。
△澳门理工学院人文及社会科学高等学校校长林发钦博士
《横琴粤澳深度合作区建设总体方案》
让琴澳从“十字门”重新出发
横琴与澳门一水之隔,近在咫尺,彼此的建筑、车辆清晰可见。两地人员往来密切,交流融合的历史由来已久。著名学者屈大均曾诗:“洋船争出是官商,十字门开向外洋。五丝八丝广缎好,银钱堆满十三行。”诗中的十字门,指的就是澳门和横琴岛之间的水道,回溯到300年前,这里的水道确实是十字形的,多座岛屿形成天然屏障,是往来船只避风的理想场所,而两条水道交汇的地方,就是今天的横琴口岸。
横琴岛上还有很多历史文化遗址,见证了澳门人曾经来这里寻找水源。据澳门理工学院人文及社会科学高等学校校长林发钦博士考证,在大航海时代“十字门”以及由它所连接的澳门跟大小横琴,本身就是一个重要的历史共同体。从横琴现在可以找到的历史遗迹看,横琴在过去很长一段时间里,是澳门整个片区的一个共同的生活空间。
历史上的琴澳可以说是一体的,而近日刚发布的《横琴粤澳深度合作区建设总体方案》,可以说让琴澳从“十字门”重新出发。
△远眺澳门城市天际线。
通过与横琴的合作
可解决澳门经济产业相对单一问题
横琴岛面积约106平方公里,是澳门全部陆地面积的3倍多。横琴开发面积不多,与澳门本岛高强度的土地开发水平也形成鲜明对比,粤澳合作,横琴具有天然优势。近些年来,横琴新区发展成就显著,但正如《横琴粤澳深度合作建设总体方案》所言,“横琴实体经济发展还不充分,服务澳门特征还不够明显,与澳门一体化发展还有待加强”。
合作正在更深入地进行。《横琴粤澳深度合作区建设总体方案》提出要在横琴丰富“一国两制”实践的新示范、打造便利澳门居民生活就业的新空间、发展文旅会展商贸产业、建设中葡国际贸易中心和数字贸易国际枢纽港等。
这些都是大胆的尝试,能对两地的发展融合起到很好的推动作用。林发钦认为,澳门在经济发展过程中也遇到一些瓶颈,比如说经济产业相对单一,土地面积比较小,还有人才的种类和数量,跟产业的发展不匹配等。而这些问题都可以通过与横琴的合作来解决。特别是在文旅方面,《方案》提出高水平建设横琴国际休闲旅游岛,同时也支持澳门世界旅游休闲中心建设。未来,澳门将可以实现经济适度多元的发展,而横琴也可以保持自己的历史和文化底蕴。他预想将来,横琴吸引到各种各样的人才,这些人才可以是来自广阔的中国内地,或者是来自世界各地的国际朋友,所有的人才都聚集在横琴的时候,也是琴澳真正融为一体的时候。
访谈
人文历史
横琴一直以来就是澳门重要的水源供应地
南都:最近的热门话题就是“横琴粤澳深度合作区”,合作区的建设将会给粤港澳大湾区带来什么样的发展机遇?
林发钦:我觉得首先对澳门来讲,可以说是回归20年以来,其中一个最重大的利好。在《横琴粤澳深度合作区建设总体方案》中,无论是土地空间,还是制度创新、深度融合等方面,可以预期,澳门将会走向更美好的未来。另一方面,横琴还在开发早期,因为有了一国两制的这种制度优势,也会迎来全方位的启动。粤港澳大湾区要成为世界级的湾区,政策的发布,将会成为一个重要的里程碑。
南都:横琴与澳门历史上关系密切吗?
林发钦:我是做中西方历史文化研究的,想先给大家介绍一下横琴跟澳门的历史。我们湾区的母亲河珠江,有一个最重要的支流西江,西江东西两岸分别有六个岛,这六个岛在西江的出口构成了历史上很出名的一个水道,这个水道就叫“十字门”,“十字门”一直以来是进入广州的一个重要的通道。所以在大航海时代,在整个世界的发展进程当中,“十字门”以及由它所连接的澳门跟大小横琴,本身就是一个重要的历史共同体。从这个角度来看,横琴在过去很长一段时间里,是澳门整个片区一个共同的生活空间。我们可以理解为,琴澳本来就是一体的。现在从国家政策这个层面来说,可以说琴澳从“十字门”重新出发,飞向比翼双飞的新未来。
南都:这些历史遗迹现在还有吗?
林发钦:有啊,我举一个例子,澳门还没有自来水之前,靠的是地下水的水源,澳门有很多地名,其实就是水源地,例如二龙喉、阿婆井等。但这些水源供应不太够用,或者不够甜。珠海的湾仔和横琴一直以来就是澳门重要的水源供应地,澳门居民会坐船到对岸去打水。大概在八九年前,在横琴发现了一个碑,上面用葡语写着,“此处有水源”。标示着这里是一个水源地。这个碑后来我从新闻上看到在珠海博物馆里面收藏着。如果从历史研究的角度,还可以挖掘出很多文物,整理出一部横琴的口述史。这也是我们文化工作者最期待的。
生活场景
横琴为澳门居民提供了更广阔的空间
南都:我们看到一个数据,就是有3,000澳门人在横琴居住生活,《横琴粤澳深度合作区建设总体方案》中提到要建设便利澳门居民生活就业的新空间。林老师觉得在哪些方面还需要完善?
