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久有凌云志,重上井冈山。”《险处不须看:刘境奇意象山水画展》自2021年9月8日在广州图书馆举办以来,为公众呈现出别开生面、水墨淋漓、红色情怀深厚的水墨井冈山画卷。9月12日,《险处不须看:刘境奇意象山水画展》正式举办开幕式,参展艺术家刘境奇和广东画院院长、著名画家林蓝,中山大学传播与设计学院教授杨小彦等近百位艺术和教育界人士出席。本展览到9月20日结束。
刘境奇《井冈云涛红烂漫之一》,150X150cm ,2019年
刘境奇《印象黄洋界之二》,90X98cm ,2020年
刘境奇,现任广州城建职业学院艺术与设计学院院长,教授
刘境奇,1958年出生于江西吉安市,毕业于无锡轻工大学造型美术专业,中国美协会员,现任广州城建职业学院艺术与设计学院院长,作品曾多次入选全国美展等重要展览并获奖。一方面,刘境奇长期从事商业美术设计教育工作,是国家级教学名师和享受国务院特殊津贴专家;另一方面,刘境奇酷爱水墨艺术,几十年创作不辍,近年来尤其在以“井冈山”为主题与意象的山水画创作中奇峰突起,广受好评。
《险处不须看:刘镜奇意象山水画展》展场
刘境奇在个展开幕式上
本次展览的策展人是冯原,学术主持为杨小彦。作为策展人,中山大学教授冯原指出,在刘境奇的画笔下,井冈山—黄洋界就是一个革命的风云际会之地,从毛泽东的诗意中表达的“历史化”重新塑造了罗霄山脉的“气概”,从画面上看,这些都是由革命气概渲染而成的山峰林野——它的千山万壑、林泉飞瀑和层林叠嶂的视觉感,统统都凝结成黑红两色的风云气脉,形成为一种气吞山河的宏大意象。“过了黄洋界,险处不需看。”由伟人诗意的“历史化”而转换出来的视觉图景,正是刘境奇以井冈山—黄洋界为主题的这一批山水画的灵感之源。
《赤焰雄风朝云起》, 68X68cm,2018年
《井冈山记忆之三》,90X130cm ,2021年
《井冈云涛红烂漫之四》,272X136cm,2021年
谈到自己的创作,刘境奇说,“我的作品中最常出现的色彩就是红色,无论是天空、山峦,还是云朵、气雾,都可见用红色晕染的效果,这已成为我作品的一个图示符号,之所以对红色情有独钟,应该与我的成长背景有密切的关联”。
由于家传渊源和耳濡目染,从小就掌握了较好美术功底的刘境奇,在1976年至1980年的四年多的时间,曾先后借调到江西东古第二次反围剿纪念馆、宁冈县革命烈士纪念馆、吉安县革命烈士纪念馆,从事革命斗争主题画创作和复原烈士遗像工作。为体验生活和收集主题画创作素材,崎岖的山路上留下了难忘的记忆,也汇聚成一幅幅峥嵘岁月的画面。刘境奇说:“我笔下的山水,就是由内心的感觉、情绪、意念和信仰演绎为形式主体,潜意识的物象世界已经与自然景观剥离开来,画面成为追随生活理想的仪式,而向生命深处驱进。无论重峦叠嶂,还是曲径溪流,抑或峰仞挺拔,都在诉说中表现着深沉的红色情怀和信仰寄托,彰显出诗意盎然的壮美与能量的磅礴”。
编辑:刘晨