林发钦:居住生活我的理解是有两个层面,一个是在横琴工作,一个是在横琴有房子,有时候会去横琴,可能还有一种是每天往返两地的。
通关的便利性有待改善。比如说我本人,我有一辆澳门单牌车,可以直接开到横琴去,如果不是节假日,5分钟就可以通关,如果遇到周末或节假日,有时可能要排上一个小时的队。我们可以预计得到,人流可能会越来越多,希望能解决通关的便利性问题。
横琴有106平方公里,对比澳门的32.9平方公里来说,比澳门三岛要大三倍,从这个角度来说,横琴为澳门居民提供了一个更广阔的空间,以前一年可能只去一趟两趟三趟,因为工作的需要,以后就可以经常去了,因为开车很方便嘛,新的合作方案肯定会让澳门居民把生活居住空间引到横琴,这个是毫无疑问的,而且会随着时间的推移越来越多、越来越频密。如果在制度的执行和落实方面更有效率,我相信澳门居民会更愿意到横琴居住生活。
人才交流
横琴是世界的横琴,会吸引更多国际化的人才
南都:《横琴粤澳深度合作区建设总体方案》中提到要吸引澳门居民去横琴创业,对于去横琴就业创业,您认为未来会有什么变化?
林发钦:在创业方面,国家和澳门特区给予了很多政策层面的支持,近两三年看到越来越多澳门的朋友,包括我的一些身边的朋友、亲人、甚至学生,都有人在横琴创业。我的理解就是横琴为澳门提供了更广阔的一个空间,现在去横琴创业肯定会有一个非常大的发展,能够享受到政策的红利。除了创业以外,去横琴就业也是不错的选择,作为澳门新一代的年轻人,可以做一些大胆的尝试。
南都:那么澳门最适合发展什么样的新产业新业态?
林发钦:澳门在经济发展过程中其实也遇到一些瓶颈,比如说经济产业相对单一,因为土地面积比较小,还有人才的种类和数量,跟产业的发展不匹配。这些问题都可以通过与横琴的合作来解决。更重要的是,横琴不仅仅是珠海的横琴、广东的横琴,更是整个国家的、面向全世界的,规划中是要成为国际休闲旅游岛。可以想象,横琴以后会吸引到各种各样的人才,这些人才可以是来自广阔的中国内地,也可以是来自世界各地的国际朋友,所以当所有的人才都聚集在横琴的时候,也是琴澳真正融为一体的时候。
多元发展
澳门将可实现经济适度多元发展
横琴应有自己的特色和定位
南都:方案中也提到要丰富“一国两制”实践的新示范,打造具有中国特色、彰显“两制”优势的区域开发示范,林老师觉得两地在哪些重要领域和关键环节可以大胆创新、规则衔接、机制创新?
林发钦:在《横琴粤澳深度合作区建设总体方案》中,制度的创新是前所未有,自由度也是很大的。现在我们马上面对的问题是这么利好的一些制度措施如何去执行?我相信后续还是有若干很具体的问题会碰到,需要来解决。如果我们有足够的魄力,深度合作区的建设就会进行得更快。
南都:方案中提到要促进澳门经济适度多元发展,想问一下琴澳合作以后,会对澳门的经济多元化方面有什么促进作用?
林发钦:方案对澳门的文旅会展商贸产业、中医药、金融、科研等产业也提出了一些比较具体的发展方案。比如文旅方面,提出高水平建设横琴国际休闲旅游岛,支持澳门世界旅游休闲中心建设,在合作区大力发展休闲度假、会议展览、体育赛事观光等旅游产业和休闲养生、康复医疗等大健康产业。加强对周边海岛旅游资源的开发利用,推动粤港澳游艇自由行等。
我觉得澳门过去在经济产业发展过程当中所面对的一个核心问题就是形态比较单一。假如方案中提到的措施都能够比较恰当地落实,澳门真的可以实现经济适度多元的发展。方案中还提到要建立常态化评估机制,我觉得应该关注两个指标,不光要统计每一个具体产业所创造的GDP总量,还有就业的人口。应该跟自己的过去比,比如说现在是一个数字,然后十年以后又是一个什么数字,这样评估和统计会给予我们更大的勇气和信心,更有利于多元化的持续发展,慢慢扭转澳门经济形态单一的现状。
南都:横琴在与澳门一体化的发展过程中,如何保持自己的特色?
林发钦:方案中提到要把横琴建设成数字贸易国际枢纽港,这是顺应时代潮流的转变,是继往开来的一种历史传承,横琴在历史上就在国际贸易的港口──澳门身边,在香港还没开埠时,澳门就跟横琴周边的海域成为我们国家对外一个最重要的国际贸易港,而且主要是面对西方的。
横琴现在很多高楼大厦,但从文化研究的角度来看,它也有自己的历史,我并不希望横琴会变得和澳门一样,也没有这个必要,它应该有自己的特色和定位,我们更希望是一种平等的发展。横琴本身就是大航海时代的一个重要节点,十字门一带有很多历史遗迹,我相信如果将来有条件开展水下考古的话,一定会挖掘出来很多文物。横琴有自己的历史和文化底蕴,有自己的未来,自己的名字和故事,自己的角色和使命。横琴和澳门这次是重新出发,并肩走向世界。
出品:南都新文旅研究课题组
统筹:陈养凯 采写:南都记者 许琨
如果有线索提供或服务咨询
可联系南都新文旅研究课题组。
发送邮箱:
nandulvyou@126.com
编辑:郭毓玲
更多报道请看专题:新使命,大未来!聚焦两个合作区建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